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彌陀佛 諸為同修朋友,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下面原文部分: 雲谷出功過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記;善則記數,惡則退除,且教持準提咒,以期 必驗。語余曰:符籙家有云:不會書符,被鬼神笑;此有秘傳,只是不動念也。執筆書符 ,先把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從此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 ,更無思慮,此符便靈。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孟子論立命之學,而曰: 夭壽不貳。夫夭與壽,至貳者也。當其不動念時,孰為夭,孰為壽?細分之,豐歉不貳, 然後可立貧富之命;窮通不貳,然後可立貴賤之命;夭壽不貳,然後可立生死之命。人生 世間,惟死生為重,曰夭壽,則一切順逆皆該之矣。至修身以俟之,乃積德祈天之事。曰 修,則身有過惡,皆當治而去之;曰俟,則一毫覬覦,一毫將迎,皆當斬絕之矣。到此地 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實學。汝未能無心,但能持準提咒,無記無數,不令間斷, 持得純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 ============================================================================== 心得: 雲谷禪師教導了凡先生用功過格來督攝自己的心行,行善時就記下一筆,行惡時就消去一筆 ,用這方法會很有效果,我也建議大家可以用這個方法來督攝自己的心行,但最重要的是一 定要對自己誠實,因為功過格不僅對於自己行為舉止,起心動念是善是惡都要紀錄,一開始 紀錄時,從自己的粗念頭來督攝,慢慢收心,才能觀照到自己的細念頭,所以我們看到雲谷禪 師在教導了凡先生功過格的方法同時也教導他持咒.持咒的目的在於慢慢將雜亂的心收回 來,到最後心定了,最低的功夫是得三昧了,三昧翻成中文正受,正常的享受,佛為我們說的 五種受,分別為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前面四種都是不正常的受,而第五類的捨受,如果能保 持不退的話就叫正受,如無色界天人他的定功可以維持八萬大劫,時間到了,他還會生煩惱 又往下墮落了,在這八萬大劫的時間內,這是捨受,但無法保持,所以這不稱正受,正受就是 三昧,所以常聽到念佛三昧,當你念佛念到一定功夫後,念念佛號能保持不退,這就是念佛三 昧. 從下面這段開始我們要來說,這段相當重要,對於自己的修學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看下 面這段"符籙家有云:不會書符,被鬼神笑;此有秘傳,只是不動念也。執筆書符,先把 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從此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更無 思慮,此符便靈。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這裡雲谷禪師舉畫符來說明畫符 如何下筆才會靈,其實我們民間的卜卦,如龜卦,米卦,以及測字都是這個原理,大家看過達 摩祖師傳,當時有位出家人來問達摩大師"一切都是空,受想行識亦非實有,對不對",那時達 摩大師敲了那位出家人一下,那位出家人問道"為何要打他",達摩大師回答他"看那看不到 的,聽那聽不到的,才是真的",畫符,卜卦,測字的原理就是達摩大師回答這位出家人的話, 也就是不用八識去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諸法實相,我們這說法諸位朋友去體會,但不要落相 落相很難體會到它真正的意思,你去體會當你要卜卦測字時,那出來的銅錢以及你寫出要 測的字的一筆一劃,你是刻意還是無意呢?而畫符的原理,我們說到此,當然我們一般人要一 開始就入這境界很難,所以也有前方便,就是"專精",這邊我們也略提菩薩的修學功課"六度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菩薩這六個科目從佈施是一個科目,這六度是有次 第的,但後後會包含前前,所以到般若就整個包含在裡頭了,我們可以看到精進擺在忍辱跟 禪定之間,我們還是舉達摩祖師傳裡頭的一幕,就是二祖慧可,在未遇到達摩祖師時,祂法名 神光,當時二祖出家前是將軍身,而出家後,卻因晚上睡覺作惡夢而不能入眠,所以常讀金剛 經來制止自己睡覺,一開始有所求而讀經,後來經由他的師父開示後,知道讀經要無所求,因 此早晚用讀經克制自己入眠,這示現忍辱與精進,過去殺害的眾生叨擾二祖,二祖能夠用讀 經來伏住這是忍辱,到後來用專精一意在經本上這是精進,所以當時他師父對他說,慧可大 師將來的成就在他之上,而那時二祖的老師要他依他夢境去參學,那時二祖已經到禪定的功 夫了,也就佛說的"根本智"得到了,而後遇到摩大師一點,二祖慧可就開悟了,般若成就了, 這六個科目圓滿成就了,這也教導我們,學習一定要專精,我們可以看到二祖慧可大師跟了 凡先生都是一門深入,長時間薰習,慧可大師受持金剛經,了凡先生受持準提咒,而現在我們 想要功夫有所成就,還是要走古人的路子,祖師大德都會我們示現一門深入,這是"專",長時 間薰習,這是"精",等你這一門真正得到三昧了,那所有法就都通達了. 而下文接著是孟子為我們開示立命之學,就是佛法說的"不二法門",不二法門解釋起來會長 篇大論,我們用一個例子去說明,諸位朋友從例子去體會,碗有凹處,也有凸處,站在凹邊看 的人說碗是凹的,站在凸面看的人說碗是凸的, 而另一個人碗是凹也是凸的,那到底誰對呢 ?又誰錯呢?這邊我們再舉達摩祖師傳的一幕來說明,那時有人問達摩祖師是先有蛋,還是先 有雞呢?有人爭先有蛋,有人說先有雞,再爭吵不休,達摩祖師說了一句"沒有先後,兩者都 對,要視乎造化而定"何物造化呢?佛所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希望大家從這些例子去體會不 二的真諦,不要落相於文字上. 而這篇講到畫符,我也順便將過去有朋友提問的一些問題在這裡一起跟大分享,有許多朋友 會供奉佛菩薩的相,目的是要避邪跟鎮壓鬼神,我們都知道佛菩薩是慈悲的,不捨任何一眾 生,祂會去跟鬼神對抗嗎?那為什麼鬼神見到佛菩薩時,會退避呢?我們用因果來說明,佛菩薩 其實無量劫前就成佛了,都是宿世因緣再來示現佛或菩薩的身相度化眾生,在菩薩的因地要 修行成佛時,菩薩對任何眾生生恭敬心與否呢?無量壽經上,佛為我們開示極樂世界咸共遵 修普賢大士之德,那對於鬼道眾生也是如此,如同我們前面說的,佛菩薩對待一切眾生是平 等心,慈悲心,所以一切眾生遇到他時,也感得平等心慈悲心待之,不傷害祂,這是自自然然 感得,所以鬼神見到佛菩薩時,會退避,那從因果,也能曉得佛菩薩在鬼道示現鬼王身度化眾 生,就是於因地平等心慈悲心感得鬼道有緣眾生也以平等心慈悲心待之而現鬼王相,放焰口 時,有個紙扎的鬼王身,那是觀世音菩薩在鬼道示現的,所以不是要避邪或鎮壓鬼神這種念 頭;有朋友晚上持咒時會感到身體不舒服,但念佛時卻不會,因此不敢晚上持咒,佛說法通常 最後會用一些其他道的語言為他們說法,所以我們現在念的咒語,很多音準除非學過梵文或 藏文,不然比較難攝受人道的眾生,因為一般人聽不懂,而念咒語會引來的眾生,念佛不會, 執著於這個音準,他就會接近你,而遇到這事情也不需要害怕,恭敬請他們一起共學共修, 因為今天他會聽到這個音而接近你,都是過去生學佛的眾生,也不需感到驚恐,而我也聽說 一種說法就是要先給鬼神念咒再給他們讀經,他們才聽的懂,這可以理解,念咒先用他們聽 的懂的語言來攝受他們耳根,而咒是經的縮版,所以在給他們念經,祂們都能接受,那今天這 一段文,我們就分享到這裡,而下一次第一篇立命之學部分就能圓滿完成了,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3.61.192.173
onesadman:推 了凡四訓 02/05 08:00
onesadman: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勸君走人間道吧~ 02/05 08:02
onesadman:人道也是很多六道眾生的 02/05 08:03
onesadman:像演藝圈的就是欲界天道 假佛名宗教斂財的就是魔道 02/05 08:05
onesadman:非洲就是餓鬼道 監獄就是地獄道 其他請自己想吧 02/05 08:06
onesadman:有的人外表相貌堂堂 內裡幾同禽獸 這下輩子就畜生道了 02/05 08:06
onesadman:一般的安分守己的老百姓就是人道 02/05 08:07
onesadman:但是欲界天道眾生福報若享完 不肯佈施就是為富不仁 02/05 08:17
onesadman:要墮落到哪一道我就不知道了 02/05 08:18
onesadman:住過監獄的人知錯能改 改過向善 那也可能改變命運 02/05 08:20
onesadman:總之六道眾生ㄧ切不離因果 佛陀對阿難言:因果甚深 02/05 08:21
onesadman:自己的善業惡業因果業力決定自己的命運及死後去向 02/05 08:23
onesadman:所以佛教流傳一句話:行遍天下路,唯有修行不誤人 02/05 08:34
onesadman: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俗諺云:天助自助者 02/05 08:35
onesadman:現在這種時代,賢人都躲起來了,獨善其身,世界太亂 02/05 08:36
mark183:阿彌陀佛 02/05 09:43
jackyshih200:阿彌陀佛 02/05 11:30
loxyz:感恩! 02/05 17:19
MartinJu:推 不過感覺one大說得不對 聖人是不會獨善其身的 02/06 04:09
MartinJu:孔子周遊列國並且也培育了許多學生的 02/06 04:17
MartinJu:"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孔子說的 02/06 04:18
onesadman:我連賢人顏回都比不上 其心三月不違仁 我只能安份工作 02/06 07:23
onesadman: 復聖 02/06 08:38
onesadman:我勉強撐的上是個居士 但是還在找工作 02/06 08:42
onesadman: 稱 02/06 08:42
hallcom:隨喜 02/06 08:55
mark183:阿彌陀佛 02/06 11:53
bobju:聖人當然可以選擇要出世或入世.所以聖人還是有的會選擇獨善 02/08 00:57
bobju:其身.就佛教而言, 僻支佛正是此類聖者的代表. 02/08 00:57
bobju: 辟 02/08 00:58
bobju:甚至有些阿羅漢也算是. 02/08 00:58
bobju:甚至佛陀剛證道時,都還考慮過是不是要出世傳法哩. 02/08 00:59
bobju: 入 02/08 01:00
bobju:(推文不能改錯字, 只好用一行來改一字. -_-) 02/08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