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L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再者,也不太會有投手在投球時,是為了讓打者"揮與不揮的期望值相等", : 而做出「最適」策略的吧?XD 這邊其實是一般朋友最常產生的誤解。 投手為什麼會想要讓打者"揮與不揮期望值相等"? 他當然不必這樣想。 而是,因為投手所選的機率,造成打者揮與不揮期望值相等。 相同的,打者所選機率造成投手投好壞球期望值相等。 這樣說與"投手讓打者的期望值相等"有什麼不一樣? 投手本身沒有意願要使打者的期望值相等,而是在互相使期望值相等的情況下, 投手與打者都沒有"意願要改變"。 在考慮連續性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假設投手與打者原本的策略是任何一種。 假設投手為好球,打者為打。 則投手會想增加投壞球的機率。 而打者因為投手的改變則會增加不打的機率。 同時投手會因為打者選擇的機率而改變好壞球的機率。 直到某一機率,使投手/打者其中一人好壞球/打擊的期望值相等, 假設為投手。 那我們會想說那打者不就可以任意選擇打與不打的機率了嗎? 要注意到的是打者選擇的機率是會影響投手投好壞球的機率。 所以若是打者選擇的機率是投手投好壞球期望值不相等的狀態, 投手會繼續往期望值高的機率移動, 所以在這樣的過程中,只有在達到投打雙方都沒有意願要移動,才會是均衡。 而在一般狀況下,可以證明這樣的均衡點是至少有一個的。 所以在計算方便上我們直接計算投手使打者期望值相等的機率, 但不是因為投手"想"使打者期望值相等, 而是因為"在均衡下"打者期望值會相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219.8
nolander:殺敵亞好威! 好久不見了XD 03/17 01:05
sam9595:這篇正解 03/17 10:43
enoeht20181:謝謝你幫我解釋那麼清楚 因為我原本不打算講那麼細Orz 03/17 17:59
enoeht20181:我之所以提到最後一段 就是在說 實際上打棒球時 投手 03/17 17:59
enoeht20181:與打者的策略 不太容易維持在均衡 因為太多動態條件 03/17 18:00
enoeht20181:像我在打球時就會去想投手的速球和曲球分別好不好打 03/17 18:02
enoeht20181:然後真正看到球的時候再做一次決策 投手則有另一套 03/17 18:03
enoeht20181:再加上棒球在短期內容易有資訊不對稱 (所以要情蒐?) 03/17 18:04
enoeht20181:blabla一堆 所以我只是單純覺得這模型有點太簡化了XD 03/17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