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龍舒淨土文/龍舒居士王日休/一 宋.國學進士王日休 譔 龍舒淨土文卷第一 予遍覽藏經及諸傳記。取其意而為淨土文。無一字無所本。幸勿以人微而忽其說。 欲人人共曉。故其言直而不文。予龍舒人也。世傳淨土文者不一。故以郡號別之。 淨土起信一 淨土之說。多見於日用之間。而其餘功。乃見於身。不知者止以為身後之事而已。 殊不知其大有益於生也。何則佛之所訓人者。無非善。與儒教之所以訓人。何以異 哉?唯其名有不同耳。故其以淨土為心。則見於日用之間者。意之所念。口之所言 。身之所為。無適而非善。善則為君子。為大賢。現世則人敬之。神祐之。福祿可 增。壽命可永。由是言之。則從佛之言。而以淨土為心者。孰謂無益於生前乎。 其次為業緣所奪。而不能專志於此。苟有志焉者。亦惡緣可以自此而省。善緣可以 自此而增。惡緣省而不已。終必至於絕其惡。善緣增而不已。終必至於純乎善。惡 既絕矣。 善既純矣。非為君子而何。非為大賢而何。由是言之則從佛之言。而以淨土為心者 。孰謂無益於生前乎。又其次不知禮義之所在。不知刑罰之所畏。惟氣勢之為尚。 惟勢力之為趨。苟知以淨土為心。則亦必知省己而自咎。所為雖不能皆合於禮義。 亦必近於禮義矣。雖不能盡超乎刑罰。亦必遠於刑罰矣。漸可以脫小人之域。而終 為君子之歸。庸人稍知佛理者。世必目為善人。此其效也。 由是言之。則從佛之言。而以淨土為心者。孰謂無益於生前乎。或曰。從孔子之言 。而以儒教為心。豈不益於生前乎。何必淨土哉?曰。此世間法耳。非出世間法。 世間法則不出於輪迴。出世間法則直脫輪迴外。淨土既益於生前。又益於身後者。 以其兼出世間法故也。 出典 《龍舒淨土文.龍舒居士王日休 造》 ------------------------------------------------------------------------ ☆名詞解釋☆ 王日休: (人名)南宋龍舒人。字虛中又稱龍舒居士。為國學進士,著六經訓傳數十萬言。 一旦棄之,專修西方之業,布衣蔬食,日課千拜。紹興三十年。請觀音加佑,校輯 《大阿彌陀經》,三年終其功。有五十六分。又著《龍舒淨土文》十卷。乾道九年 正月厲聲念佛,感佛來迎,立化。見樂邦文類三,佛祖統紀二十八等。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王日休》 ------------------------------------------------------------------------- -- 歷代祖師都說:「離經一字,即同魔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