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L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寫在前面: 一天到晚出bug的該死PCMan,還我批幣啊!!! --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Tolerate 756) By Brian Gunn August 08, 2007 http://baseballanalysts.com/archives/2007/08/roid_monster_or.php   假設你是大聯盟某球團的公關部主任。你想要訂做一個夢幻球員,那種無論是在媒體 宣傳手冊封面上,還是醫院病房裡的媒體拍攝時間裡,看起來就是完美無缺的選手。   你要一個風趣的球員,一個快樂打球的選手。你也要一個鬥士,或許是那種戰勝了艱 苦的生長環境,或某種生理缺陷的人物。他得是無私忘我的,對教練和隊友都和藹親切, 從不賣弄或張狂。他還得堅忍不拔,掌握每個關鍵時刻,總是神來一棒把場上的一切搞定 。最後,你會想要他......呃,不一定非得是白人不可,這在今天不是重點;但他得和種 族問題絕緣,不把自己是哪種人當一回事。而你最後會得到的,是一個打起球來既開心又 謙卑有禮的選手。你會得到Kirby Puckett,或者Sean Casey、David Ortiz,甚至是Stan Musial。   而你所不想要的,而且是最不想見到的,則是Barry Bonds。事實上,你只要把我先 前所提的一切正面的公關特質完全顛倒過來,就成了Barry Bonds。他不是以團隊為重的 選手。他出身棒球界的特權階級。他自以為是,而且自賣自誇。他暴躁易怒。他用毒舌修 理他的上司。他一天到晚扯種族問題。他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碰到大場面就軟腳(回 想一下1991年國聯冠軍戰,他要阻殺Sid Bream,卻完全走調的那個傳球)。說到像Craig Biggio那樣超過百分之百的,聖路易煤氣燈幫(Gas House Gang*)式的球風─唔,我們只 能說Bonds賽後丟進髒衣服堆的,是一件件一塵不染的球衣。 * 指30年代的聖路易紅雀隊。以球風凶悍而聞名。   Bonds是大聯盟頭號全民公敵,早就不是新鮮事了。靠,Rick Reilly每週表演一次的 那套把戲,至少一半都是在幹譙Bonds,而每一個幫閒的體育記者(Curt Schilling,你 也是)也都會有這麼一天,就像Bill Maher說的,隨心所欲把Bonds描繪得「跟變態殺人 魔(BTK Killer)沒兩樣」。   但這是一回事。我基本上同意這些體育記者的看法。當然,他們的手段很卑鄙,他們 也從不用大腦,但就像他們一樣,我絕對厭惡Barry Bonds。我痛恨他瞻仰自己全壘打的 方式,有時候這會讓擊中大牆的標準二壘打變成飛很遠的一壘打;我痛恨他給我的印象就 像高中校園裡的腦殘混蛋(jock asshole)。我痛恨他在2005年春訓時帶著他兒子Nikolai 在媒體前遊街示眾─這孩子不過十幾歲,顯然都快失去童心了,可Bonds還是硬要拿他做 被迫害妄想症的道具,不斷命令攝影記者拍他「好讓你們看看,你們帶給我家人多大的痛 苦」。   可除了Bonds的這一切之外,我最痛恨的還是他的聲音。你不會想到他這種身材竟然 會發出那種聲音。你期待的是一副極具權威的宏亮嗓音,但他的聲音卻既溫和又平靜。講 得更精確一點,根本是合成出來的,簡直跟人工電腦HAL 9000同一個模子印出來。它和你 所知道的,關於這個人性格的一切是如此不相符,讓我忍不住毛骨悚然。它總是提醒我們 Jeff Pearlman的這段話:Bonds「完全是一坨無可否認的,百分之百的狗屎......他說的 話毫無意義可言」。   所以囉,我當然討厭Barry Bonds。但是,說實話,我並不討厭他成為大聯盟新任全 壘打王。而我也認為,為了756號而欣喜若狂完全是浪費時間。為什麼?嗯,我可以想到 五個理由: 1)沒人知道Bonds得到類固醇多大的幫助。   唔,讓我換個方式說:某些人對於Bonds得到類固醇多大的幫助有一點認知。可不幸 的是,他們無法形成共識,而且每個人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推論多少是在盲人摸象。Nate Silver估計,類固醇會讓野手的打擊率、上壘率和長打率各上升.01。J.C. Bradbury卻發 現,類固醇的助益幾乎可以無視。至於其他人─尤其是Patrick Hruby,他估計Bonds大約 有一百支全壘打是靠類固醇打下的,他們的思維和一般大眾沒什麼兩樣。   即使有了這些研究,我們還是陷在泥淖裡。在Bonds的全壘打狂歡期間,還有多少其 他球員也在用類固醇?他又得到了多少優勢?更重要的是,過去十年來究竟有哪些投手也 在用藥?(弔詭的是,Bonds第755號全壘打的苦主Clay Hensley的確有一次藥檢沒過,這 又不同於Bonds了。)   隨著Bonds年歲漸長,類固醇究竟是讓他變得更堅固耐用,還是恰好相反?當然,證 據顯示Bonds三十五歲之後的全壘打數是史上最多,但證據也顯示,使用類固醇會導致軟 組織退化,肌腱損傷(特別是三頭肌腱損傷,這種傷害使Bonds在1999年停賽七週),以 及最近幾年來困擾著Bonds的背傷和膝傷。當你看到Mark McGwire、Sammy Sosa以及Jason Giambi等等已知或疑似類固醇使用者的職棒生涯是如何縮短,你會忍不住懷疑,類固醇是 否在打破短程紀錄,比如單季全壘打紀錄上抬舉了Bonds,卻在打破Aaron的755全壘打之 類生涯紀錄時,同時產生了正反兩種效果。   當然,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事實也正是如此。除非我們在使用類固醇對球員帶來的效 果這方面握有精確、可信的數據,而不只是躺在搖椅上隨意推理,否則,我想最好還是大 發慈悲(附帶一提,這種善心似乎常常是Bonds所缺乏的),姑且先相信他是清白的。因 為在Bonds開始服用「透明液體」之前,他至少還是一個偉大的球員,而且是我們這個世 代最傑出的;即使在他據信已經停用類固醇之後,他還是一位偉大的球員,也還是大聯盟 最頂尖的。這對一個四十好幾的人來說,可是不小的成就。   若無意外,我們可以說Bonds確實是大聯盟史上最偉大的類固醇打者。我知道,我當 然知道這個說法很愚蠢,沒有人會滿足......可話說回來,就像Chuck Klosterman戲謔式 的說法,披頭四也用了體能增強藥物(不然你以為「左輪手槍」專輯B面的那些歌是怎麼 寫成的?),但沒有人因此否定他們。 2)Bonds是他這個年代的產兒,一如Ruth和Aaron也是他們那個年代的產物。 幾星期前,職業棒球的幕後操盤大師Bill James被問起,使用體能增強藥物的球員是 否應當在歷史上打入另冊。他的回答是:   「我的看法是這樣。籃球規則裡有一條禁止帶球走步,但NBA已經不太行使這條規則 了。嗯,他們還是會判帶球走,但當你衝向籃框,他們會容許你多跑個五步左右不運球。 官方沒有任何『決議』不行使這條規定,他們只是遺忘了。他們一開始沒有判多跑一步, 後來慢慢變成多跑兩步、多跑三步也不判,最後就完全忘記這條規則了。那些利用了這個 規則執行漏洞的選手,應該被NBA名人堂排除在外嗎?說到底,他們難道不是在作弊?他 們終究沒有遵守規則。J博士,滾出去;籃球名人堂不需要你這種騙子。Kobe、Michael ,你們也滾蛋。要是你不像Elgin Baylor那樣循規蹈矩打球,你就不配入選名人堂。   「或者換個角度想,行使規則是不是聯盟的責任?在我看來,聯盟應該負起行使規則 的職責,而不是由媒體負責去懲罰那些不遵守未被行使的規則的球員們。我不想點名任何 人,但有一大票超級球星已經涉入,或者即將涉入關於體能增強藥物的指控。我們不能在 這種基礎上挑選我們的表揚對象。那太偽善、也太不切實際,並且會損害棒球的聲譽。」   我認為James的推論在某些地方站不住腳。無論如何,NBA對於走步判決的鬆懈,對於 每一個年代的所有球員應當是一視同仁的,但類固醇使用者不僅對不同時代的球員產生競 爭優勢,甚至也對自己這個時代的球員產生競爭優勢,比方說,那些不用體能增強藥物的 選手。更重要的是,在籃球場上,走步可說是光天化日之下發生的,我們可以從電視轉播 看清楚誰走步、誰沒走步,並據此調整歷史紀錄。那和掩飾藥物使用的棒球選手完全是兩 回事。   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James的基本論點成立:也就是說,Bonds是一套系統化的價值 觀,一個特定文化的產物。傑克遜牧師(Rev, Jesse Jackson)最近在《芝加哥太陽報》的 訪問裡,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我想問的是,要是有四百人呈陽性反應,你要在他們每 一個人的名字前掛上星號嗎?你會在(唾液球投手)Gaylord Perry的紀錄前掛星號嗎? 你要為那些仗著否定他人公平競爭的機會,進而提升成績的人加上星號嗎?」(向Studes 脫帽致敬,為了這個連結。http://tinyurl.com/2pou8d)   我上週把這些評語寄給一個朋友,他回了e-mail給我:「要是1947年之前的球賽由於 膚色界線而做不到『人人公平表現』,1980年代之後的棒球又因為某些人用了類固醇而被 『污染』,這難道意味著我們只擁有40到45年無可非議的競賽?」我回信說,事實上,每 個時代都在某種程度上被污染了,數據總是或多或少遭受扭曲。某一個年代可能不准有色 人種同場競技,另一個時代則被類固醇或安非他命污染,還有的時代是被投手丘高度、揀 選或晉升外籍球員的規定、傷病和復健的原始方法、使用太多的打擊護具、莫名其妙的戰 術和暗號,就像總有人三不五時說,揮大棒或等保送是怯懦的一樣。以上有些是過度退論 ,但我確實認為,要是人們沒想到每一個紀錄其實都帶著某個不可告人的星號,那也未免 太幼稚了。   這些話猛一看就像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胡說八道。難道這表示我們無法相信任何紀錄? 這是否意味著Bonds和Aaron之間的爭論,終究不可能塵埃落定?這和運動最根本的特質, 也是和我們日常生活最大的差異所在,完全背道而馳:運動場上至少有確切的贏家和輸家 。我所能想到最接近Bonds追逐全壘打紀錄過程的案例,是2003到2004年的大學美式足球 賽季,那年由南加大(USC)和路易斯安那州大(LSU)並列全國冠軍。事實上,2000年總統大 選是更接近的類比,我認為布希贏了,你認為贏的是高爾,而我們的看法或許各有對錯。 由此觀之,756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記號,在這裡沒有任何真相,只有不同觀點、意見、論 述的殘片,還有那些連尼采、傅柯等人想到都會做惡夢的反基礎論思想。   可是,可是,不正是這一切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讓棒球變得更有趣了嗎?當然,棒球 的數據都被污染過。可是反過來想,要是所有數據都是真的,都是銘刻在金石之上,恆久 不變而又無可爭議的,那會是多麼無趣的事!和一個哥兒們共飲一杯酒,然後開始爭論要 是Ted Williams沒去當兵打仗會打多少全壘打,要是Jose Cruz沒在Astrodome打過球會怎 樣,或者要是Johnny Beazley出生在Tommy John手術問世以後,這不是更好玩嗎?當然, 我們希望棒球是明確的、也是可靠的,但我們同樣也被球賽難以掌握的那部分所吸引。我 發現這件事更令人振奮。 3)Bonds的全壘打王座對Hank Aaron而言,並沒有你們想的這麼糟。   我確信你們現在應該都看到Bud Selig對Bonds平紀錄的755號全壘打做何反應的那段 影片了。我想,他根本讓自己活像個白癡─被旁人戳了一下才想到要起立,手還插在口袋 裡,表現出來的熱情活像是被迫在週日禮拜從頭坐到尾的八歲小孩。正如Joe Sheehan指 出的,Selig對Bonds的敵意,來自於他對Bonds在排行榜上所取代的那個人─Hank Aaron 的敬愛。(Sheehan沒有為這層關係提供佐證,但這當然是事實。)   Selig不是唯一一個把Bonds和Aaron兩相對比的人。好像為其中一人加油,就是在喝 另一個人倒采一樣,也像1974年的那些人在Aaron或Ruth之間選邊站,可就是無法同時為 兩人喝采。如果今天還是這樣的話,那Aaron當然是贏家。事實上,過去幾週以來有大量 的支持信件寄給了大錘子,最經典的是《運動畫刊》的一期封面,內頁報導則稱他為「人 民的王者」。(附帶一提,Bonds在2000到2003年的四年時間裡,也上過一次封面。我當 然知道在他們1993年一篇命題為「我是Barry Bonds,而你不是」的報導之後,Bonds把他 們打入冷宮的惡名昭彰事件;可是老天,Bonds正在進行大聯盟史上最偉大的打擊追逐戰 ,但他卻只配得到一張封面!?)   不管怎麼說,我的重點是,Aaron最近又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而這份關注要是沒有 他傳說中的復仇者─Bonds先生的話,根本不可能產生。反諷的是,Hank Aaron在他那個 時代也不特別受歡迎,而且我說的不是那些在1974年寄給他死亡恐嚇信的種族主義鄉巴佬 (不談別的,就是這些人讓Aaron的母親把她兒子擊出第715號全壘打之後的慶祝煙火,誤 認為狙擊手的槍彈)。我說的是那些善良、可敬的棒球迷,他們並不特別反對大錘子,但 也不像熱愛Roy Campanella或Willie Mays那樣熱愛他;和這兩人相比,Aaron顯得毫無魅 力、而且孤僻。而且人們實在太容易把Aaron的沉默寡言和另一個邪惡的東西混淆:懶散 ;這當然是那個時代漫不經心的種族刻板印象所帶來的副產品。(Aaron的第一位總教練 Charlie Grimm有一次問起他:「為什麼他不像別人一樣在該睡覺的時候睡覺?」)   但最近幾年對Aaron可說是時來運轉。不像是曾受萬人寵愛,臨老卻形同枯槁的超級 巨星DiMaggio(當我們聽到他孤單寂寞的故事,以及他如何和兒子斷絕父子關係,讓兒子 獨自在北加州的一輛廢車上餐風飲露),也不像直到最近為止,還被看作國族救星的Mark McGwire,Aaron只是隨著時間流逝而越來越被喜愛。(夠諷刺的是,要是Aaron在今天打 大聯盟,大概也會被禁藥傳言所困擾─看看剛上大聯盟時那個修長苗條的他,再看看37歲 那年全壘打創生涯新高的那個黑大漢。)   偉大的體育記者Jim Murray有一次這麼描寫Aaron:「他就像一位英國演員那樣有分 寸。Willie (Mays)攻擊棒球比賽。Aaron則是讓棒球和他合作。」這整場關於Bonds和類 固醇的紛擾,大概又是Hank讓棒球走近他的另一種方式吧。 4)Bonds的紀錄反正會被打破。   我最近在哪兒讀到,DiMaggio的連續56場安打紀錄是如此難以置信,甚至違背統計學 原理,因此你得把整個棒球歷史重播八遍左右,才有可能再發生一次。就像賽揚的511勝 和Nap Lajoie的單季.426打擊率,我們恐怕終其一生也不會看到有人追平這些紀錄。   Barry Bonds的生涯全壘打紀錄就不是這麼回事。Nate Silver最近寫了篇文章,給了 Alex Rodriguez百分之二十八的機率敲出800支全壘打,還有百分之十的九百轟機率。當 然,這仍然意味著A-Rod很有可能追不上紀錄。但他畢竟只是個人。要是讓你在這個領域 追上Bonds的話呢?   忽然間,這個紀錄變得更不確定了。要是你用Bill James心愛的玩具(生涯評估系統 http://tinyurl.com/2qhmfk。不可否認,它比Silver用的PECOTA系統更不複雜一些)算 一算,你會發現,Bonds在生涯結束時預計會敲出787支全壘打。聽起來很合理。以下則是 最接近的競爭者,也就是敲出788支全壘打機率大於零的現役球員:   A-Rod 32.3%   Pujols 21.3   Andruw Jones 14.7   Adam Dunn 8.5   Ryan Howard 1.4   將他們的機率合併計算,你會看到,還是有百分之四十一的機會他們沒人能打788支 ;因此,至少一人能打788支的機率是百分之五十九。   這還只是以上幾個名字而已。只要棒球仍然存在,球員們就會去追逐紀錄。也許以上 這些人的其中之一會打破紀錄。也許是某位新人,例如Justin Upton。或者是Upton的兒 子,甚至孫子。別忘了,Aaron超越Ruth的時候,Bonds也才九歲。   最低限度:除非有人達成王貞治的境界,職棒生涯也來個868支全壘打,不然我還是 認為,全壘打紀錄是很有可能打破的。 5)承認吧。你很高興看到Bonds破紀錄。   為《華盛頓郵報》撰稿的Sally Jenkins最近提議,當Bonds打破紀錄的那一刻來臨, 他應該馬上高掛球棒,退出棒球界,這樣既維持了棒球的名譽,也讓他自己成為有史以來 最偉大的民間英雄。   不管怎麼說。正如我之前說過的,我恨Bonds,但我喜歡恨他;他是我們最完美的大 反派─我們的佛地魔、邪惡博士、宇宙吞噬者Galactus。我想,讓他當最大的壞蛋再合適 不過。   有件事(我也在http://tinyurl.com/2swceehttp://tinyurl.com/3cb5ng碎碎唸過 )一直讓我很不舒服,那就是棒球必須作為道德價值的明燈,球員也應該是「模範生」這 種觀念。說真的,有哪個白癡會把穿著釘鞋打棒球的人看成道德典範的?我喜歡棒球員, 因為他們充滿趣味。棒球場上充滿各種眾生相,有好的(Larry Walker、Jim Eisenreich ),也有壞的(A.J. Pierzynski、Carl Everett):少了他們,我們的生活會更貧乏一 點。事實的真相是,Bonds的全壘打競逐是棒球史上最動人的故事之一,既令人屏息以待 ,同時卻又荒誕不經。   因為我談了太多的類固醇,我還是用我最喜歡的一句話結束這篇文章吧;這句話來自 棒球史上最令人驚嘆、也最荒唐的人物之一,Rickey Henderson。有一次有個記者問他, Ken Caminiti所估計的大聯盟選手百分之五十都在用類固醇到底準不準。他怎麼回答呢? 「這個嘛,Rickey不是其中之一,所以只有百分之四十九。」   所以就讓我們向Barry Bonds脫帽致意,他是那百分四十九裡面最頂尖的─而且說真 的,我們還是誠實點,他也是另外百分之五十一裡最棒的。 (Brian Gunn:住在洛杉磯的劇作家,Redbird Nation棒球網前任站長。) --
Znps:有看有推 08/09 20:43
How0428:超辛苦!推! 08/09 20:45
Pujols5:感謝翻譯 08/09 20:45
hzjbb:推~~感謝翻譯 08/09 20:46
kevinloo:推 翻譯的很棒 08/09 20:46
chaplin6761:感恩推 08/09 20:52
crayon1988:看完推~翻譯辛苦了 08/09 20:54
luckyland:厲害 推 08/09 20:59
yuyu25:推推推推推推推 08/09 20:59
qtgeorge:感謝翻譯<(_ _)> 08/09 21:01
vzxx6jg6:翻譯的實在太好了 ....佩服的五體投地.... 08/09 21:02
syhide:大推阿~ 08/09 21:11
StrangeJ:強 好長啊 走步那看到James我還以為是某王 XD 08/09 21:13
zelmo1214:推推推! 08/09 21:18
niceta:推好文。 08/09 21:33
luvers:充滿政治不正確的論調 不過...中肯 XD 08/09 21:34
brains200011:推 08/09 21:43
PURELOVEGAE:大推 08/09 22:00
PURELOVEGAE:清新 健康 專業 ─ MLB 板 08/09 22:00
CCLu:"Combine their chances"翻做將他們的機率『相加』不太妥當吧 08/09 22:03
Fitzwilliam:那麼,「合併計算」如何?@@ 08/09 22:42
※ 編輯: Fitzwilliam 來自: 61.224.105.230 (08/09 22:44)
m654:一定要推的啦! 08/09 22:56
Sarladin:感謝翻譯 推推推~~ 08/09 22:56
COBRAS518:大推!! 08/09 23:04
COBRAS518:轉錄至看板 SFGiants 08/09 23:05
Nilthoron:感謝翻譯 08/09 23:10
Levi:毫無疑問的必須要推。 08/09 23:11
asahi1109:推~感謝翻譯 08/09 23:15
abc2090614:Bonds = Galatus XDDDDDDDDDDDDDDDD 08/09 23:16
abc2090614:說真的,有哪個白癡會把穿著釘鞋打棒球的人看成道德典 08/09 23:17
abc2090614:範 真是中肯 XDDDDDDDD 08/09 23:17
tvv:test 08/09 23:17
KurtWarner:大推! 08/09 23:21
KurtWarner:之前也看過拿Bonds跟Lennon/McCartney, Gaylord Perry 08/09 23:22
KurtWarner:來做比較 08/09 23:22
carolter:讓他當大壞蛋最合適了,反正要區分出正義與邪惡才會爽~~ 08/09 23:26
tulas:有讀有推~~ 08/09 23:27
nobc22:推! 08/09 23:27
derek2szr:翻的好棒!感恩~文章內容也超好!! 08/09 23:28
finley3065:身為笑臉人的版友!自己的版主怎麼不推勒? 08/09 23:33
toeternia:推薦這篇文章 08/09 23:34
justice79:推到爆!XD 08/09 23:37
madboy:推~ 08/09 23:37
takeac:推 08/09 23:37
caten:push 08/09 23:39
szk:推一下 08/09 23:43
partty:推 08/09 23:44
Fenixbroken:推 08/09 23:48
eric2003002:推~~~ 08/09 23:51
jack8759:有看有推! 08/09 23:53
TsukimiyaAyu:讓他生 08/09 23:55
azuldia:這篇作者的口吻充滿了反諷,不過很中肯 08/10 00:04
sylviehsiang:※※※※※※※※※※※※※※※※※※※※※※※※ 08/10 00:10
nir:感謝翻譯~~!!! 08/10 00:29
Slash:感謝翻譯,這篇文章實在很棒!! 08/10 00:34
oralboralb:精采!!! 08/10 00:53
ZzzBa:讚 08/10 01:04
powerair:感謝翻譯 08/10 01:11
Epsilon:感謝翻譯 08/10 01:26
kaiyen:感謝翻譯 08/10 02:10
FFWillie:大推~看的太過癮了~~原作和翻譯都超棒的! 08/10 02:13
HIPOP4EVER:推阿!!辛苦了 08/10 02:51
scott29:推推推 08/10 03:49
genie2:譯得非常好,推 08/10 04:06
littlebonnie:推~ 08/10 04:27
camouflage:推 08/10 06:51
sunev:推 08/10 07:05
roea68roea68:讚 08/10 09:02
leiwai:推! 08/10 09:51
bluerocker:推 我以為是原po寫的...差點跪下XD 08/10 09:59
goodogod:超精采! 08/10 10:16
adamcha:專業級翻譯 08/10 10:25
HIKONA:讚!! 08/10 10:32
jessi:專業級翻譯!佩服 08/10 11:19
fengels:推~~ 08/10 11:41
albertjet:推! 08/10 11:56
tuifu:借轉 謝謝! 08/10 12:38
Burrell:Bonds看來真的很令人討厭,連講話聲調都被虧 08/10 13:00
Ginola:GJ 08/10 14:32
NewScott:哇屋~ 好棒的翻譯!!! 08/10 18:29
Mikuni:push 08/10 18:56
agentsmith:感謝! 08/10 22:47
foolpchome:push 08/10 23:38
krara:好文 08/11 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