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彌陀佛 諸位同修朋友,大家好,這一次我們繼續上次原文的部分,原文如下: 鄞人楊自懲,初為縣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時縣宰嚴肅,偶撻一囚,血流滿前,而怒 猶未息,楊跪而寬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懲叩首曰:上失其道 ,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況怒乎?宰為之霽顏。家甚貧,餽遺一 無所取,遇囚人乏糧,常多方以濟之。一日,有新囚數人待哺,家又缺米;給囚則家人無 食;自顧則囚人堪憫;與其婦商之。婦曰:囚從何來?曰:自杭而來。沿路忍饑,菜色可 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後生二子,長曰守陳,次曰守址,為南北吏部侍郎;長孫 為刑部侍郎;次孫為四川廉憲,又俱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 心得: 這一次要看的是楊自懲事例,了凡先生為我們舉了這個事例,在楊自懲為縣吏時,存心仁厚, 守法公平,當時的縣官,為人嚴厲方正,有一次偶然打了一個囚犯,一直打到血流到地上,縣 官還是不息怒;楊自懲就跪下,替囚犯向縣官求情,請縣官寬諒那個囚犯。縣官說:你求情 本來沒有什麼不能放寬的,但是這個囚犯,不守法律,違背道理,不能教人不生氣啊!我們先 看到這一段,先由事相上來看,古時候對於犯罪的人,法律還有講情理法,看你犯罪的動機, 來判你的刑,倘若罪輕,而亦有悔過之心,就從寬,而以前民風純樸,一般都是鄉里或大家庭 生活在一起,類似叢林制度倚眾靠眾的生活,對於自己的心行能起攝受的作用來,但現代這 環境,大半都是小家庭了,父母親都忙,小孩一個人生活,從小對於其心行較難時時督促他, 所以長大後,遇到該面對的社會責任時,往往逃避,我行我素,而犯罪的動機往往自利為出發 點,這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底下楊自懲的話"上失其道,民散久矣",這句話用在我們現代 也一樣,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而楊自懲對於囚犯 這舉動從理上也教導我們,任何一眾生都有其惻隱之心的一面,楊自懲這事例是囚犯,但由 於社會上所依歸的標準沒有了,導致民心散亂許久,而不得不犯罪,情有可原,我們再將範圍 擴大,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有否惻隱之心呢?我們看到畜生道也有比我們人道愛國的,像 螞蟻,蜜蜂等,由於過去生堅固執著故墮小身,其生活空間也些許大,但其王國很有秩序,各 司其職;也有比人道還有天倫之樂的,像鳥類還有諸多動物,都有這現象;而餓鬼道,我們先 前說過觀世音菩薩在鬼道示現鬼王身度眾生;而在地獄道呢?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到地獄受刑 眾生,有的刑器會讓地獄眾生身體像蓮花一樣折開來,而地獄也如地藏經所說銅牆鐵壁,這 都是堅固執著變現出來的境相,若有過去生善根深厚的地獄眾生看到這境相,心生一念這身 體分裂的如蓮花,這一念善根就脫離地獄了;而銅牆鐵壁,若有善根深厚的眾生心生真性如 鐵壁般如如不動,這銅牆鐵壁馬上沒有了,變成什麼呢?變成黃金,我們看到諸佛報土上七寶 境相,這是真心感得七寶現前,所以在地獄道還是不離其惻隱之心的流露,因此,尤其對於作 惡的人,三惡道眾生,都不能輕視,一念回頭都可以成就. 而下一段介紹到楊自懲的身家背景,雖家貧,但對於別人的贈與,卻一毫不取,遇到囚犯缺糧 ,常想辦法救濟他們,有一日來了幾位新囚犯,沒有吃飯,而家中又缺米,如果給囚犯,自家人 餓肚子,如果自飽,囚犯又很可憐,因此與妻子商量後,妻子問道囚犯從哪裡來,從杭州來,一 路忍饑,面容瘦黃,因此就把剩下的米煮粥給囚犯吃,後生二個兒子二個孫子都是名臣,而當 今名人楚亭與德政都是楊自懲的後代,最後一段,我們來細說,對於我們修學非常重要,最後 一段用在現代這大環境是很好的範本,為什麼呢?我們看到楊自懲對於囚犯都能有這樣的心 行,更何況對於一般人呢?而現今這社會,我們常因為懷疑別人欺騙我們就不行善,這疑惑都 是障我們修善的煩惱,八識五十一心所中,善心所十一個,惡心所有二十六個,所以我們平常 待人接物,有意無意的與惡心所相應,這就造罪業了,懂這個道理後,常保持用善心所來與境 緣相應,這就能恒保善業,而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指的佛塔,這也是表法,你能救眾 生一時之急,像我們所說隨緣放生,看到動物快被殺了,趕緊買來放生,救他一時之急,地藏 經上能即時給與生產婦女布施醫藥,福報不可以思議,都是救人一時之急的果報,將來自己 遇到一時之急時,也會有人來救我們,生命的存亡是六道眾生最難過的了的一時之急,所以 救度一條生命為何福報能大過七級浮屠,也在這裡,當自己臨終之時,也是生死存亡關鍵,這 時就會有眾生來幫助我們一時之急了,所以地藏經上的話是實語,你從因果去看,都是真實 語,你能如是做,將來的後代能出救度眾生一時之急的子孫來,這是相應的,而哪種人可以做 到這樣呢?范仲淹就說唯有醫生與宰相能救度眾生,所以我們看到楊自懲的後代,兒子,孫子 都是名臣,這都是相應的,我們也好好努力去修學,看這大環境,眾生真正需要的幫助是什麼 ?我們給與其相應的解決之方,果報就能像楊自懲如此,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學習落實今天這 一段文,我想我每天下班時間,如果時間允許,我就每天分享心得,希望將這了凡四訓早日圓 滿,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88.110 ※ 編輯: mark183 來自: 111.251.188.110 (02/23 23:42)
jackyshih200:阿彌陀佛 02/24 10:06
loxyz:阿彌陀佛 02/24 17:49
onesadman:推 02/27 23:08
hallcom:隨喜讚嘆! 03/01 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