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長平會戰是戰國史上能讓人耳熟能詳的一次會戰,原因在於 秦將白起坑殺40萬趙軍,因此使我產生了興趣,雖然手邊的資 料不足,原本以為隨便寫寫即可,但仔細研究之後,卻發現事情 並不如我想像的簡單,由於中國古代史料有過於簡略的毛病 對軍事史而言並不是件好事,因此錯誤的產生是必然的,所以zaku 打算照自己的方式寫,有興趣的網友不妨再挖深一些,沒興趣的 網友當小說看看便罷,對錯是非不必太放在心上,zaku連業餘都 算不上,請不要責難 由於此次戰爭綿延達九年之久,而長平會戰只是其中的高潮戲 因此有必要對其前後來源結果作一清楚交代,而此次戰爭的名稱 就以其高檔為名,暫定為長平戰爭,而長平戰爭又可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為秦侵攻韓上黨郡,第二階段為秦趙兩國對歭,會戰於長平 第三階段為秦趁勝追擊,圍邯鄲,趙國求和 戰爭由公元前265年至公元前259年,共七年時間,其中真是高潮跌起 絕無冷場 戰前概況 秦王國自衛鞅變法改革以來,國力大幅增強,開始有進出中原的野心 與實力,其野戰軍可算上百戰勁旅,幾乎戰無不勝,合盟攻齊,與楚爭奪 西南地方霸權,並陷楚都,再連續的征戰之中,奠定其霸主的地位, 但仍無法取得決定性的成果,因為其戰略分散,並無統一的大戰略目標 可言,雖然連年征戰(平均一年一次),但弱如韓國,也尚能苟延殘喘,更 不用說尚有底子的其他各國了,此種情形直到范雎為秦定略出遠交近攻 的大戰略,以韓為首要目標,先蠶食其上黨郡,並且以圍殲其野戰軍為 主要企圖,從根本上剪除韓國 第一階段:秦侵攻韓上黨郡(前265~前262) 此時范雎任秦相,其侵韓作戰戰略,為其一手規劃,以現代的眼光來看 稱為戰略家當之無愧,其作為一面發兵襲擊太行山脈通道,切斷韓首都與 上黨郡之間交通 ,一面兵臨濴陽威脅新鄭,,自前265攻取少曲,高平,次年白 起下陘城等九城,前263再下南陽,前262下野王,至此完全切斷韓與上黨郡 的交通線,韓見大勢已去,不可挽回,逐乾脆獻上黨之地求和,但韓上黨郡守拒 絕,誓言抵抗到底,韓因此派遣馮亭去接替,沒想到馮亭到任之後,與地方官員 商議之後,竟然決議降趙,引趙軍救上黨,因此派遣使者,獻上黨郡共十七縣給 趙,趙國王趙丹問大臣,平陽君趙豹反對說將會嫁禍趙國,且秦國不甘心,必定 爆發戰爭,秦令嚴政行,獎功罰過,不可能戰勝,另一大臣平原君趙勝贊成接受, 趙王同意,逐派遣廉頗為將,趙軍入上黨,駐長平,與秦將王齕對歭於長平 這第一階段主要是秦韓之戰,也足足打了四年之久,范雎的作戰戰略相當 優良,主要目的有二,永久佔領上黨郡,及引韓野戰軍主力來救,企圖圍殲其野 戰軍,且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戰略不但具有多重目的,並且它是一個間接路線 的戰略,在前262之前,秦軍致力於切斷韓上黨郡的交通線,並未直接入侵上黨, 換句話說,秦不用在上黨這個山地地形打艱苦的山地戰及圍城戰,並且其行動 有可能被韓與它國組成的聯軍所擊敗,特別是趙國因為韓上黨郡是其掩護 緩衝秦軍攻勢之地,所以原本秦可以不用在上黨用上一兵一卒,而在這之前, 秦多次攻魏圍大梁,結果都無法成功,原因在於:魏野戰軍閉門不出,使得有生 力量可以保持,趙燕援軍兵力也強,變成援軍在外線,魏守軍在內線,夾殺秦軍 每次攻魏必定要向韓借道,不但危險,運補困難,且跟根本無法形成戰略奇襲 一舉下魏都,因此秦相范雎改變戰略,以遠交進近攻的外交戰略,配合攻地 攻人的作戰戰略,從根本上解決與秦相接的天然要塞進可攻退可守的上黨 地區,不過韓國小魚沒上鉤,反而鉤上了大魚趙國,此時趙國是唯一能單打 獨鬥中挑贏秦國的國家,而韓為何不如預想,可能是韓軍已經不敢與秦軍 作野戰,而不是有足夠的洞悉力洞悉秦的企圖,同時秦的外交政策成功,使 韓外無援軍,更使韓軍閉門自守,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我們也可以看出韓軍 的守城策略使戰爭延續了四年之久,更可見秦的資源是多麼龐大,可以對多 個目標同時進行圍攻,並且能保有一支戰略預備隊,準備打援,而趙國是否該 出兵上黨,實際上這是兩難的問題,趙若不阻止秦取上黨,不但秦的國力資源 增加,且可以隨意進出趙國境內,但介入的話,趙軍的戰鬥能力又不如秦軍, 只能倚靠廉頗老將支撐局面,兇險太大,所以我們可以得知趙王趙丹及大臣 都是頭腦簡單的人物,雖然趙豹不錯,但其方法也僅於拖延時間罷了 第二階段:秦趙兩國對歭,會戰於長平(前262~前260) 這時趙國以長平為前線基地,大軍雲集,璧壘沿山勢在長平城左右延伸五十 餘里,秦軍的壁壘則在趙軍壁壘的西方二十里處,同樣延山勢而築五十餘里 由於秦軍的補給線未能打通,故雙方由前262一直對歭至前260,整整三年的 時間,直到前260上黨城失守,秦軍才有大規模的攻勢行動,秦將王齕攻長平   雙方有一場小會戰,趙軍失利,趙將茄戰死,趙軍固守,秦軍強攻,趙軍先後損 失了數座壁壘和軍官六位,但廉頗不為所動,仍持續固守,秦軍勢衰,雖無記載 ,但可見秦軍損失必相當嚴重,前方失利,趙王趙丹打算和談,與大臣商討,大臣 虞卿反對:秦國決心圍殲趙國野戰軍,怎會與我和談,若遣使前往楚,齊兩國, 商議合縱之事,秦國必然恐慌,如此和談才有希望,趙王不信,遣重臣入秦,秦 國雖盛大歡迎,但絕口不提和談,前線戰事更趨激烈,趙軍連敗,趙王對廉頗 的固守避戰戰略越來越不滿,此時范雎用重金使反間計說:秦軍懼怕趙奢的 兒子趙括,趙王相信,命趙括接任廉頗,雖然蘭相如,趙括母皆提出警告,但都置 之不理,秦王得知趙括出任統帥,高興的要抓狂,捕捉趙王國野戰軍主力的機會 ,終於來到,秘密任命白起接任統帥,洩秘者處斬 趙括到了前線,立即撤銷廉頗的固守命令,下令出擊,秦軍等了三年,就是等這 一刻,那有不接受會戰的道理,這時長平地區秦趙兩軍的兵力合可能越百萬之 眾,因此會戰兵力至少有五十萬人,由是山地戰,可能無陣勢可言,也可能有,不 過陣形不會整齊就是,白起打算圍殲趙軍,所以必須誘敵深入,所以在正面的 秦軍絕對比趙軍少,而增加兩翼的比重,使秦軍接敵時,自然的被逐漸壓退,中 央退,兩翼自然延伸,形成半包圍狀態,這時一支迂迴奇兵共兩萬五千,斷絕趙 軍後路,形成完全包圍,而另有五千騎兵,負責打援 各位學有專精的大德,會不會覺得很熟悉? 沒錯,是坎尼模式(這不是廣告,我 不是在說洗髮乳),注意! 坎尼會戰發生於前216年,而我們的白起先生的長平 會戰在前260年,這時漢拔尼還未出生呢! 所以這世上大多知坎尼而不知長 平,殊不知坎尼很有可能是抄襲長平的呢,因此以後無坎尼模式,而僅有長平 模式,好! 此事先按下 趙括親自領軍出擊,趙軍攻勢猛烈,秦軍的中央很快就被壓制,趙括乘勝追擊 一直殺抵秦軍壁壘,趙括發動空前的猛烈攻擊,秦軍浴血奮戰,趙軍一時無法 突破秦軍防線,此時,秦軍左右兩翼,及迂迴部隊,機動部隊,都已經進入作戰 位置,這時白起發動總反攻,戰場殺聲震天,趙括驚覺之時已經太晚,秦軍已 將趙軍分割為二,趙括想撤出也無法辦到,便又築壁壘,固守待援,秦王聽到 已經完全捕捉趙國野戰軍,怕日久生變,親自趕到河內,傾全秦國之力,總動員 ,發全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至長平報到,用來堵截援兵與糧食,到了九月 趙軍被圍四十六天,饑餓乏食,趙括篩選精銳,組織成四隊,向秦反攻,企圖 突圍,但秦軍陣地防衛堅強,失敗,最後趙括親自領兵,作最後一搏,秦軍拒絕 接戰,以強弓對付,趙括被亂箭射殺,趙軍全軍崩潰,逐向秦軍投降,共四十萬 人,白起用詐術,把四十萬人全部屠殺,僅釋放二百四十個戰俘,讓他們回國 報信,此次戰役秦王國獲空前勝利,前後共殺趙軍四十五萬,趙國野戰軍主力 全滅,趙全國震恐 第二階段轉變成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爭,雖說是兩強爭天下的戰爭,但趙國 力遠不如秦國,君王的頭腦更是相差極遠,趙丹先生連放在檯面都不算 趙國雖不缺人材,但缺一位如同范齕的戰略家,趙國在惠文王之時(趙丹 老爸)先後出現了蘭相如,廉頗,趙奢等名相,名將,以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所 留下的家底,,勵精圖治,抑強齊,使秦不能得所欲,但即是如此,卻缺乏統一 的大戰略,使得秦的國力增強幅度超越趙國,這與地理的關係較大,趙國缺 乏拓展的空間,秦征戰西南,使本身國力提升,但趙國面對的確是中原各強 國,此外趙國的外交政策失敗,趙國雖無法單獨力抗強秦,但可聯合其他國家 一同對抗,雖然以當時的情況極為困難,但這確是國家生存的保障,因此趙國 是有機會的,特別是此役,雙方在前260之時,都已經達到極限了,如趙有規劃 良好的同盟戰略,那麼被圍殲的將是秦國野戰軍了,也就是說,趙國根本無戰 略規劃,白白浪費三年時間,隨著秦而被動反應,毫無戰略主動權,所以輸得 一點也不冤枉,要不是有廉頗在,秦國老早就獲勝了 接下來的是白起屠殺趙軍四十萬人是否正確? 雖說戰國史中常有,斬首五萬 七萬,十三萬等,但四十萬是極為驚人的,殺降者不祥,但我們不能光由表面的 道德來看待(這裡的爭議性很大,高道德標準的人如受不了,可以罵我),我們 知道,古代國家以農立國,農家最需要勞動力,而郡縣制度下的動員軍隊體系 都是主要由農家抽調動員的,換句話說,一國的人力資源相當等於該國的軍 事力與經濟生產力,也就是說人口的多寡決定了一國的強弱,因此戰國時,除 征服土地之外,重要的是土地上的人民,人民在獨裁體制下,被視為財產,因 此若一國有統治天下的野心,必定要對敵國作根本性的打擊,也就是佔其土 地,奪其人民,那麼白起的行為呢?四十萬人,放,那麼這次戰爭算是白打了, 不放,不管留置上黨,或者帶回本國都是禍害,為什麼?因為人數太多了,根本 很難控制,如白起說:秦國佔上黨,但上黨卻歸順趙國,趙軍強悍,不會甘心當俘 虜,如不當機立斷,將來可能大亂,秦此次至少也折損十萬人以上,根本無多餘 能力加以看管,因此白起則屠殺了事(原為坑殺,但柏楊先生認為,坑殺不可能 ,因不管古時秦之坑殺,或者現在之活埋,都太繁雜,且會引起暴動,我贊同這 種看法,故延用屠殺),達成從根本上減弱趙國的目的,且連帶有軍事,國際恐怖 主義的效果(紐先鐘先生最近有發表恐怖主義的文章,本人不才,在漫畫版發表 [薔薇特攻隊]這文章時有簡略介紹,有興趣的網友可自行尋找參考) ,因此就純戰略(不帶感情的)而言,白起是正確的,那麼白起是一個戰略家嗎? 他是一個優秀的戰略家,也是名將的一員,但他不是一位大戰略家,可由第三階 段看出,換句話說白起只是想殺光趙國人而已 再下來是重點,長平會戰,實際上有些部份是zaku自己的臆測,再經過一些修改 ,要聲明的是,我手頭上的資料只有這些,而且說法也不一樣 ,所以我乾脆寫自己 的說法,如果我是白起,我會如何打? 所以就如網友所見,不過長平的確是個 坎尼模式,,雖然長平比坎尼早了四十五年,白起先生的能力已經不需多做說明 ,秦秘密任命他為統帥,就是怕他的威名嚇走趙括,而趙括先生呢? 實際上他的 表現不太壞,只是遇上白起而已,這是缺乏經驗的原故,若是趙括一開始能以一 名中階軍官(尉)當起的話,逐漸的吸收經驗,他的成就,未必在廉頗之下, 但是他一開始就是趙國野戰軍的統帥,而本身又有些底,很容易著了白起的道 ,所以只有天才與白癡才是無法捉摸的,同時該注意的是白起可用的資源,很可 能比趙括多,至少也與趙軍相當,因此趙括本身就無重大優勢,這是與坎尼所不 同的地方,並且背河列陣的是趙軍(長平城在丹水旁),雖然與坎尼有許多不同 處,但基本的觀念是一樣的,如同紐先鐘先生所說,中國歷史是戰爭史中未挖掘 的寶庫 第三階段:秦趁勝追擊,圍邯鄲,趙國求和(前260~前259) 雖然帳面上是兩年,但實際上僅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趙野戰軍覆沒之後,秦 軍勢如破竹,司馬梗攻陷趙西北要塞太原,取趙上黨郡(這是趙的上黨郡, 與韓上黨郡相接),王齕下虎牢,取武安,白起則親自領軍進圍邯鄲,趙面臨 滅國危機,因此逐請蘇代重金遊說范雎說:白起若滅趙國,將因功而列位三公 地位將凌駕於范相你之上,不如讓趙割地求和,范雎心動,向秦王建議:秦軍在 外出征多年,已經過份疲勞,不如讓韓,趙割地求和,使將士們可以休息,秦王 也認為如此,於是韓獻衡雍,趙割六城,締結和約,正月秦軍退兵,白起因范雎 壞了他的大事,因此深恨范雎 戰後概況 趙大臣虞卿堅決反對割地,與大臣趙郝,樓緩辯論,趙王接受,但合縱齊國 的企圖失敗,前259年九月秦又發兵攻擊,圍邯鄲,但失利,趙王遣平原君趙勝 使楚救趙,花費一翻功夫,才說動楚王,此時魏信陵君的姊妹是平原君夫人 曾多次寫信要求救趙,雖然魏王派遣魏將晉鄙率十萬援軍,但晉鄙竟畏秦 軍,不敢前進,信陵君使計奪兵權,選精兵八萬,聯同楚軍救趙,此時為前257 秦軍大敗,被迫吐出一些佔領區,不過在韓境的南路軍,在前256滅西周 ,因此秦還是擁有有生力量,不過大幅減少,往後近十年間極少活動,進入休兵 養民期 補充 秦趙長平之戰,對歭三年,由於雙方皆傾全國之力,抽調民力,皆赴長平 ,因此產生經濟上的危機,原本秦的國力底子較趙國厚,但秦自前265,開 使侵攻,至前260,已有六年的時間,因此趙國是無以為食,向齊求援 糧食,但齊不給,雖然齊,燕皆有援趙之計,但都未實現,可能是因為害怕 趙國打贏後,變成第二個秦國,不過他們也忽略秦國贏後,也已經沒什麼 力量阻止其統一,原因:1.沒想到趙會輸的這麼慘,2.六國都是短視近利的 根本沒有完整的戰略可以與秦對抗,因此杜牧: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反之秦國的政令推行的很徹底,並無人亡政息的弊病,范雎死後,其大戰略 還是維持著,而秦國雖然在對歭中,國虛民饑,但其体質較好,原因在於秦用 水路運糧支持前線,不但速度較快,且節省獸力及糧食損耗,使多餘獸力 投入生產,不過熬了六年也撐不下去了,雖未記載秦軍的損失,但估計秦軍 也損失了有二十萬人之多,使得國力負擔沉重,到前257之時,終於無法支撐 ,估計九年內損失了至少也有四十萬人之多,迫使秦花費近十年的時間休兵 養民 資料:楊寬 [戰國史] 台灣商務印書館 柏楊 [柏楊版資治通鑑] 遠流出版公司 總算完了........快崩潰了..........受不了.......呼! -- ※ Origin: 臺大電機 Maxwell 站 ◆ From: h64.s59.ts.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