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L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聯盟的比賽場次在1961年才開始增加為162場(NL是1962年開始),加上後來的 分區以及擴編,總比賽場次大概1200、1400、1900、2100到現在則是2400場,而 增加場次的直接影響就是整體全壘打的數量急速成長,但是單一球隊每場的平均全 壘打數量都在0.8支左右起伏(除了有些年份下降很厲害以外),直到近年開始突破1 。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1962年隊開始到現在2007年,所有球員一樣都是一年 打162場。 唯一對球員本身影響最嚴重的,則是在1933年開始的NL,一直到二戰結束,因為 採用彈性差的球,直接壓低了球員的表現,直到1946年後才漸漸起死回生。另一個 重點則是戰後開始有大量的球員加入,包括有色人種在內,使得整體的實力提升, 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也就代表有更多的打擊好手能冒出頭。 (第二段的詳細歷史背景請見精華區RJJ的大作 :P) 現在來看看500 club的成員,很不巧的,有8位球員在1962年之前(扣掉三位40年 代以前的老骨灰)就開始棒球生涯,而也有5位球員是在1980年後才開始他們的生涯 ,加上今年可能的人選,則會增加到10個(有3個是1990年後),兩者之間最高的場次 差也不過88場(Willie Mays1951年開始,假設現在的球員打的生涯跟Mays等長,差 距就是算到1962年共11年)。88場能讓現在的打者更容易達到500轟?或許吧,但也 只是快了半個球季。 會越來越多的新面孔擠進all-time ranking是很正常的,看看現在的打者每個都 跟牛一樣壯。所以與其把近代全壘打好手越來越多的現象歸功於場次的增加,還不 如說是人才的增加,球棒、球等用具的改良,運動科學的發達、訓練方式的進步, 這會比較合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20.23
YLieder:其實我對投手的300勝比較有興趣 有沒有人要討論一下 06/12 15:13
waitla:300勝很單純 癥結在投手分工越來越細 所以要達成300勝最 06/12 15:17
waitla:大的要點在要能投的夠久 06/12 15:18
albertjet:投手這有點難講 這跟球隊調度有關係 拿勝投不只單純能力 06/12 15:18
albertjet:因素 比勝投對現代投手並不公平 06/12 15:20
albertjet:我是說拿幾十年前的投手跟現代的比 06/12 15:23
klarc:總比賽場次應該是 162*30/2 = 2430 06/12 15:42
salonchen:看到1961就想到 Maris的61支全壘打 因為多增加10場比賽 06/12 15:43
salonchen:讓他超越Ruth 一直不被承認 在他死後才予以承認 不勝唏밠 06/12 15:44
salonchen:噓阿! 06/12 15:45
waitla:總場次4860阿 /2是單一聯盟的吧 @@ 06/12 15:45
waitla:喔 我知道了 /2是總場次沒錯 不過算成績的時候還是4860 因갠 06/12 15:52
waitla:為每場比賽有兩份成績 :D~ 06/12 15:53
※ 編輯: waitla 來自: 218.162.120.23 (06/12 16:24)
jayin07:在Cy Young那個時代,一個投手投400局好像很正常xD 06/12 18:49
burdette:所以在98年時,馬怪破紀錄前曾有人擔心他無法在154場前完꘠ 06/12 19:20
burdette:成破紀錄的壯舉,又會被打上星號,不過還好他破的很早 06/12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