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iterpriz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iri1enko (爵士趕快交易我)》之銘言: : 本來回一大篇,後來想想還是簡單回就好 : 1>我不認為字數跟文學獎典範有所衝途,新人也可以參考長篇的類別呀 : 極短篇本來就是一種文學說故事型式,新人從極短篇也是可以參考很多東西 : 2>我們都沒有否定修辭幹寫作技巧,其實也都對"太過"的作品有所意見 : 但我的心態是,這還是有可能打敗的,如果有天能用自己的作品風格打敗得獎體 : 是不是又再證明一次自己?而我不認為這是辦不到的 : 3>故事單薄若能被寫得忽略單薄,那也是一種藝術了=_=,這作品就有價值 : 其實故事單不單薄很主觀,我看很多暢銷小說,故事其實也很單薄 : 有人故事看得少,可能他覺得很多都是新梗,而有人就會覺老梗到不行 : 像某人說別人抄襲!@#$,然後自己三大法則抄很爽,我可不可以說這種人創意很單薄 首先,謝謝您的回應(這不是客套話,真的謝謝)。 1.其實六千多字,的確可以寫故事(而且這是朱天心小姐說的,不是我說的,大人,冤枉 啊~喂,我是來鳴冤的,你拿枇杷膏軟糖給我做什麼?)。但是這種以說故事為主的作品 ,用字就必須簡練,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描述和修飾。在目前這種裁判已經成為[心證]的 前提下,他只會嫌用字不夠華麗,修飾不夠細膩。比方說海明威以用字簡潔,故事性豐富 聞名,但在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大部份的批評家對他小說的評語就是:粗俗。 2.其實要打敗這種風格,其實是可能的。但是我認為:光一兩年是不可能的(像海明威, 福克納等前輩就花了大約十年),會寫上面這篇文章,也是為了看能不能把時鐘撥快一點 ,就像寧可讓小孩喊國王沒有穿衣服,總比讓國王出訪時丟人現眼,或是惱羞成怒,將新 衣改成全國老百姓的制服要好得多。 3.其實像村上春樹的作品,往往花費大量的辭藻描述單薄的景象,比方說在[尋羊冒險記 ]和[發條鳥年代記]中,他常常花費兩三頁描寫像接電話,開門之類的動作,但是因為 有後面的故事做呼應,所以讀者不但不會覺得他有混稿費的嫌疑,反而會認為作者有相當 敏銳的觀察力。 但反觀三大報最近的文學獎,似乎只是為了使用技法而使用技法,為了套用辭藻而套用辭 藻,而評審記錄對作品的看法也是像[清楚精確操作],[該留白的留白該營造的營造 ],[文字密實,下了很重的料]之類,就像八股文一樣,只要將零件裝上去,文章就出 來了。就像我後來在回應中所說的。您不妨找一下民國八十五年之前的文學獎選集,然後 和目前這幾年文學獎的首獎作品相比,或許多少可以印證一下淺見。 : ※ 引述《zcc1234 (路人甲)》之銘言: : : 〔選錄可以作為文壇典範的作品〕,但是每屆首獎作品都離小說的範疇漸行漸遠,相信 : : 亦非文壇之福. : 你提到地方文學有些被弄上本土色彩,這個有點涉及意識形態的問題就不多作贅述了 : (小聲說:我跟你有一樣的抱怨) : 不過還是有很多文學獎沒這麼嚴重,至於文壇之福 : 我認為文學還是自由的,其實我是偏學院派的(不過我不是科班) : 沒有說什麼東西就讓文壇怎樣怎樣,文學會自己找到出路,文學並非只有一種定義 : 我不知道耶,我認為評審還是OK的,可是常看到很多討論區 : 常常都批評審批很大,我基本上還是蠻尊重評審的 : 評審也是人,固然有他的挶限,當然也有所謂的得獎體 : 要不,就是偷渡自己風格在得獎體,要不,就光明正大用己風格幹掉得獎體 : 再要不,就丟給大眾市場,出版社不出,自己出書 : 但其實是不是可以不用想這麼複雜 : 有個版友說得最好~~~~~就單純地為寫而寫 其實就算是諾貝爾文學獎,也一度有類似的情形,作家艾文。華萊士曾經在作品中提到, 文學獎有一度似乎只是為讓評審炫耀自己的學識,而捨棄文學作家,轉而頒獎給史學家。 例如1902年的文學獎就捨棄還在世的大量作家,而頒給德國歷史學家特奧多爾。蒙森的[ 羅馬史]。 我同意評審也是人,也會有侷限,其實就像前一篇文章所說,其實這幾年文學獎的爭議, 除了凸顯評審和實際讀者的意見有落差外,多少也顯示了三大報文學獎在讀者和創作者心 中的重要性(其實如果有一天沒有人批評,那才是三大報要擔心的時候 - 因為已經沒有 人要理會你們了),對我們這些創作者而言,其實就如同您所說的:怕的是沒有心力找出 路。只要有心,路是永遠存在的。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1.9.252
chuck158207:到底你(們)對文學獎得獎作品修辭華麗的印象哪來的? 09/28 12:55
chuck158207:我認識一海票寫作者誰在跟你講修辭啊 09/28 12:55
chuck158207:況且寫小說的時候文字太華麗有時候是缺點不是優點耶 09/28 12:56
Kiri1enko:其實我跟樓上有同樣疑問 可能是三大報文學獎常出現吧 09/28 13:29
zcc1234:不妨比較一下十年前文學獎和這幾年文學獎的小說結構,在相 09/28 14:07
zcc1234:同字數的限制下,十年前的小說可以說完一整篇故事,但是現 09/28 14:08
zcc1234:在的小說只能算是一幕。為什麼? 09/28 14:09
zcc1234:因為小說中大部份的篇幅都用來做描寫,形容,以及像倒敘之 09/28 14:15
Kiri1enko:所以我覺得字數限制在某種程度上反而必要 09/28 14:17
Kiri1enko:啊~~不對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09/28 14:18
zcc1234:類的技巧。或許這幾年小說敘述的方式有改變,但我不曉得為 09/28 14:19
zcc1234:為什麼作者要花全文的五分之一描寫小說裡的一隻雞,一個包 09/28 14:20
zcc1234:袱,或是他父親是怎樣被敲昏的。 09/28 14:21
zcc1234:像十年前三大報的文學獎,幾乎都會有對岸傷痕文學的影子, 09/28 14:27
zcc1234:後期的傷痕文學擅長用各式各樣的辭彙,將一般人生活上常見 09/28 14:28
Kiri1enko:z大 同感 五分之一寫一隻雞@@ 09/28 14:29
zcc1234:的不愉快寫成像人間煉獄一樣,所以無法被新一代的讀者接受 09/28 14:30
zcc1234:,但這幾年三大報的文學獎似乎就像唐魯孫書中常說的:[老 09/28 14:31
litt1ewind:納的棒子. 09/28 14:34
zcc1234:尺加二],將尋常的生活瑣事用辭彙堆砌成像是嚴肅的哲學話 09/28 14:34
zcc1234:題,而讀者看到這裡,還看不到結局在那裡(還是根本沒有結 09/28 14:36
zcc1234:局)。 09/28 14:37
zcc1234:另外,樓上的l先生,您接得不錯,不過應該是老[衲]吧? 09/28 14:38
GreenGear:XDDDDD 09/28 14:40
yclou:然而看不到結局,我們需要結局嗎?或者說文學需要結局嗎? 09/28 15:51
kaorikuraki:我覺得原PO似乎把小說窄化了,若非得分的話,以心理分 09/28 16:08
kaorikuraki:析當道的意識流乃至新感覺派的小說根本不需要情節更或 09/28 16:09
kaorikuraki:是甚麼完整的故事情節或結局了。 09/28 16:10
kaorikuraki: 架構 09/28 16:10
kaorikuraki:小說敘述的方式早就改變以久了只是你可能沒注意到罷了 09/28 16:11
kaorikuraki:,再這樣下去可能就要談現在小說史了我的媽呀。XDD 09/28 16:12
kaorikuraki: 已久(一直筆誤很糟) 09/28 16:12
kaorikuraki: 現代(我要瘋了)XDD 09/28 16:13
zcc1234:但是嚴格來說,意識流和新感覺派只是突破小說的[實驗], 09/28 16:21
zcc1234:而不是正統小說的寫法,如非如此,為什麼目前大部份的作品 09/28 16:23
zcc1234:敘事手法仍然維持傳統小說的架構。 09/28 16:23
zcc1234:再者,我們以現實的角色而言,三大報目前的評選方式,實際 09/28 16:25
zcc1234:上隱藏了一個小小的弔詭:我可以將長篇小說的任何一章截頭 09/28 16:27
zcc1234:去尾,當作短篇小說去參賽,如果得獎了,這篇小說到底應當 09/28 16:29
zcc1234:算短篇小說,或是算長篇小說而失去資格(其實目前已經有很 09/28 16:30
zcc1234:多文學獎發現這一個弔詭,而規定長篇小說的一部份,或是不 09/28 16:31
zcc1234:完整的作品不予錄取,但以三大報目前的評選方式而言,這種 09/28 16:32
zcc1234:作品是否算完整的小說,恐怕會引起更大的爭論)。 09/28 16:33
zcc1234:另外回答y先生的問題:其實文學是有結局的,只是結局在紙 09/28 16:40
zcc1234:上,在讀者心裡,或是只要收到版稅支票就算結局。 09/28 16:41
yclou:不,我並沒有要與你爭論這個問題,就讓它存而不論吧。 09/28 17:02
kaorikuraki:既然你覺得只是突破小說的[實驗],那我想也沒甚麼好 09/28 18:10
kaorikuraki:說的了。 09/28 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