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dnCN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1946年考試公告   1946年六月二十五日,臺灣新生報於頭版頭條的位置,刊載了一篇政府公告: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考選升學內地專科以上學校公費生公告 一、名額:一百名各科名額分配如下: 1、文科:三十名 2、法科及商科:三十五名 3、理科:七名 4、工科:十名 5、農科:八名 6、醫科:十名 二、資格:  1、凡係臺灣舊制或日本中學畢業後在較高級學校讀滿一年(五年制中學畢業) 或兩年(四年制中學畢業)確有證件者 2、有上項同等學力者 三、報名: 1、地點:臺北市龍口街教育處第一科(舊教育會館內) 2、時間:自卅五年六月二十日起至七月五日止 3、手續:先繳驗學歷證件及二寸半身像片伍張並填寫各項報名表格然後換取准 考證 四、考試: 1、地點:考試前三天在報名地點公布 2、時間:自卅五年七月九日起至七月十二日止共四天 3、科目: 文法商科:國語文 公民 歷史 地理 英文 算學 博物 口試 體格檢查 理工科: 國語文 公民 史地 外國文(英文或德文) 數學 物理 化學 口試 體格檢查 醫農科: 國語文 公民 史地 外國文(英文或德文) 數學 生物 理化 口試 體格檢查 4、揭曉:錄取各生除個別通知外並在臺北新生報揭曉 五、待遇: 1、錄取各生須經臺灣省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施以三個月訓練然後保送或介紹 升學內地專科以上學校 2、訓練期間膳宿書籍由臺灣省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供給 3、每人由本處一次發給冬夏制服各一套 4、赴校旅費由本處統籌辦理 5、民國卅五年每人每月由本處發給公費貳千元(由學校轉發) 六、義務: 1、錄取各生須填寫志願書及保證書 2、受訓期間退訓或受訓後不願赴校或已入內地各專科以上學校後無故中途退學 或被開除學籍須由家長或保證人負責償還該生所領一切費用 3、各生畢業後本公署視省內需要調回本省服務其年限與該生在內地就學之年限 等 中華民國卅五年六月二十日 處長 范壽康 1946年公費生考選公告 http://i.imgur.com/NNxiZ.jpg
大陸政府歷史上第一次對台灣讓利   其中要注意的是報考資格: 凡係臺灣舊制或日本中學畢業後在較高級學校讀滿一年(五年制中學畢業)或兩 年(四年制中學畢業)確有證件者   此次考取公費生的陳弘說,要符合資格其實不太容易。日治時期台灣人被視 為二等公民,日人在台子女則享有較多的教育資源。據陳弘回憶,十幾個台灣人 才有一個能上中學,錄取率不到一成;而日本人每三個就有一個能上中學,台灣 人能獲得的機會遠不如日本人。   因此,符合報考資格的台灣人,多半是資質比較優秀,比較會唸書的學生。 台灣政府打算重點培養這一群青年,讓他們考取公費考試後,直接免試保送內地 各大學。據另一位公費生江濃回憶,他們上榜後,分發到哪所大學完全按照個人 意願,想去北大就去北大,想去廈大就去廈大,完全沒有任何名額限制或條件篩 選,無須再與其他省份的考生再來競逐一次。   換句話說,這完全是中央政府和台灣政府為台灣學生開的一扇方便之門,算 是兩岸教育史上大陸第一次對台灣進行所謂的「讓利」,也可以說它是兩岸教育 的ECFA。 公費生的任務之一在交流兩岸文化   對於這樣的政策,台灣學生要盡的義務就是公告最後一條規定的: 各生畢業後本公署視省內需要調回本省服務其年限與該生在內地就學之年限等   也就是拿了多少公費唸了多少年書,將來就要回台灣服務同等年限,否則就 必須償還求學期間所領一切費用。   公費生陳天章說,他是屬於家境不好,卻又非常想繼續唸書,才去報考公費 生。返台服務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什麼限制或嚴苛的條件,反而是他們畢業後的 就業保證。他說抗戰末期到光復初期的經濟情況不是很好,畢竟打仗嘛,經濟不 受影響是不可能的。而且能在政府單位服務,為建設新台灣奉獻一己之力,對他 們來說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對中央政府和台灣政府來說,這也是一種向台籍知識份子傳播祖國意識與祖 國文化的方法。兩岸隔絕五十年,缺乏正式交流,社會各階層都互相不瞭解。政 府用良好的條件吸引台灣青年到祖國求學,學成後返國服務宣揚祖國精神,也是 一種兩岸交流的形式。 日本政府不讓台灣人受高等教育   這邊就出現了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公費生政策產生的外部環境,二是公費生 們的內部思想。把前者搞明白,我們就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公費生政策何以在當時 如此重要;把後者搞明白,我們就能瞭解為何在國共內戰一觸即發的局勢下,這 群台灣人還要離開故鄉遠赴祖國求學。   首先是公費生政策外部環境的問題。   日治時期,日本人設立了許多專門學校,例如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台北經濟 專門學校、台中農林專門學校、台南工業專門學校等。另外還設立了台灣總督府 台北高等學校、台北帝國大學。   除了台北帝國大學,其他學校都是介於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的學校,教 學內容主要是農林醫工的技術養成,並非文史法政的知識陶育。日本人知道不能 培養出具有進步思想的台籍知識份子,否則會為殖民統治帶來困擾。因此這些學 校盡量把台灣人拒於門外。 當時,台灣人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微乎其微,除非跑到內地求學(日治時期台 灣人稱日本本島為內地)或是海外其他地方(也有人到大陸唸書)。因此,台籍 知識份子的數量不會太多。台灣人求知若渴但管道有限,專業知識和科學技術都 掌握在日本人手上。 戰後百廢待舉的台灣教育   抗日勝利,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這個狀況也沒改善,主要原因在於本省 人才不足。日本人撤離,各學校立即出現真空狀態。以我的母校為例,台北帝國 大學改制為台灣大學,師資嚴重缺乏,必須留任日籍教師,並透過外交管道聘請 數名旅居日本的台籍教授返台任教,才於1946年年底勉強復課,而且大二以上的 文史課程完全開不了。此時已是台灣回歸祖國一年餘。從這點就可以知道,這所 現今台灣最好的大學,在六十多年前是有多麼困窘。   對於想要繼續求學的台灣青年,這個情況令他們感到非常苦惱。台大開不了 課。又,1946年南京政府於全國各省舉辦公自費留學考試,每個省份都錄取了若 干名小留學生赴西方先進國家深造,偏偏就獨漏了台灣。據省行政長官公署所言 ,該年度留學考試因作業不及無法舉行,顯然造成台籍學生的困擾。   在這些背景因素之下,公費生政策一躍而成為1946年台灣最重要的高等教育 政策。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今天台灣的大學全部關門,台灣人又不被准許到西 方國家留學,那想要唸大學和研究所的台灣學生,當然會一窩蜂往大陸各大學湧 入,恐怕連新疆大學都能看到滿滿的台灣人去報考。   於是我們可以知道,戰後百廢待舉,日治時期並不發達的高等教育,需要國 民政府完善。公費生政策不但具有交流兩岸、傳播祖國意識和文化的功能,更是 1946年台灣學生升學的唯一管道。自然而然此政策一出,肯定能吸引到最優秀的 台灣學子報考。一時俊材雲集,符合報名的資格的優秀青年,全部都往這裡鑽了。 因受到日本人壓迫而思念祖國   外部環境因素如此,那這批公費生的內部心理又是怎麼想的呢?   除了公費的誘因外,另外還有兩個原因,是吸引他們報考的理由。   第一是名校的魅力,這點和台灣大學遲遲無法復課互為拉力與推力。抗戰勝 利後,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紛紛從後方遷回原校址復校。這些學校的 名氣比台灣大學高,師資又比較好,知名校友也比較多,魯迅、胡適等當時的重 要學者都和這些學校脫不了關係。就算兩岸隔絕五十年,對讀書人而言,能夠進 入這些學校就讀,感受名校風氣和名士風韻,還是很令人嚮往的。   第二是對祖國的思慕,驅使著這群年輕人非得踏上祖國的土地,用心去瞭解 祖國的文化,然後返回台灣宣揚祖國的美好。因此,能夠有機會去大陸求學,令 他們感到非常興奮。   日治時期殖民統治的壓迫,台灣人處處受到日本人不公平的對待。即使日本 人把台灣建設成現代化的社會,但台灣人還是懷念著祖國,期待有一天回歸祖國 懷抱,享受同樣的公民權利,而不是被視為二等公民。經濟上的繁榮,並不能帶 給台灣人歸屬感和認同感。台灣人要的,是有尊嚴的公民社會。我相信抗日期間 許多被日本人佔領的區域,其中的大陸人也是同樣的想法。 祖國母親請你看我一眼   有個在抗戰勝利後轟動全台灣的故事,正好可以說明台灣人在日治時期想念 祖國的心情。   藍博洲去年出版了一本書《尋找祖國三千里》。故事主角叫做吳調和,他抗 戰期間到日本唸書,書沒唸完決定偷渡回祖國抗日。隨後改名吳思漢,從韓國、 東北、河北、河南、陝西、四川一路闖關,終於到了重慶政府,表露自己的台籍 身份,並要求加入軍隊抗日。   吳思漢在渡過中韓邊境鴨綠江的時候,親睹祖國的河山,聞到祖國土地傳來 的熟悉氣味,感動地說了句:「祖國啊,請你看我一眼,你的台灣兒子回來了! 」抗戰勝利後,吳思漢回到台灣,將這趟旅程的所見所聞,以日文發表於臺灣新 生報上,頓時激起全台大轟動,他也因此被封為台灣戰後四大才子。 尋找祖國三千里博客來書籍館網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0507 公費生的信念:思慕祖國,熱愛台灣   就是這樣濃厚思念祖國的情懷,瀰漫在台灣青年之間。公費考試一出,對祖 國懷有強烈感情的年輕人,紛紛選擇報考,   所以說公費生們去大陸唸書的動機,不單單只有公費、名校魅力和個人前途 考量那麼簡單。「思慕祖國,熱愛台灣」可以作為他們的心境寫照。在他們的理 想裡,希望把祖國文化傳播到台灣這塊土地上,促進台灣在回歸祖國後,在國民 政府的領導下順利發展,成為新中國的一個模範省份。   當然,這之後發生了什麼天搖地動的事情,是我們都知道的。吳思漢被國民 政府以通匪之名抓起來槍斃。公費生們因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在命運和認同上都 產生鉅變,沒有一個人能夠走上1946年預定的道路。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此刻我 們只要知道公費生政策的產生背景和公費生遠行的理由,也就夠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41.32
jimmy7958:什麼大陸政府對台灣政府讓利,46年只有一個中央政府吧.. 10/26 12:40
dasfriedrich:比之ECFA有點不倫不類,換為當時中央政府對部分地區 10/26 13:31
dasfriedrich:的特別處置作為較為恰當。文章中其他地方都很好! 10/26 13:32
以之為比喻只是要說明這是南京政府為台灣學生開的一扇方便之門, 無任何政治影射。 ※ 編輯: blurry 來自: 111.251.141.32 (10/26 21:59)
isky4473:為什麼考的外國語文是英文或德文啊...??? 10/28 00:43
blurry: 這是個好問題,只可惜業務承辦人已經不在了... 10/28 17:54
bcs:日本醫科曾以德語為通用語? 07/11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