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rljh (mrljh)》之銘言: : 21分的後面一段中 : 須菩提尊者問:"...生信心不" : 世尊卻回答:"彼非眾生 非不眾生..." : 我一直覺得有點答非所問 : 雖然我知道整部金剛經 : 大都在講"不著相"的涵義 : 究竟世尊這樣的回答 有無契入須菩提尊者的提問!? : 亦或是有什麼更深層的涵義我沒注意到呢!? : 或是說 世尊認為 : 一個人離了對於"眾生"這方面的執著 : 於經文上是否生信心也就不是什麼太重要的事了 : 是這樣嗎!?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T08n0235_p0748c18(00)║ T08n0235_p0748c19(00)║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8/0235_001.htm ------------------------------------------------------------------------------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 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 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 對未來世的末法眾生,須菩提長老特別關心,故替我們末法眾生提出此問。 主要是問佛陀,對於末法眾生來說,能不能信入或解入下面這一句的說法? "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 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須菩提長老接著問佛陀末法眾生根機淺薄,能否信入這樣高深的理路? 當然,我們看到事相雖然不是一開始就能捨除或容易離相會歸自性的, 但從現前來看,著相的末法眾生的確很在意法會、儀軌、佛門人事的安排、臨終助念、 名相與教派的爭執等等。對於實際修行或聽經,深入經藏等等用功反而較少。 金剛經從前面到中後半,漸次深入, 對於將"佛身相"放空,或眾生自己執著的相放空,末法眾生還能信受, 去我執末法眾生也許還能理解。 但要將佛陀說法的法相也放空?連法執也要一併惕除?末法眾生能否接受呢? 須菩提長老的擔憂與他本人預見的情況向佛陀提出下面的問題。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佛陀回答的目的是希望我們不要妄自匪薄,看輕自己。 畢竟,依佛性沒有差別的理論來看,人人都能證得阿羅漢乃至成佛。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 是名眾生。" 佛告訴須菩提長老說: 能聽聞般若法門,已發心修學的菩薩, 你就不能說他算是凡夫眾生了。即使只能算是名字位的凡夫地菩薩。 也不能歸類於"凡夫眾生"。 但是即使發心住,仍須了解道理、修行、證位你才能說 他 "不是凡夫眾生",現在也不能說他是真菩薩。 現在只是過渡期。 為什麼呢?須菩提長老,因為眾生只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名字相",眾生是相對於 阿羅漢聖者或佛菩薩才有的相對名字。暫設的而已。 你千萬不要執著"有"眾生相,在你發問時,你心中已假設有個眾生相。 事實上,這個眾生對證如來果地來說,根本沒有這種相對相。 如來果地看一切眾生都是成佛狀態,只是迷惘,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 安立一個名號 勉強設說"眾生"而已。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眾生不離此心、此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本來一體。眾生即此心依報,不可對立。 因為相對於金剛經前面的我相與離我相,這裡談的法相與離法相,自然比較深。 須菩提才有替末法眾生提此問的緣故。 佛陀破斥須菩提長老的假設,也是幫眾生來破斥心中常犯的假設錯誤。 故此乃佛陀用意,提供你作參考。 願你早成菩提! -- 予見新學後生,才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閑思妄想越覺騰沸,便謂念佛工夫不能攝心。 不知汝無量劫來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斷?且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 ,旋散旋收,久後工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覺妄念者,虧這句佛耳。如不念佛 之時,瀾翻潮湧,剎那不停者,自己豈能覺乎? ~蓮池大師警眾法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2.11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