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彌陀佛 諸位同修朋友,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下面這段文: 壬辰歲,予入覲,晤夏建所,見其人氣虛意下,謙光逼人,歸而告友人曰:凡天將發斯人 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此慧一發,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 。及開榜,果中式。 ============================================================================== 心得: 我們先來看這段文,壬辰年我入京城去覲見皇帝,見到一位叫夏建所的讀書人,看到他的 氣質,虛懷若谷,毫無一點驕傲的神氣,而且他那謙虛的光采,就像會逼近人的樣子。我 回來告訴朋友說:凡是上天要使這個人發達,在沒有發他的福時,一定先發他的智慧,這 種智慧一發,那就使浮滑的人自然會變得誠實,放肆的人也就自動收斂了,建所他溫和善 良到這種地步,是已發了智慧了,上天一定要發他的福了。等到放榜的時候,建所果然考 中了。這一段為我們說出福報即將現前之前徵兆,會先發慧,這智慧一發出自然人會的收 斂老實,這是什麼原因呢?前面我們說過許多福報現前的境界,有跟大家分享在修福的因 地心上若帶有五毒煩惱,將來受報時這福報就帶這煩惱,這個福,並不是清福,而能以智 慧來修福,這福報就是清福,所以當一個人真正清福現前時,智慧一定先現前,他才能知 道如何造作才是真正修善修福,沒有智慧,所修的福報都不是清福,這福報將來還會為自 身帶來罪業,所已開智慧很重要,才有這能力辨別是非善惡,而也由於這個因素,所以了 凡先生也教導我們積善修福前,先改正自己的缺點,能先改過再來修福,這福報就稱清福 ,所以我們聽到現代人,有許多老人家常說到享清福,再深入去了解,知道他們所謂的清 福指的什麼呢?兒女事業有成,子孫連堂,食衣住行無憂無惱,沒有一件事情在值得操心 ,這是他們所謂的清福,嚴格說來,在現代要真正說到清福,幾乎很難,為什麼呢?好事 多磨,你過得稍微好一點,旁人就親戚來說,他會不會起嫉妒呢?旁人會不會眼紅呢?那你 享這福就造罪業了,引發別人五毒煩惱,將來自己還得再受報,現在人除非對於宗教方面 體會較深的話,對於別人過的好或是在自己之上,能夠隨喜別人的成就,否則即使碰觸宗 教,有許多還是會有上述這樣的情況,我們看到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當初得到五祖的衣缽後 ,五祖令他連夜逃跑,這原因在哪裡呢?就是怕旁人不服,引來嫉妒心,認為他不認識字 ,來沒多久時間就能得到衣缽,不懂衣缽的真實義,而惠能大師那時代是唐朝,在唐朝就 如此了,還須要獵人隊躲了十五年的時間才出來弘法,更何況現在這環境又比唐朝不知道 染汙多少倍了,所以印光大師勸我們建小道場,真的是用心良苦,真正可以體會的到,真 正有許多修學有成的人沒有出來弘法利生,就像三國時期,許多賢人住山不出山那道理是 一樣,他們一出來弘法利生,反而是推眾生到地獄去了,而不是到極樂世界,所以像我自 己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都是煩惱尚有許多,只能靠每天撥時間分享心得一方面給自己看 的成份居多,勸自己放下,一方面也期勉有緣人可以一起來落實因果教育。那我們看到智 慧一開後,他對外的行止會表現的收斂誠實,對內會謙虛恭敬,這是一定相應的,那這真 正是要發福報的前兆。 其實了凡先生在謙德之效中,舉了許多例子都是跟登科有關係,為什麼呢?這裡頭幾個因 素,古人士的地位是最高,士農工商,因此特舉登科第來期勉一般老百姓如何能達到上流 社會,用我們現在話來說,像我們看到有錢人也會詢問他是怎麼理財的,想知道是什麼方 法,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古人的考試是全國舉辦,那錄取率比我們現在考試不 知道要低多少,真的叫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所以古時候的讀書人真的都很 認真,也會積德修善,希望有朝一日能揚眉吐氣,而居高位的人常聽人說宰相肚裡能撐船 ,這是說明心量大,而擴大心量的方法就是時時保持謙虛,所以以登科的事例勸讀書人落 實,將來做官了,才能治理好百姓,所以古人真的一言一行出去,都考慮到影響多遠,寧 可不說話也不會口出一言導致國家民情風俗敗壞,尤其越高地位的人,像帝王,我們看到 康熙皇帝小時後,還很調皮時,常我行我素,不知道這一言一行都關係著人命,直到他的 祖母孝莊太后要處罰教導康熙的老師時,康熙才反省自己,知道皇帝的一言一行都關係國 家的命脈,百姓福祉,慢慢修正自己的心行,才有日後康雍乾三朝的盛世,這兩個原因是 最主要的為何要列出登科的事例來說明謙德之效,那這段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邊,謝謝大 家,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65.247
hallcom:隨喜^^ 03/07 11:29
loxyz:阿彌陀佛 03/07 20:18
onesadman:推 03/08 00:10
jackyshih200:阿彌陀佛 03/08 12:31
aquaslove:阿彌陀佛 03/09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