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L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了一連串的討論, 先針對「潘威倫打大聯盟的可能性」這件事回覆一下個人看法。 以潘威倫在中華職棒的成績, 要取得一張大聯盟球隊的春訓邀請函我想是沒有問題的。 但前提是這支球隊必須要是有先發投手空缺開放競爭, ﹝prospect 還沒養好,競爭 FA 失敗...等原因﹞ 而且他必須在為數不多的出賽機會裡拿出非常 outstanding 的表現, 那就可以順利的搶位子成功。 先回歸到原始, 一個投手就數據上而言對球隊最重要的貢獻是「消耗的局數」。 Josh Backett 去年拿下了 20W-7L, 3.27era, 200.2IP, 194K/40BB, 幾乎打出了 career year 的優異成績, 可是美聯的賽揚獎是給了 C.C. Sabathia。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Sabahia 整季足足多吃了近 41 局的驚人表現。 一個大聯盟球隊一整季有 162 場至少 1458 局需要給 11-12 個投手分擔, 所以講白一點,對 GM 而言一個投手能不能佔一個投手缺, 看的就是你這位投手「消耗局數的能力」。 消耗局數的能力除了球員本身球技之外, 輪值的調整,應付高等級打者手臂耗損情形, 與球員心裡素質都是要考量的。 所以如果要搶投手空缺, 一個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大聯盟跑龍套球員, 可能會比我們國家隊主戰投手更容易搶到位子, 是因為他能直接讓 GM 知道他的能力在哪裡。 不是潘威倫就比較差。 潘威倫要拿出非常非常 outstanding 表現, 才能讓 GM 有這個意願把他的名字填下去的主要原因, 就是因為中華職棒的成績目前還沒有一套客觀的轉換方式, 能轉換到大聯盟對應數據。 如果就「潘威倫有沒有資格面對大聯盟打者」這點而言, 個人認為答案是絕對肯定的。 許多 ptt 網友看慣大聯盟比賽, 胃口被養大... 可能會以為先發個個 150km, 救援上來就是要 100miles。 不得不澄清一下, 一個實戰速球能投到 145km (90m), 擁有不錯的 location 與 movement 的投手, 這絕對不是「隨處可見」的。 但至於「潘威倫能不能 "去" 打大聯盟」, 就不經過 minor league 直接透過春訓「搶到」的可能性, 我認為的確機率是不高的。 以潘威倫目前的年紀應該不太有機會成為 prospect 的對象, 除非他願意去 3A 打 roster filler, 否則直接透過春訓搶位子應該是唯一的路了。 我也一直認為這是台灣球員要挑戰大聯盟的另外一種方式。 只是成功率確實不高。 最後針對楊教練的 blog。 個人認同楊教練的話。 中華職棒雖然因為種種因素造成比賽水準無法與美日韓並論, 但不可置否他是台灣棒球的火車頭。 台灣棒球的發展雖然不如日韓成效卓越, 但比起中華職棒草創早期絕對是不同次元。 沒有了像中華職棒這樣一個可以提供長期出賽的環境, 亦或是如楊教練所言, 一個可以讓年輕球員有打球為業築夢的環境, 台灣棒球可能就是偶爾有曹錦輝、郭泓志, 這種 20 年難得一見的天才球員出國而浮出檯面, 剩下的都因為沒有足夠的球賽空間而結束球員生涯。 今天職業棒球搞成這樣是中華職業經營者觀念老舊、作風保守與球團錢不夠, 的確也是很可惜沒有比如台積電象隊,華碩牛隊... 球團能做很多事但他們沒做,這需要檢討。 比賽失誤連連,打者長打能力低迷,投手火球催不出來。 這些幹歸幹.. 但最我們主要能做的, 還是只有默默的用電視與門票與聲音支持台灣的棒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96.158.83
TsukimiyaAyu:王葛格當初也是立志進中華職棒! 04/14 01:05
jeromeshih:push 04/14 01:06
Datow:推 04/14 01:07
lightring:推 04/14 01:07
searoar:怎麼會跑出吃局數這一大段@@ 04/14 01:08
oicecnir:推..去美國直接拼看看才能有機會爭取到... 04/14 01:08
doraemoncat:推 04/14 01:11
kukki:推 04/14 02:05
seibu:英文錯字記得改 04/14 02:24
iluy: 04/14 04:07
lmn:推一個 04/14 12:54
DesertEagleX:潘威倫根本沒有堪用的breaking ball 04/14 17:59
nir:中肯! 種花職棒加油... 04/14 19:46
tsming:可是我幹球團幹到不想支持XD 對球員是很心疼啦:P 04/14 20:22
convinced:oh, i am very sorry, Josh Beckett 04/14 22:48
passatjay:怎麼會這麼中肯~~~~~ 04/15 00:17
LGMAX:推 04/15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