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L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Maybe it should be called “mediacrity”… by John Brattain May 21, 2008 http://tinyurl.com/3p3z9u   好,我們先講清楚─本文與 Barry Bonds無關,與媒體有關。就這樣。   無論是在1947年以前,還是在 Peter Ueberroth時代,任何共謀行為(球團老闆們花 錢達成的協議,成為上一次集體議價協定 (CBA)談判的一部分)要是沒有媒體的狼狽為奸 ,根本無從發生。在 Jackie Robinson挑戰大聯盟之前,媒體的統一口徑是「黑人缺乏在 大聯盟競爭所不可少的能力」。當族群融合在大聯盟展開,媒體的共同原理就成了「你可 以靠著塞內角球剝奪他(黑人球員)的力量」。   這是一整代「他們不可能在大聯盟出人頭地」心態的最後殘渣。   到了1980年代,媒體告訴我們,兩聯盟的每一個球團都「正巧」在同一時間發現了「 會計責任」與「財務限制」。媒體說,這不叫做共謀行為,而是球團終於「學聰明了」, 再說,球員也拿了太多錢─弔詭的是,自從1869年辛辛那提紅長襪隊成軍以來,這一直都 是球團老闆們的共識。   從1998年的BALCO 案到「被污染的球賽」,以至於米契爾報告,媒體直截了當地告訴 我們,棒球界並不存在體能增強藥物的問題;那些站出來爆料的球員不是異想天開,別有 用心,就是誇大不實。我們所見證的這一切破紀錄的表現,都是因為更好的訓練和營養, 更小的球場,以及被球隊擴編所稀釋的投手戰力。除此之外,我們目睹的這一切成就,都 是那些行正道的球員譜寫的偉大篇章。當然,總是有一兩顆爛蘋果(或是發育不良的)會 跟那種東西打交道,但他們都是邊緣人─絕對不是完全用不著這種幫助的超級巨星。   在這些事情上,我們都看到了共謀行為─無論是計劃好的,還是各方面對於同一個問 題所見相同,不管是薪資還是藥物。媒體把那些聞到腐敗氣味的人貶為陰謀理論家。   最重要的是:少了怠惰或沆瀣一氣的第四權,共謀行為就不可能發生。   正如你所知,我要告訴你們為什麼這麼多媒體人鄙視部落客。十五年前,一個專欄作 家/記者還能任意寫出自動成為事實的報導,反正大多數讀者都不知道他在搞什麼鬼。   現在連想都別想。   我要做的就是媒體對部落格空間最感冒的那些事情,我要揭發:(1) 共謀行為如何因 為媒體的怠忽職守而發生;以及(2) 刊登那些一知半解報導的媒體部門必須對此負全責。 以下是一篇來自《索爾茲伯里郵報》的專欄文章(原載於《沙加緬度蜂報》)。我決定厚 道一點,不提作者的名字。文章的標題是「棒球圈說:為 Bonds付出的代價太高了」*, 它正足以說明,為何體育界的共謀行為總是這麼容易操弄....    可儘管Bonds和他的經紀人Jeff Borris,以及大聯盟球員工會都會努力說服    你,這位失業的全壘打王是被大聯盟主席辦公室精心設計的某個殘酷陰謀給    排斥的,他們這樣的牢騷都只應該被當耳邊風。   *原文網址:http://www.salisburypost.com/Sports/0519-bonds   我們看到了這位作家喋喋不休地唸叨著某些活像是主席辦公室聲明稿的句子─百分百 純正的為大聯盟對於這一問題的官方立場背書。也正如我們在其他共謀行為裡看到的,懷 疑這項運動並不以高尚正直之道運作的那些人,都會被直接忽視。    所以讓我們說清楚講明白:沒有人會去簽一個快要44歲的俱樂部毒瘤,他的    膝蓋脆弱而易碎,拒絕和球隊一起做伸展操,只會從滿滿的行程表挪出一點    時間,坐在他那台大電視前的安樂椅上為球隊照片擺姿勢,同時還得面對喧    擾不休的聯邦偽證控訴─而且,沒錯,他這一身麻煩竟然要價一千萬?   該從哪說起呢?正如先前所述*,Bonds 是史上最爛隊友的唯一證據,正是來自專寫 我們正在討論的這種錯誤百出、瑣碎狹隘廢話的這幫人。所以得灑上一大把鹽,把這覆蓋 著整條州際公路的謊言冰層給融掉。   *見http://tinyurl.com/5g2z78   他用球員年過40,健康有問題作為不簽他的理由,卻不先去看看其他球團這麼做的榜 樣?Moises Alou 就快42歲了,但大都會隊卻找他當2008年的先發左外野手。從公元兩千 年到現在,Alou只有三個球季的出賽數多於 Bonds─而最近兩年,Alou打了185場,Bonds 則出賽 256場。我敢打包票,他絕對沒有在季後寫過任何一篇專欄,以年老體衰為理由批 評大都會隊行使Alou的選擇權是多麼愚蠢。   我也想知道他有沒有寫到那些聘請41歲老將守游擊(Omar Vizquel),或是讓45歲老 球皮先發主投(Jamie Moyer) 的球隊是多麼瘋狂?由此觀之,用一個背傷纏身,性格古 怪的44歲老人當先發投手的球團,又該有多麼白癡?   唔,響尾蛇隊就是這麼用Randy Johnson的。   「拒絕和球隊一起做伸展操,只會從滿滿的行程表挪出一點時間,坐在他那台大電視 前的安樂椅上為球隊照片擺姿勢」這整段話,則忽略了:(1) 球團可以把隨隊做操/禁止 電視/禁止安樂椅/和其他隊友一起拍照列在合約條件裡;除非球隊允許,他才能擁有這 些待遇。   其次,Bonds的Barcalounger 躺椅─大概適用於舒緩他登記有案的背傷─早已成為媒 體將他刻板化的最佳武器,一如媒體將部落客刻劃成穿著內褲打字/兼自瀆,窩在媽媽家 地下室的宅男那樣。Barcalounger躺椅成了Bonds 對球隊俱樂部產生負面影響的唯一證據 ,甚至成了Bonds 罪名的同義詞。那麼,對於Ken Griffey, Jr.所擁有的一整排衣櫃,以 及他在待過的兩支球隊都企圖直接干預教練對先發九人的決策權,他的義憤又去了哪兒?   事實是,許多超級明星球員在自己的球隊俱樂部裡都享有特別待遇。Griffey 的「必 備條件」直到他和媒體的關係變差,以及他被交易到辛辛那提之後,才在西雅圖受到爭議 。它們被當地媒體用來把交易描繪成出清廢物,以討好水手隊高層/親他們屁眼。球員的 特權只有在他和媒體關係不佳時才會成為問題,否則多半被媒體直接忽視。如果 Bonds是 好人的話,記者們就會把它說成Bonds 為了保持健康並且規律出賽而盡了最大努力,因此 特地購買一張量身訂做的整形外科躺椅,好讓他在嚴重背傷之下還能持續先發!   (待續) == 先翻前半段。 這篇文章簡直可以當成美國體育媒體現形記來讀。 我想,全文翻譯完成之後,放到媒亂板或許也很合適。    --
iluy:翻譯辛苦了 期待下半段 05/27 03:34
※ 編輯: Fitzwilliam 來自: 118.161.64.121 (05/27 03:44)
searoar:我愛棒子 05/27 04:15
camuskiroro:多謝翻譯了~~真是滿精采的一篇~ 05/27 05:48
geniusgia:蠻有趣的....感謝 05/27 07:03
chien533:push 05/27 08:15
sdiaa:BONDS本來就是因為跟媒體關係不好才被放大成休息室之瘤 05/27 08:29
niceta:未看先推 05/27 08:58
ERWILSON:推!! 05/27 09:09
porcorosso:以前Bonds在海盜隊時就跟媒體關係頗差了 05/27 09:17
kee32:比起來台灣變小兒科了 05/27 09:56
adamcha:精采好文 05/27 10:57
hsuhuche:GJ. 05/27 12:23
gelee:媒亂只對政治立場有興趣吧 05/27 14:40
camouflage:推一下 05/28 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