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artialArt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nknuukyo (別猜了 回頭是岸)》之銘言: :   基本上,我相信現今社會練傳統武術的人大多是有大腦能思考的。 : 提出一點感覺跟大家分享。 :   首先,如果你學的東西不能讓你自己確定你在學什麼 怎麼用  : 而老師又不幫忙解答你心中的問號,那可以盡早換個老師 :   : 而若真心想在某個拳術領域得到突破  : 應當先試問自己是否已經對該武術的核心觀念了解清楚 : 若自問尚未清楚 切不可隨便再抓別人的拳種去套用在自己的東西上面 : 這只會以假亂真 讓你滿足於短暫的快樂 卻因此產生長久的疑惑 : 與其要找別種武術來混入自家使用模組裡 沒大腦就連吃飯都不行囉... 不要老想第一步就走什麼核心... 貪爽的結果就是什麼都沒有... 到頭來出哪一手都很虛...   : 真的不如好好找一個能充分解答你疑惑 使用認知能交代清楚的老師 : 若是沒點料就東抄西學 害了自己不打緊 可能也讓你的學生會產生觀念上的模糊 : 可以這樣舉例說 : 太極拳學鶴拳 只會害慘太極拳  鶴拳學太極拳 也同樣容易變成半調子的武術 : 學武者也不需要因為一點別人的批評來喪失信心 : 反正那幾套看久了應該也心知肚明 你別逗了... 一個會講水肢起的人... 把你費盡心思寫的文章塞黃金送他他都不要... 還去抄勒... : 以太極拳為例 : 別家批評者 多是先將練拳方式<窄化>成沒有用老架之類的東西練不出效果 : 然後又說自己接觸的xx技術 遠比這種沒效率的訓練方式有用  : 以達到其個人<矮化>別門武術彰顯自家優秀的目的 : 這種先窄化後矮化的批評手法 雖然手段粗糙 卻常常能獲得效果 當明察 : 另外在批評的言論中 如果出現拉某人的言論批評你支持的論點 卻又不肯講明白的狀況 : 可以先不必動怒 先試問自己感覺上 他是因為你的理論錯了來反駁你  : 還是因為看你這個人不爽 來反駁你 : 如果是後者 就算你解釋的再好 假設今天立場互換 你原本就支持他現在說的東西  : 他一樣是會另外找個xxx的東西去找你麻煩 只是論人不論事罷了  : 對這類文章沒必要花太多精神回應 : 可能的話 就算人不對盤 也該盡量要求自己不以人廢言  看來你連聽都聽不好... 老有這種既定模式在走... 遇到個沒練過卻又剛好天生力勢剋某種手法的人... 那可是會用的很辛苦... 勸你還是不要走這種逗心機的路... 對你的功夫不會有多大的幫助... 這下清楚心性對功夫的影響了嗎... : 以拳架與認知來論 我說白點也不怕得罪人 : ~學老架不見得能練到老功夫~ : 這就是我為什麼自始至終強調認知觀念的重要 : 認知的東西除了幫助自己在理解使用上的進步外 它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功用 認知認知... 除了這你還想講什麼... 誰又堅持要練功夫非得只有老架... 只是跟你練氣該有的表現... 可以評斷的地方很多又何只老架... : 第一是透過技擊上的認知觀念  : 我們能知道自己那些動作不夠正確 進而修正自己的動作 : 而不是看什麼手擺多高 腳踩多遠 完全是以<用>的認知作基礎來修正 : 沒有這些觀念 功法在鍛鍊時 一點差錯可能就完全走樣 : 就會產生~師父一輩子就教這幾招 但怎麼都帶不走的情況 你知道嗎... 看到這感覺就很差了... 為啥我有種講過的東西被抄的感覺... 難怪有的人不喜歡講很後頭的或是內觀的東西... 明明就不是自己的經歷... 然後被人拿去說嘴... 結果就變他的... 要他做又跟你閒扯淡反正看不到的最令人有希望... 光一個黏寫一堆文章去論一點意義都沒有... 有辦法黏的的人看他用就勝過一堆文字... 不過人會死文字不會死... 端看人想留下什麼樣的功夫... : 認知第二個重要性在於傳承 : 假設你已經花十年才學到目前的程度 回想怎麼練成 卻都記得靠苦練得來 : 那你的學生以後跟你學一定也得花上十年以上的功夫才能學到 : 他們心中永遠跟自己老師過去學習時一樣多問號 : 每天就逃避這些問號來自我催眠 玩阿Q訓練法  : 這樣的技術承傳複製是不進步也不科學的 科學只是種態度不是拿來說嘴用的... 不過還好我不打算教人... 網路上打打屁說哪個東西重要要加強就很心滿意足了... 又不是要靠這賺吃... : 以自身經驗來看 : 過去的中國武術訓練方法很特殊 說白點就是很怕學生學走東西 : 教拳常從最難的拳架開始入手 然後熟一點才教你手法 樁法 最後才教步法 : 但在一個正確有效的培育方式來看 : 應當先從基本樁及手法進門 而後提身法 步法 之後才能講勢架 : 勢架都能清楚才能講招式 招式觀念無一絲疑問才能玩拳架 從沒聽你提過這些東西... 倒是現在出現了... 不過還好... 專有名詞誰都會講... 裡頭練成的經驗卻差很多... 還有那個勢最好不要亂用... 那是門學問... 不是用講的就懂得抓勢面... : 所以現在一些公園老太太 其實是從最難的地方練 : 這於養生練氣多少能有效果 要說它能達成技擊目的就真的很勉強了 : 以我過去回頭是岸的經驗來談 : 剛開始知道內家技術真正的使用方式 只有說驚為天人 : 自此我有一年不敢摸拳架 怕把錯的習慣又練到身上 只敢從基本功開始練習 : 而現在雖然觀念較過去圓全 也不再那麼容易被外行人唬爛 : 拳架對我主要的用處仍然是活絡筋骨跟無聊改拳用的(把錯的使用方式改成對的) 會不會被唬看程度啦... 光一個馬現在覺得是對的... 日後程度一提升那又錯的多囉... 只是沒練到某一個檻站... 東西在身上是留不下來的... 練拳只有反覆修正練習的過程... 哪有什麼絕對正確的... 李洛能的形套在我身上也不會適用... 所以拳經也只留共通的部分做大方向... 那清楚為啥張三豐的拳歌有其存在的價值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