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貼]開發西北和中國航空工業的曲折(1) 宋 宜 昌   陝西,東有潼關,西有散關,北有長城高原,南有秦嶺險阻險阻,形成一個 天然的堅固城堡,進可圖中原以制天下,退可據險以御四面雄兵。故周、秦、漢 、隋、唐定都西安達千年之久,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留下了厚重而輝煌的歷史。 元、明、清三朝,陝西依然是建都北方,以北京輔控西北、綰轂西南的政治軍事 軸心,其中國版圖上所據的中心位置十分重要。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後,長期依 托浙贛財團和英美系帝國主義勢力,軍事上封屏陝北革命根據地,因此造成陝西 工業落後,發展非常緩慢,1952年,全省工業總產值佔全國1.3%,與陝西的重要 地理位置不相符合。   從一五到1965年國家在陝西大量投資,尤其側重機械、電氣、儀表、棉紡幾 種部類,使陝西工業有很大發展。寶成鐵路建成,西北西南連成一體,對經濟促 進很大。沿西安興平、寶雞的秦川走廊,布建了國家156個重點項目中的21個國 防工業和電子工業項目,與之配套的17個大中型項目和民主德國援建的一個項目 也相繼建成。尤為重要的是:在陝西良好的文化基礎上,從沿海遷建、組建合並、 分設和擴建了大批高等工科院校,其中包括:西安交大、西北工業大學、西北電訊 工程學院、西安冶金建築學院、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公路學院、西安外國語學院 、西安音樂學院、西安美術學院、陝西中醫學院、西北農學院、西北大學、西安 礦業學院等21所高等院校,形成以西安為中心的大專院校網群。學科比較齊全, 專業比較配套。在校大學生3.3萬人,相當與1949年的15倍。陝西省的中等專業和 中等師範教育、普通中學也迅速發展,中專一度曾達180余所,中師60余所,普通 中學1400 余所(1965年)。這些大中學校,顯示出陝西的文化教育資源有極大的潛 力。它們未能得以充分利用,反而在文革中遭到空前劇烈的破壞,實在令人痛心。   到三五計劃實施之前,陝西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工業基礎。經過擴建和技術改造 ,60年代初建成的陝西開關整流器廠、西安絕緣材料廠、西安電力電容器廠、西安 高壓電瓷廠(156項中的4項)組成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生產出全國最關鍵最急需 的高壓電力輸送成套設備材料。銅川、韓城、澄合、蒲白礦務局已經能滿足日益發 展的工業對能源的需求。9個大中型紡織企業全部采用當時的先進設備,形成從紡 織到印染的完整生產體系。其生產能力、產品產量在全國紡織工業中已經舉足輕重 。電網電力充足,為1949年的30倍,煤炭富裕,是1949年的7倍。建材業發達。在 國防工業中,尤其以航空工業、電子工業、兵器工業,規模大、設備精、技術先進 ,許多是同行業中的獨門產品。   陝西三線建設,投資重點在鐵路、能源、國防科技和民用機械。1966年1月, 中共中央批準成立西北局“ 三線建設委員會”,由劉瀾濤、王林、安志文、宋平 負責,機構設在西安。同年4月,陝西也成立“ 三線建設委員會”,與四川情況不 同,陝西三線建設開始較晚,沒有四川那三年“ 黃 金 時 光”,剛鋪攤子,就遇 到文革,一下就被沖亂了。很難理解毛澤東既然鋪開那麼大那麼艱巨的建設攤子, 其工程即使處于和平環境,干部群眾奮力拼命,完成也相當困難,卻又發動文革, 從上到下清洗領導班子,造成群眾大轟大嗡,無視法制秩序,接著爭權不休,大打 派仗武斗,又如何能去執行他深謀遠慮的三線建設戰略布局署。他既然不信任干部 ,為何又委他們以重任;他既然準備早打大打戰爭,卻又臨戰內亂,自擾陣腳,他 難道又不想打仗了嗎?又不想在西部中國建設國防工業的銅牆鐵壁了嗎?果真發生 戰爭,像彭德懷等領導過朝鮮戰爭那些現代化戰役的老將老帥,其能力和作用難道 是四野林彪、黃用勝等人(他們其實並未親身經歷朝鮮戰爭)所能夠取代的嗎?想打 惡仗,(當時美國、甦聯均為假想敵,再加上台灣蔣幫和印度)卻又自折久經考驗, 戰功卓著的名將,一生用兵如神的毛澤東真以為自己一人就勝似雄兵百萬,猛將千 員嗎?從他所指揮過的戰役看,顯然不出不是如此;如果中國真處于戰爭狀態,那 些少不更事,沒有任何經驗,私心極重(通過派仗足以看出)的造反派和江青、張春 橋、姚文元之流,就能替代幾十年革命實踐考驗中的干練有效毫無利己動機的劉少 奇、鄧小平、周恩來為代表的幾十萬干部群眾嗎?……許多這樣的問題,使人們困 惑:毛澤東是否真要戰爭,真準備打仗?戰備也好,三線建設也好,會不會是他從 劉少奇、陳雲手中奪取他們經過三年調整,已經駕輕就熟的中國經濟領導權利和領 導能力?總之,文化革命在經濟上破壞的,正是毛澤東精心謀劃,下定決心干成的 那些規模宏大的藍圖。這些計劃如此之大,不但中外歷史上從未有過,(除了甦聯 衛國戰爭時期的工業東遷),就是國民黨政府抗戰時期的內遷,與之相比,形同兒 戲。   從1966到1969年,陝西全境在文革中動蕩,風急雨驟,無人不受其累。1967 年工農業總產值比1966年下降12.7%,其中工業下降18.4%,重工業下降達21.8%。 1968年,工農業總產值在很低的基礎上又下降了28.3%,其中農業下降11.5%,工業 下降 38.6%,重工業下降竟達52.8%。從而使1968年的工農業總產值大大低于50年 代末期水平。農業有些產品產量,甚至低于50年代的水平。僅僅兩年時間,生產倒 退了十年,就是發生一場戰爭,就是真正有某個敵國長趨入侵關陝,連日軍侵華部 隊在整個八年戰爭期間也未曾做到過,所造成的破壞,也決不至于如此。   與川、黔、滇一樣,陝西省三線建設值得大書特書的是鐵路建設。共累計完成 鐵路建設投資33.1億元,正線鋪軌里程1009公里,交付營運里程887公里,建成電氣 化鐵路510公里。先後開工建成的線路是:陽(平關)安(康)線、西(安)韓(城)線、梅( 家坪)七(里鎮)線和跨省的襄渝鐵路干線陝西段。   陽關線飛越嘉陵江、漢江等27條講話江河,穿過高聳的秦嶺巴山綿延不絕的山 峰。全線溝豁縱橫,地形復雜,工程浩大,環境艱苦,任務艱巨,隧道橋梁長度佔 鐵路總長的26%。襄渝鐵路陝西段,是整條襄渝鐵路工程最艱巨的地段:從白河站到 大巴山站262公里,隧道180座,橋梁203座,橋隧佔總長80%。山坡險陡,連支帳蓬 的平地都沒有。先要放炮炸出巴掌大的平地才能支帳蓬安家。漢江兩岸大多地段為 易碎岩石,鐵路沿線又多不同公路。大大增加了施工的艱巨性。根據成昆鐵路經驗 ,鐵道部工程系統、鐵道兵部隊、百萬陝南民工和大批年輕的中學畢業生,在陝南 的山溝江河畔頂風沐雨,日夜施工,僅用3年,就于1972年10月鋪通陽安線。由于山 陡運量大,1973年9月鐵路電氣化工程上馬,1978年全線電氣化。陽安線對于加強關 中和陝南的交通,開發陝南經濟和三線建設,保障湖北、陝西、四川的聯系,意義 十分重大。   陝西的三線從一開始就被沖亂了。到1969~1970年陸續恢復時,結合四川經驗教 訓略為調整了部署。為了保障已建成的龐大機加工、輕紡工業體系以及新建工程, 西北電力設計院、西北電力建設局、陝西省建設公司分別設計、施工和建成了秦嶺 、韓城、渭河、略陽、石泉等中型火電站,使用了當時先進的2 x 12.5萬千瓦雙水 內冷汽輪發電機組和400噸/小時懸吊式中間再熱直流鍋爐。甘肅劉家峽大型水電站 建成後,使用當時全國最高的33萬伏超高壓遠程輸電線路(劉家峽—天水—關中輸 電線),于1972 年將,電力輸入陝西電網。陝西的煤炭儲量在2000億噸(1992年)以上 。佔全國第二位。由于文革動亂,1968年產量一度跌到1958年以下。1970年采開始 恢復建設,又受到批林批孔影響,直到1980年才陸續達到礦井設計能力,全省原煤 產量1792萬噸,開始由煤炭輸入省變為輸出省。後來鄉鎮中小煤礦蓬勃發展,到80 年代末期,竟佔有煤炭總產量之一半。1989年陝西產煤3149萬噸,回想起國家對大 中型煤礦的大量投資,而對中小煤礦窯的投資甚少(主要靠集資),所產生的利益、 效率、抗沖擊性(如1958年大躍進、文革)以及個人、地方得到的實惠和對其相關產 業、生活的拉動、發人深省。   1970年開始的四五計劃,已無法稱其為一個經過周密計算建築在客觀基礎上的 理性計劃,它本身就是一個"綱要",而且還是"草案"。昔日那些睿智、精明、干練 的高級行政干部已經被大量的新面孔所取代,其中大部分穿著軍裝,沒有誰了解他 們的業務能力。偶然剩下幾個老干部也驚魂未定,言辭謹慎。有鑒于第三個五年計 劃的多數指標沒有完成,68年的經濟水平倒退了3~5年,武斗峰剛熄,大學停辦5年 ,研究院所門可羅雀,高級知識分子大部分失去了工作機會,誰真正相信那些抽象 的數字和文章能變成行動和產品。林彪一派此刻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權利,順著毛澤 東的意願提出許多閃光的指標:1975年鋼產量3500~4000萬噸(實際上1976年采生產了 2046萬噸);棉花產量7200萬擔(實際上1975年產量4100萬擔);石油、天然氣在我 國動力結構中比重由17%上升到31~38%,煤炭比重由83%降為69~62%,南方各省區到 1972年煤炭自給(五十無視地下資源的現實,其結果是每年把數千萬噸寶貴的原油燒 掉,花大量人力物力在少煤的南方圖勞無益地找煤);劃分西南、西北、中南、華南 、華東、華北、山東、閩贛、新疆10個經濟協作區。每個大協作區都要有計劃,有 步驟地建設冶金、國防、機械、燃料動力、化學等工業。山東、閩贛、新疆等地區 ,要建立小而全的經濟體系(本來中國經濟就已經夠封閉了。59年中甦之爭以始,進 一步封閉,尤嫌其還不夠,自己又給自己劃地為豁,造成完全閉死型的小農經濟體 系——連甦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也未如此干過);各省、市、自治區都要大辦小 煤礦、小鋼廠、小有色金屬廠礦、小化肥廠、小電站、小水泥廠和小機械廠,輕工 產品除少量由資源限制,需要由國家統一調撥外,省內盡量自給。   劃分經濟區,實際上各省農業連續兩年下降,已無力提供積累,重要企業的利 稅有被中央劃去,即便有心也無力去實現綱要草案不切實際的高指標。九大之後, 林彪一伙權利大大膨脹,急于鞏固和消化成果,四人幫也忙于站穩腳跟,采取了 “穩住上海,搞亂全國”的惡毒方針,根本不管中國人民的死活。他們哪里能反應 下情,匯報文革帶來的殘烈破壞、生活凋弊,去拂逆毛澤東的意志和欲望。周恩來 總理雖然頁提出了計劃生育等正確的方針,但無法堅決實施。在這種情況下,毛澤 東即無力也不想去行使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絕對經濟權利,說是下放,實際是一部 分撒手不管,最關鍵的部分管起來又不會管。毛澤東此刻非常關心削弱和平衡林彪 一伙大大膨脹的權利,中國國民經濟象一個無頭巨人,跌跌撞撞地前行。並終于在 廬山會議上把想法付注實施。一五、二五期間,陝西的國防工業以常規兵器為主。 60年代以後,重點投資在航空工業上。這種投資事先事後都爭議頗多。   航空工業,屬于二十世紀的新型產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渦輪發動機為代 表(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軸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渦輪風扇發動機),現代 航空工業是人類科學、技術、管理智慧的結晶,它的投資量巨大,涉及的基礎工業 和尖端產業極廣,所需的各類科研人員、管理人員、技術工人極多,傾城傾國,對 決策者尤其是高層決策者,專業知識的要求十分苛刻,一念之差,一招不慎,就會 使大量金錢、物質、時間付與流水。因而,在已經實現工業化的西方國家里,對航 空工業敬畏有加,誰也不敢貿然投資。稍大些的項目,往往幾國和辦。當今世界上 也只有美國、前甦聯發展出一整套軍用、民用航空工業和科研體系,法國。英國僅 在幾種部類上有自己的或聯合的航空工業科研體系,其余列強,只能望而興嘆。   新中國剛成立,就卷入了朝鮮戰爭中的激烈空戰,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MIG-15噴氣式戰斗機。戰爭,使共和國認識到必須有自己的現代航空工業。舊中國 的工業科研基礎薄弱落後,新中國的決策者敢于優先建立現代航空工業,改變一窮 二白的面貌,其膽識魄力相當驚人。最初,國家領導人對發展航空工業相當慎重。 1952年,周 恩 來、陳雲、聶榮臻、李富春等多次開會研究航空工業部署。李富春 強調,要積極創造從修理過渡到制造必須具備的幾個條件:整套的技術資料,整套 的技術裝備,必須的生產面積,保證原材料供應和有關工業部門的配合發展。陳雲 指出,飛機工廠嚴格地說就是精密機械制造廠。由落後到先進,由簡單到復雜,才 合乎規律,急躁是不行的。飛機是由零件組成的,一定要把制造零件的繼承打好, 否則反而會慢,欲速則不達。   在甦聯援華的156項中,航空工業佔13項,包括飛機制造廠、航空發動機制造 廠和機載設備制造廠,構成了航空工業第一批骨干企業。當我們分析陝西航空工業 基本建設的成敗得失時,回顧一下早期那些航空項目高效建成,高效投產,很快形 成生產能力的經驗是有意有益的。   這些骨干企業在建設中,充分利用了多數廠址座落在大中城市,地質、水文條 件清楚,交通運輸便利,以及生產產品對象明確,並有定型的圖紙技術資料等有利 條件。沈陽航空發動機廠很有代表性。它是依托臨近老的修理廠建設起來的。廠房 建成一部分,就驗收一部分,使用一部分。設備一面安裝,一面驗收,一面投入生 產。為達到即建設又生產的目的,工廠在組織上實行“一長雙跨”,統一指揮,老 廠的成長廠長同時也是新廠的廠長。總工程師和各職能機構負責人也同樣“雙跨” 。新廠的每一個職能機構都從老廠的相應機構中一分為二。施工隊伍和工廠的領導 干部、技術人員、工人緊密配合,日夜施工,有效地縮短了建設周期。在新廠建設 時,老廠就開始試驗新的噴氣式發動機零部件。新廠每簡稱一個車間,老廠就連人 帶工藝設備、帶新產品向新廠轉移一個車間,並立即投入試制和批生產。所謂“ 在生產中建廠,在建廠中生產”,大大贏得了時間和效益。沈陽航空發動機長共投 資2.1億元,從開工到建成投產只用了一年半。這個2000台設備萬人大廠建成之時, 也是新的噴氣發動機試制合格之日。比原計劃整整提前了一年多。   在這種謹慎而富有進取精神的方針指導下,在共和國主要經濟領導人關懷和 支持下,年輕的中國航空工業在1956年8月成功地試飛了一架完全由自己制造的噴 氣式殲擊機—殲5(相當于MIG-17-Ф)。對中國工業基礎而言,起點相當高,成了 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生產噴氣式殲擊機的國家之一。到1960年,航空工業向空 軍工交付了飛機1086架(其中殲擊機767架,教練機278架,運輸機41架),向民航 提供飛機216架。殲5飛機成為空軍裝備的主力,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飛機裝 備開始實現從以進口為主轉變為立足于國內的戰略性轉變。航空工業的整體水平 相當于世界50年代初的水平,對新中國而言,是一個驚人的飛躍。   1958年沈陽飛機廠首先試制MIG-19Л全天候超音速殲擊機。這次除圖紙是由 甦聯提供外,工藝技術資料全部自行編制,工藝裝備全部由自己設計制造。1959 年9月,由中國制造的MIG-19的改進型--殲6飛機首飛成功,然後投入大批生產和 各種技術、性能、裝備、機型改進。1966年,根據甦聯轉讓的MIG-21及其發動機 制造特許權,沈陽飛機公司試制成功高空高速的殲7(飛行最大高度2萬米,最大空 速達音速的2.02倍)。除此之外,中國航空工業還實質試制成功並生產了直升機 (直5--1958年)、輕型噴氣轟炸機(轟5--1966年)、強擊機(強5--1965年)。值得注 意的是:中國航空工業完全自己制造出與飛機相配套的航空發動機、起落架、機輪 、全套液壓系統、舵機、彈射座椅、航空機炮、航空磁電機組等重要部件。   航空工業集中了一個國家科學和技術的精華,它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知 識密集、人才密集的尖端產業。飛機能飛上藍天,遠距離執行各種任務,除飛機 本身空氣動力性能和發動機動力外,還必須依賴各種各樣的機載設備。對飛機的 戰術、技術性能,擴大功能,提高自動化程度,增強可靠性、安全性、舒適性和 經濟性來講,機載設備往往起著決定的作用。機載設備水平的高低,已經成為衡 量現代飛機先進性的主要指標。   機載設備涉及領域非常寬廣,除傳統的精密機械、材料科學、超精加工、電 器等技術外,還包括了紅外、超聲、激光、電子、計算機及時等新興學科。在國 產殲擊機中,機載設備成本已經佔整架飛機成本的一半以上。   象殲5那樣的早期殲擊機,沒有機載雷達,只能在白天晴空中依靠飛行員目視 作戰,在50年代對抗台灣蔣機中與美制F-86型機互由短長,尚能一爭高下。但進 入60年代後,同各種先進型號的美機作戰已感非常吃力,急切需要新型戰機。是 在西南大規模建新建主機工廠呢?還是不斷改進機型,老廠實施技術改造,研究 更先進的機載設備,機載武器系統,利用我國地面雷達網指揮系統和地空導彈的 優勢,形成綜合性的國土防空體系呢?後者花錢少,見效快,投資效益高,幾乎 無需千里人員、機器大搬遷,帶來許多實際生產和生活困難。如果能夠集思廣益 ,特別是傾听專家意見,一定能找出合理的途徑。   在1965年的戰備形勢下,中國航空工業和共和國的決策者們,究竟應該采取 什麼樣的方式去抗擊假設的敵人呢?做為防御一方,顯然沒有足夠的飛機、地空 導彈以及高射炮去保衛每一個城市、交通樞紐和重要工業中心。只能三者互相配 合,在地面雷達指揮下,實施機動防御。鑒于新型飛機研制周期長(一般要3~5年 才能定型生產),只能依靠增加現有防空裝備的數量並局部改進它們的性能、功能 和質量。通過對老廠技術改造、局部擴建、加強管理、更好地協調、高強度高密 度生產完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新廠從土建到進入正常生產一般3~5年,生產新式 飛機,一切都沒有把握,生產舊型號飛機,這段時間老廠早能生產足夠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