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iterpriz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ido1986 (蒂朵)》之銘言: : 您這樣說... : 感覺好像我是因為想要掌握投稿的評審美學所以來這試探!?? : 或是認為我是因為沒得獎才在這邊發牢騷???? 我覺得我的文字並沒有帶有: 1.認為你是想要掌握投稿的評審的美學所以才來試探的 2.認為你是沒有得獎才在這裡發牢騷 而是單就你所論述的「文學獎得獎作品多為語辭優美偏向陰性書寫」這個論點 是藉由該次你所大發論述的引點來提出我的反駁 : 我必須承認我最近在寫一份報告 : 是關於文學獎與接受美學等等的關係 : 然後我上課老師說我這題目太大,不好寫, : 所以建議我縮小範圍,將主題縮到以學生性文學獎為主, : 因此我將焦點鎖定在幾個學生性與校內性文學獎,如金筆獎之類的. : 分別採用質性研究(直接性地訪問學生的創作經驗與個人經歷) : 與量化研究(幾個統計性趨向,主要是閱讀與寫作的問卷調查,針對高中生與大學生抽樣) : 簡單講就是這樣 : 我目前僅參考的論文有(只是純粹參考!): : 北市師範論文 1.《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研究 : 中央論文 2.《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 : 台東大學論文 3.兒童文學獎中的文化形構─以洪建全兒童文學獎為例 : 臺東師範論文 4.九O年代少年小說中的台灣家庭問題-以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 : 政大論文 5.新國民浮世繪——以駱以軍為中心的台灣新世代小說研究 我想觀察文學獎的現象與得獎者本身並無直接關係 今天探究得獎人的性向問題再來談其該人之寫作風格 是否就是一種刻板印象 對於探究文學獎這麼一件事情 有很直接的關係嗎 : 然後我前篇文章的"個人想法" : 就僅只是這次報告弄到現在的一時感想... : (因為有些人的經驗讓我蠻無言的,不過也有些人的態度真的很nice) : 您這一提讓我覺得我的論述焦點是否要多增加評審本位這一點, : 因為我到目前只有把評審的作品取向來當作一個側面, : 並沒有當成主論述,確實會成為一個缺失 評審的喜好決定了一篇作品的生死 畢竟文學是這麼主觀性的東西 像楊照就是不喜歡村上風的作品 校內文學獎只要有駱以軍的味道就一定可以得獎 : ps.我的老師的評審方式是這樣的: : 先看過一遍,文辭不好直接淘汰->留下幾篇文辭好的->針對作品內容再篩選名次 有部分的評審是這樣的: 看開頭三行,不對味=>out 文辭阻礙劇情的發展=>out 劇情發展過於平常=>out 題材不合評審口味=>out 意識形態評審不喜歡=>out 嗯 我只能說有些東西還是要自己來實驗... 像我這次就寫了一篇我自認為參加校內文學獎會得獎的作品去投學校的獎 結果就是第二名啊 但我只是覺得實驗成功了 一點高興的感覺也沒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