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dnCN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六、臨別告同胞書   在公費生出發到大陸的同時,他們以全體公費生的名義,在臺灣新生報發表 了一篇文章。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獻,被公費生稱作《告臺灣同胞書》。它和 兩岸關係史上五篇《告臺灣同胞書》同名,可是從來沒有人知道這篇文告。 教育處台籍官員副處長宋斐如   十一月十九日,台灣新生報刊載了公費生的新聞: 內地留學公費學生九十二名日內出發,昨舉行同學會成立大會 【本報訊】昨(十八)日下午二時,臺灣省昇學內地大學公費生同學會,假座省 訓團開成立大會,除該會會員九十二人悉數參加外,並到該會顧問宋斐如,黃朝 琴,韓逋仙,游彌堅,褚應瑞諸氏。大會即席通過會章,並選江濃為該會常務幹 事,孫榮華,陳威博等十人為幹事云。 【又悉】本省昇學內地大學之公費生九十二人,其所屬大學計八所,計中央,北 京,浙江,武漢,暨南,復旦,廈門,同濟諸大學及上海醫學院,是故是項同學 現因地而分為三批:計(一)北平隊(二)上海隊(三)廈門隊,將於本月二十 日左右陸續搭輪出發,赴各地各該大學報到。   同學會顧問宋斐如時任教育處副處長,是省行政長官公署中極少數的台籍高 層官員。他曾留學北京大學,抗戰時就在重慶政府任台灣省黨部幹訓班班長。有 此背景的他,乃戰後台灣不可多得的本省籍知識份子。惜在二二八事件被國民黨 殺害。他的妻子於1951年在白色恐怖中被國民黨逮捕槍決。   宋斐如1945年在台灣創辦人民導報,刊登不少談及國共敏感問題的文章,導 致後來的殺身之禍。若他未遇害,知悉公費生政策加以他又具有揭露真相的記者 精神,也許有可能在1949年之後經由香港等第三地,透過他在大陸的人脈,探尋 、挖掘公費生在大陸的事蹟,發表於海外媒體。那麼今天我們將可以知道更多空 白的歷史,不至於讓國民政府一手遮天隱瞞一切事實。   另外,兩篇報導的升學都寫作昇學,可能是當年台灣書報混用升學和昇學的 正常現象。 兩岸關係史上真正的第一篇告台灣同胞書   在上述兩篇報導後,就是公費生臨別告台灣同胞書,全文如下: 【又訊】臺灣省升學內地大學公費生因日內即將離臺,□□昨日發表告別本省同 胞書,茲錄其原文於次: 《臨別告同胞書》 我們是第一批升學內地大學的公費生。在三個月前蒙教育處錄取並在本省訓練團 受訓三個月,現在我們要分成上海,北平,廈門三隊到內地各大學升學去。我們 覺得我們所負的責任非常的大,在目前,我們要去接收祖國悠久的文化,同時要 給外省的同胞明白我們臺灣同胞雖然受了日本人五十年的統治壓迫,但我們的民 族精神還是堅強的。在將來我們將再回到我們的家園──臺灣,共同努力,建設 一個美麗島。自我們及格升學內地大學公費生以來,常常聽到一股人士的意見, 他們說「臺灣是全國最發達的省份,無論文化方面或者科學方面都不亞於全國任 何省份,所以如果要離鄉背井遠涉重洋到內地,不如就在臺灣學習」,不錯,臺 灣過去雖然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下不斷地呻吟着,但是日本因要施行他的榨 取政策當然也要設備許多的文化,科學設施,致使本省比較內地有進步些,這種 也不能諱言的,可是以這個理由就斷定升學內地的好壞是錯誤的。 回想臺灣光復以來,省民當初的熱烈的情緒和期待,經過不久時期,就有一部分 人民變成冷淡,這成為建設新臺灣的障碍,其所由來的原因也許很多,可是我們 知道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本省離別祖國達五十年之久,其間本省只受日本愚民 教育,和我國的文化幾乎沒有溝通,因而很少認識我國文化的好處。雖有認識, 那不過是屬於古代的遺品,對於近代由本身的進步和外國的影響而生長起來的新 文化,卻很少有認識,因此本省民往往以為我國文化都是古老的,都是不合世務 的,這是一個大錯誤了。我國近代史上所看見的進步,我們要認清楚。百年來我 國漸漸進入接受世界文化的時代,尤其是五四運動以來演變到今日,有很多的發 展。所以我們要認識祖國,打開本省和內地的隔閡,當然要親到內地看我國文化 的體制,研究我國的思想,主義,然後才能談到新中國的新臺灣建設。我們既然 知道臺灣建設要由認識祖國起,同時更知道對祖國正確的認識。要親到內地看我 國的情形,吸收我國的新文化,所以我們敢大膽地說,此次公費生的意義實在很 大。 我們負着這個重大的使命快離開我們所愛的臺灣向內地去求學,為了養成更大的 力量來建設新臺灣,暫別我們全身愛着的故鄉,當此臨別的時候,禁不住有些說 不出來的感想,有濃厚的惜別心。尚且想到在這一個正急需建設的時候,離開本 省似乎太無責任,但是我們是為求更大的建設力量而求學去的,我們有熱誠,更 大的任務等着我們! 別了,我們所愛的同胞,當我們畢業的時候我們一定帶回更大的力量,來加入你 們鬪士的當中,為了新臺灣,為了新中國而奮鬪吧!最後以最大的誠意深謝陳長 官賜給我們這個機會能夠到內地去升學。 告台灣同胞書01 http://i.imgur.com/rfiYj.jpg
告台灣同胞書02 http://i.imgur.com/NWKGj.jpg
  整篇文章反覆強調公費生的任務就是去內地學習祖國文化,畢業後用所學的 知識和文化建設新台灣,這就是公費生政策的核心精神與歷史地位,也是這群公 費生之所以是戰後兩岸最重要的年輕知識份子的原因。   文章第一段提到: 「臺灣是全國最發達的省份,無論文化方面或者科學方面都不亞於全國任何省份 ,所以如果要離鄉背井遠涉重洋到內地,不如就在臺灣學習……」   關於此點,留在台灣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論硬體建設,台灣的確是當時 全國最發達的省份。可是論教育水準,前面已經論述過了,日治時期到內戰時的 台灣高等教育一點也不發達。問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證明此點:從割予日本到國 民政府遷台,台灣在文史法政領域可否出過名滿天下,學問如陳寅恪、胡適那樣 淵博的大師?在理工農醫領域,台灣又是否出過什麼了不起的專家?   所以說留在台灣學習,日本教師紛紛撤離台灣,本省教師不足,不論在學術 上或實務上恐怕發展都很有限。 光復後台灣人對國民政府的認同   文章第二段一開頭提到: 「回想臺灣光復以來,省民當初的熱烈的情緒和期待,經過不久時期,就有一部 分人民變成冷淡,這成為建設新臺灣的障碍……」   台灣光復後,台灣人歡欣鼓舞,興奮地迎向祖國的懷抱。怎料國民黨政府一 來,讓台灣人對祖國的美好完全破滅。國民黨在台灣的苛政,比起日本人有過之 而無不及。當時,台灣民間流傳一句俗語「狗去豬來」,它的意思是:日本人是 狗,但狗起碼還會看門,又忠心;國民黨和外省人是豬,豬只會吃。趕走了狗卻 來了豬,而中國豬比日本狗更糟。   大陸人看到這句台灣民間俗諺罵他們是中國豬,肯定會非常生氣,但六十多 年前在台灣就是這樣,我只是轉述事實。   不只在台灣,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接收日本佔領區,實際上卻是「劫收」, 致使在國統區廣泛流傳一句俗諺「想中央,盼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據說連 三歲小孩都朗朗上口。兩岸人民對於國民政府的腐敗統治有同樣的反應,所以不 能怪台灣人罵國民黨是中國豬,應該要怪罪魁禍首國民黨本身才是。   於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國民政府一下就失去台灣人的民心。本來討厭日本狗 的台灣人,竟然開始主動說日本語、唱日本歌,懷念日本人的統治。省行政長官 公署的官員不得其解,不知道是因為自身問題造成台灣人開始想念日本政府,反 而批評台灣人被日本的愚民教育奴化。時至今日,都還有大陸人以同樣的論調批 評台灣人,顯然是對歷史認清不清所以言之。   公費生們關心台灣前途,關心國家大事,對此現象不免感到憂心忡忡。此時 公費生尚心向國民政府,認為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台灣人不認識祖國文化,沒看 見祖國在清末民初的進步,不瞭解祖國文化的好處,以為祖國是落後的,是陳舊 的,才會抗拒國民政府的統治。所以他們才說: 「我們既然知道臺灣建設要由認識祖國起,同時更知道對祖國正確的認識。要親 到內地看我國的情形,吸收我國的新文化,所以我們敢大膽地說,此次公費生的 意義實在很大。」   這就是這群台灣青年的堅定信念,公費生們確實是參與締造兩岸文化交流歷 史的重要台灣知識份子。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論戰後台灣被國民政府搞成了什麼 樣子,他們都是一群劃時代的台灣人。在這篇《臨別告同胞書》中,完全表現出 他們對兩岸交流的熱切期望,與對祖國、對台灣人民真誠的情感。 兩岸關係為何會演變成今日的情況   最後兩段公費生們說: 「我們負着這個重大的使命快離開我們所愛的臺灣向內地去求學,為了養成更大 的力量來建設新臺灣,暫別我們全身愛着的故鄉……我們是為求更大的建設力量 而求學去的,我們有熱誠,更大的任務等着我們! 別了,我們所愛的同胞,當我們畢業的時候我們一定帶回更大的力量,來加入你 們鬪士的當中,為了新臺灣,為了新中國而奮鬪吧!」   在他們的大聲疾呼中,迴盪著身為讀書人的浪漫、天真、與美好理想。不管 在這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此時此刻,他們真的可以聽到傳承數百年的黃金鐘在 祖國的土地上敲響。這樣真情流露的告白,和後世那五篇充滿政治語言的《告台 灣同胞書》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只可惜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得知,當時台灣人在 報紙上看到這篇文章時,是有什麼樣的心情。   事實上,公費生在《臨別告同胞書》所樹立的精神,到今日的兩岸關係還適 用。兩岸在1949年之後又隔絕了五六十年,內戰四年間兩岸基本上無甚交流,算 起來兩岸在改革開放前已經隔絕了一百年。近五十年,台灣人經歷了不下日本政 府的國民黨威權統治,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度過三十餘年。台灣人的思想較諸日 治時期又有所轉變,直到今天還不能說有個定型。   大陸人則是經歷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反右、三面紅旗、反修、文革等政 治運動。這些運動比起清末民初的動亂,更是一個天翻地覆的大變化,變到連逃 到台灣的國民黨都不認識自己的祖國了。在此情形下,相較於1946年的公費生政 策,兩岸其實更需要有組織的交流,來彼此瞭解,建立互信。不論未來兩岸要走 向怎樣的終局,這都是一個必經過程。   回頭看這段歷史,我們才能明白公費生在兩岸關係史的重要地位,瞭解公費 生在兩岸分崩離析之際樹立的偉大精神。然後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接下來的五 篇《告台灣同胞書》無法後出轉經,為兩岸關係樹立一個新的里程碑呢?為什麼 兩岸關係會演變成這今天這個想統不願統,要獨不讓獨的局面呢?到底兩岸的領 導人,有沒有抓到兩岸關係中的核心問題呢?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從來沒有學到任何教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41.32
tchavelier:何兆武教授1946曾任教建中,見台灣非常之日本化,"國民黨 10/29 00:11
tchavelier:的政治沒有搞好,所以臺灣人對大陸在感情上並不認同" 10/29 00:12
tchavelier:他的1946台北經驗似不愉快,回憶當時住在台灣如在外國.. 10/29 00:15
willhunting:外省人被說是豬是無可厚非嗎?你對那句俗諺解釋過多了 11/29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