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ingoking (賓果王)》之銘言: 個人意見與補充。 : 現在的發展又更複雜...干擾雷射 主動捕捉 甚至以後可能出現雷射消滅來犯砲彈 : (以色列曾經和美國合作實驗,使用化學雷射裝置抵抗迫擊砲彈,並成功) : 究竟坦克的攻防 : 反坦克vs坦克 以後又會有怎樣的發展? 比較好奇的是您都沒有提告反裝甲飛彈與坦克的對應措施。 而這也是坦克與反坦克作戰進化史的一場重頭戲。 事實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戰車在戰場上形成新型的衝擊, 因此反裝甲的手段與技術也開始跟進。 最先的方法自然是挖更深的壕溝、埋地雷、設置戰車行進障礙物。 隨後則有了反裝甲步槍、以及用火砲直接或間接瞄準設計摧毀之。 另外在城市巷戰或伏擊等近距離優勢時,步兵還可利用手榴彈、炸彈、汽油彈, 對戰車的履帶、甚至撬開頂門蓋向裡面攻擊。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使用新式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後,人們才驚覺上述的反奘甲 在強化防護力與火力後的裝甲兵團已成效有限。 反奘甲步槍狙擊摧毀虎式戰車難度很高,火砲又限於有限機動與命中精準而進步有限, 人們需要比火砲命中更精準、穿甲效果更強的武器──並開始了反裝甲飛彈的催生。 而反裝甲飛彈與戰車的反制措施又可分為數時期,簡要說明之: 第一代(1950~1960) 此時期主要的反裝甲代表有法國的SS-10、SS-11、蘇聯的AT-3。 導引方式則大多為線性導線導引,以及後期的紅外線半自動導引(SS-12)。 雖然此時代的反裝甲飛彈大多有飛行速度慢(80~100m/sec)、操控較複雜訓練困難、 且有短距離攻擊死角外。 不過這些問題可以以搭配火箭筒、反戰車砲、火箭筒等反裝甲兵器混搭而彌補, 而上述結合各反裝甲兵器的戰法,則在第四次中東戰爭(1973)中得到良好的戰果。 當然戰車也不是坐以待斃,立刻在車身的設計上大量的修正並改良: 如最簡單的降低車身高度,以及增加裝甲的傾斜度, 進階的則是複合裝甲與主動反應裝甲的反制。 大傾角和附合裝甲的確是個麻煩的課題──尤其是對肩射反裝甲飛彈來說, 由於載重有限,不可能以增大彈徑或彈體裝藥來對抗強化後的裝甲, 因此第二代以後的反裝甲則開始了更多層次與創新的攻擊方式。 像在導引上引進了雷射承波導引、紅外線三點式導引、甚至紅外線影像尋標器。 等半自動導引修正彈道增加命中率。 瞄準具也增加了紅外線熱影像瞄準具,以增加夜視偵測功能。 射程與速度則使用新型火藥以提升速度與射程。 反裝甲飛彈攻擊模式也從傳統的肩射,推廣至車載以及機載(直升機)的平台上。 面對強化後的裝甲也有以下的破解方式: 如使用探棒增加殺傷力──拖式便是個好例子,若探棒接觸到目標, 其彈體離目標381mm時,引信引爆彈頭時:便可使椎孔裝藥的效果高達原本彈徑三倍。 破甲厚度則可大增到800mm的等級。 (聽說HOT還可以衝到1080mm的破甲厚度) 面對反應裝甲則使用雙串連椎狀彈頭對抗──也就是第一個彈頭對付反應裝甲。 第二個才是攻擊主裝甲。典型代表為標槍飛彈。 此外面對複合裝甲與大傾斜角的裝甲 則有了攻頂式的裝甲研發反制: 以Bill飛彈來說,它的裝藥中心軸比一般的反飛彈還下傾30度, 另外飛彈也使中在瞄準線上的1公尺高度飛行。 而接近目標高度後,則由近炸信管會引爆彈頭。其聚能金屬噴流則會以90度侵徹裝甲。 因為戰車頂端裝甲較薄,因此穿甲成效更佳。 反裝甲的戰術也開始從地面二元的混搭反裝甲兵團,到加速空中的立體交叉火網。 除了戰車、步兵與車載的反裝甲飛彈、反戰車砲、其他火砲外, 更增加了武裝直升機、攻擊機的機載反裝甲飛彈體系。 不只第四次中東戰爭是如此,第一次波灣戰爭(1991)多國聯軍就是以: 空中:A-10、F-16E、阿帕契(AH-64A) 地面:各式戰車、步兵與車載的托二式(BGM-71D)、HOT、米蘭、AT-4反裝甲飛彈, 還有APILAS反裝甲火箭、M40無後座力砲...等組成的立體火力網。 幾乎讓伊拉克的裝甲部隊全軍覆沒。 : (至於坦克無用論,那就被丟到垃圾筒去了,至少在2003伊拉克戰爭,已經證實坦克的 : 用處) 我想坦克無用論應該是看到第一次波灣戰爭後出現的論調吧。 不過在看裝甲與反裝甲的對抗與進化史後,我們必須了解一件事: 就是單純靠裝甲部隊、或單純依賴反裝甲武器的戰法,只會導致災難。 從1991第一次波灣戰爭中,伊軍損失3500輛戰車、相較美軍僅損失15輛, 以及2003第二次波灣戰爭中,美軍以巡弋飛彈、UAV、與大量空中武力攻擊 伊軍的C4ISR系統,並癱瘓早期伊軍整體的指揮管理系統,伊軍裝甲師未戰先衰。 我們便可以知道:若沒有空權,不論裝甲與反裝甲作戰將會寸步難行。 如今戰爭的發展已經不像1960~70那樣只要考慮單純裝甲的防護與破壞能力的需求即可, 尚要考慮各種載具反裝甲飛彈與武裝攻擊的可能性。 而面對多元的飛彈與砲彈威脅,戰車除了增加防護力以外,也開始了主動偵測來襲威脅, 並欺騙(如煙霧、誘餌反制)、匿蹤(降低噪音與紅外線熱能)、電子干擾(ECM)、 甚至主動硬殺(如雷射)威脅。 相對的反裝甲則將會朝向更高的機動力、射後不理、穿甲能力、以及EECM與增加彈體防護 作為反制與進化。 不過順帶一提,如果雷射真能硬殺飛彈,那還要砲彈幹麼?直接用雷射當主力就好啦... 也許不久將來後還會有雷射戰車的可能性....不過我想那可能要等一段時間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40.102 ※ 編輯: midas82539 來自: 220.132.140.102 (07/14 22:22)
masktrue:雷射戰車的問題應該會在能源方面吧 219.80.134.98 07/14 22:27
midas82539:它的硬殺能量我還滿質疑的..不過沒資料220.132.140.102 07/14 22:35
Ethan1987:哇看這一篇看得好過癮....XD 140.112.25.143 07/14 22:36
brigand:大推這篇 看完以後 覺得台灣的裝甲部隊還 130.18.158.22 07/14 23:05
brigand:是二戰水準(哀) 130.18.158.22 07/14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