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彌陀佛 諸位同修朋友,大家好,這一次為大家分享下面的原文: 嘉善支立之父,為刑房吏,有囚無辜陷重辟,意哀之,欲求其生。囚語其妻曰:支公嘉意 ,愧無以報,明日延之下鄉,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則我可生也。其妻泣而聽命。及 至,妻自出勸酒,具告以夫意。支不聽,卒為盡力平反之。囚出獄,夫妻登門叩謝曰:公 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無子,吾有弱女,送為箕帚妾,此則禮之可通者。支為備禮而納 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祿,皆貢為學博。祿生大綸,登第。 ============================================================================== 心得: 我們來看這段文,這則事例也是平反冤獄的事例,所以我們看到最前面的系列是講"戒殺" ,而最近我們看的這兩三則都是講冤獄的事情,第一段中,浙江省嘉善縣有一個叫做支立 的人,他的父親,在縣衙中的刑房當書辦。有一個囚犯,因為被人冤枉陷害,判了死罪; 支書辦很可憐他,想要替他向上面的長官求情,寬免他不死。那個囚犯曉得支書辦的好意 之後,告訴他的妻子說:支公的好意,我覺得很慚愧,沒法子報答;明天請他到鄉下來, 妳就嫁給他,他或者會感念這份情份,那麼我就可能有活命的機會了,我們先看到這一段 ,古時候的人民的確有這樣的對待,為了報答恩人的滴水知恩,會將自己的妻子許配給恩 人,而我們引申來說,妻兒都是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能貢獻自己最親最愛的人來報答別 人滴水之恩,可見得古人念念不忘感恩別人愛戴之德,這種精神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做法 當然要合乎當代法律民情的風範與規定,現代要如何來落實呢?就以我們學佛朋友的為例 ,如何報父母恩,報國家恩,報眾生恩,報佛恩呢?就是自己圓滿成就佛道,這四重恩就 報得了,在這邊也跟諸位朋友說句真實話,每個修學的朋友,在生生世世中所修學的法門 都不盡相同,成就也不一樣,但無非是希望能盡早圓成佛道,而我們菩提道上的最後這一 段路決定是求生極樂世界,哪一天你真信切願,肯行,你會肯定最終這條路是求生極樂世 界,不僅是求學同修希望盡早圓成佛道,諸佛如來無非希望眾生儘早成佛,到極樂世界成 佛,時間可以大幅度的縮短,我們先前提到為何念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能滅除一切經懺佛事 無法滅除的業障,裡頭這因果關係,先前我們都有提到過,那時候你會肯定這菩提道上最 後這一段每個同修絕對是求生極樂世界去圓成佛道,如果你了解這道理,自己修學的同時 ,也勸有緣的朋友一起往生極樂世界,這是真正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也才能體會諸 佛菩薩的慈悲。 我們再看下一段,他的妻子聽了之後,沒別的辦法,所以就邊哭邊答應了。到了明天,支 書辦到了鄉下,囚犯的妻子就自己出來勸支書辦喝酒,並且把他丈夫的意思,完全告訴了 支書辦。但是支書辦不願意這樣做,不過究竟還是盡了全力替這個囚犯,把案子平反了。 後來,囚犯出獄,夫妻兩個人一起到支書辦家裡叩頭拜謝說:您這樣厚德的人,在近代實 在是少有。現在您沒有兒子,我有一個女兒,願意送給您做掃地的小妾。這在情理上是可 以說得通的。那這一段支立的父親不肯接受囚犯妻子為己妻,而又知道支立父親沒有兒子 ,於是將女兒許配給他作妾,這一段又看到古人真的那報恩的心行是真心懇切,無非希望 將自己最好最愛的奉給恩人,那這裡我們講一下古代帝王何以妻妾成群,何以百味飲食? 古時候認為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這個觀念其實是建立在娶妻嫁女是對於其彼此利益上 的往來有加成作用,所以男人三妻四妾,彼此互拉關係,將來每個妻妾娘家都能分到一杯 羹,而皇帝妻妾成群自古以來也都是為了與群臣之間達到利益的結合,甚至是國與國的利 益關係,所以以前人,尤其女人真的很偉大,為了國家百姓的利益,可以奉獻自己,在所 不惜,像文成公主,而百味飲食呢?這道裡跟我們供僧的意義一樣,皇帝治理國家,其身 命的來源可由全國百姓辛苦的耕作以及納稅而得以國庫充盈,身命得以繼續為國勞心勞力 ,那這供養皇帝的每一分飯菜的百姓都有福報,所以這百味雖名為一百道菜,事實上也是 表法,表十方領土的百姓都因我(皇帝)吃的這一口飯菜而得以讓身命繼續服務百姓,所以 這舉止對皇帝、對百姓都是感恩愛戴,所以這都是有這樣一個表法含意在,仔細細去古人 制定的一些禮法,從因果上看,我們真的受用許多,而到了末代皇帝許多都錯解這表法的 含意,認為要什麼就有什麼,反正皇土之下所有萬物皆是皇帝所屬,於是就恣意放縱,不 懂得感恩百姓的恩惠,這朝代往往就滅亡了,所以以前古時候,當國家境內發生災變,首 先第一個舉動決定是皇帝要祭天,反省自己的修德不足,致使國家發生災變,所以我們看 如果一個國家境內發生災變人禍,帝王沒有反省自己之過,那這朝代也差不多氣數盡了, 這也教導我們,凡事不管是你親自經歷或是耳聞,或眼見,聽到有災禍,自己都要努力反 省,一定自己有過失,即使沒有親歷災禍,但我們聽到看到了,就是有這相應的境緣,努 力反省改過,這歷史上以及祖師大德的傳記都有許多反躬內省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看到最後一段,支書辦聽了他的話,就預備了禮物,把這個囚犯的女兒迎娶為妾,後 來生了一個兒子叫支立,才二十歲就中了舉人的前茅,官做到翰林院的書記,後來支立的 兒子叫做支高,支高的兒子叫支祿,都被保薦做州學縣裡的教官。而支祿的兒子叫支大綸 ,也考中了進士。這最後一段,我們略說一下一個現象,我在第一則故事說到孔子的生世 時有說到過,門當戶對的觀念,那我們看到這則,利益的結合只能得到短暫片刻的加成作 用,再者說這短暫的利益,如果不好好利用將來造做罪業是無量無邊,所以因為利益的結 合而聯姻,通常婚姻很少是幸福,想想人在貪欲的環境下,像水一般,貪欲無止境的深淵 最後將自己滅頂,所以有許多豪門的聯姻通常結果都不好;結婚是婚姻大事,現在苦一點 ,好好修善修德,將來後代能揚眉吐氣,所以我自己工作繁忙,身邊有些男同事與同學還 沒有女友的很多,我勸他們要在你還未功成名就的時候交女友,這女生真的可以同甘共苦 ,這是真的;倘若到你功成名就之時,才交女友,那時多半是利益的結合,你沒有這利益 身價後,她就離你而去,所以你為了營造這利益使其長遠,定會無所不用其極來做,那時 候就很危險了,這樣值得嗎?這裡我們看一下越王勾踐當時要復國時,范蠡與文種輔佐勾 踐一起到吳國效忠夫差,而後成功後,范蠡要文種趕緊離開勾踐,說道勾踐只能共苦,不 能同甘,范蠡怎麼看出來的呢?就是看道夫差對勾踐大大賞識,還因而殺的吳國名臣伍子 胥,夫差對於敵國的君王可以做到如此,真的以德報怨,而勾踐復國後卻滅掉吳國,夫差 自盡,當時對自己有恩知人都能如此對待,更何況這都是短暫利益而稍屈自身,范蠡看到 這情形,知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沒有這利用價值後,而又要知道帝王的 思心,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怕越國又會被有心人竄起,於是勸文種趕緊離開,文種不聽, 而范蠡與西施連夜就逃跑了,後來改名陶朱公,就是現在赫赫有名的財神爺,因為陶朱公 善於聚財又散財幫助當地民眾,每到一個地方挣到錢就又散,所以財富真的由財布施來的 ,而文種不聽,最後文種也被勾踐處死,所以歷史上許多經驗可以用在我們現代這還境來 學習,這篇文就跟大家分享到此,那這系列了凡先生舉的這十個事例,我們詳細分享其心 得,希望對於大家的落實有幫助,下一次將從善的作用開始,這對我們修善時,如何用心 才是真善,自己時時能夠攝心觀照,這效果就會明顯,下次我們再來細細討論,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75.63 ※ 編輯: mark183 來自: 111.251.175.63 (03/02 06:23)
jackyshih200:阿彌陀佛 03/02 10:35
loxyz:阿彌陀佛 03/02 19:16
hallcom:隨喜^^ 03/02 19:35
onesadman:大推 范蠡的故事 03/03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