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nkey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天中午就把醫院的事做完,看看還有時間,下午就請了休假,去國立台灣博物館看「台 灣棒球百年特展」。 原本想說廣告打很大,應該有很多東西,會看一整個下午,不過進去了才發現只有一樓在 展覽這個。像我這種看不上門道的,不到一個小時就出來了。或許要配合活動(簽名會、 棒球講座)時間去,會精彩得多吧。 進門大廳右手邊,是講台灣棒球的歷史。日本統治時期,日本政府把野球風氣帶入台灣。 光復後,國民政府把「野球」更名為「棒球」,並令專家翻譯相關書籍,把棒球納入中學 與國民教育的體育課程內。直到後來台灣少棒在國際賽中獲勝,政府發現這玩意可以用來 宣揚國威、凝聚民心,就大力扶植國內棒球發展。1970年代,台灣少棒代表隊多次參加美 國威廉波特盃,奪得優勝,成為了我們父輩年輕時的美好回憶。當時許多選手如陽介仁、 徐生明、楊清瓏等,後來都成了國內棒壇的重要人物。 然而,也因此,原本是娛樂、強身的棒球運動,多少披上了國族與政治的色彩。我曾聽一 位住羅東的遠房親戚說,他小時候跟我父親、伯父們住在附近,農閒時就在田邊空地上打 起棒球。伯父年紀比較大,投起球來速度快、球威猛,大家都怕跟他對決。後來台灣棒球 逐漸出名,棒球運動卻沒有因而更加普及。倒由於都市興起,空地變少,看棒球的人變多 了,打棒球的人卻越來越少。 繞一圈到大廳左邊,展覽項目便以國內職棒與旅外球員為主,兼講簡單的棒球科學。其中 有一段講到呂明賜,說他在跟趙士強的全壘打PK賽中被日本人看中,加入巨人軍,一軍賽 的第一打席就敲出全壘打。在他出賽的前九場裡,一共打出七發全壘打,一時技驚東亞, 被稱為「呂怪物」、「亞洲巨砲」。然而後來內角弱點被抓到,加上適應不良,成績頓時 鳥掉,從此在一二軍浮沉,抑鬱返台。 展覽室有個角落,是介紹球的結構與製法、棒子的種類,以及手套的奧妙。那時有位歐吉 桑志工看到我在把玩棒子,就很親切地來為我解說。原本想說:「啊,這些我自己看就曉 得啦。」不過看他親自示範,才知道我看球四、五年來,許多基本的觀念都還不懂,像是 怎麼打比較不會斷棒,各式球棒的不同用處等。當一個沒打過球的鄉民,還是要謙虛才行 啊! 比較令我感慨的,是中華職棒單元裡的一句話。那句大概是說:國內職棒的興起,讓棒球 從民族榮譽之爭,變成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從此,「國球」不只是「為國爭光的球類運 動」,更是指「國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球類運動」。確實,台北市路上隨便找一個上班族 或學生來問,大概都知道三振是什麼、全壘打是什麼,甚至知道伸卡球、變速球是什麼。 然而,中華職棒卻因為簽賭案的影響,加上美、日球賽的衝擊,在國內黑掉了一大半。以 棒球為「國球」的地方,人民卻輕賤國內的職棒,感覺實在非常諷刺。 看完展覽與資格賽系列戰,再來看我之前寫的文章,感觸就更深了。 http://blog.xuite.net/pelicanzero/skyblue/9277889 http://blog.xuite.net/pelicanzero/skyblue/10640073 後天(應該說明天)就是中華職棒新球季的開幕戰了。希望La New熊、統一獅,以及其他 四隊都能打出場場精彩好球,讓資格賽燃起的棒球魂,能一路燒到季中,燒到季末,直燒 到永遠。 -- 期待著家鄉才看得到的,百分之百的棒球賽。 渴望那享受棒球的感覺,超越勝負的感動。 ── 塘鵝〈棒.球.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11.103
buenopierre:不喜歡看文字的~可以找公視之前的影片 219.69.62.100 03/15 01:15
pilot7:推一個~~ 219.238.48.227 03/15 01:17
pingo0423:推 211.74.83.218 03/15 01:17
hermeneutic:推 61.224.41.32 03/15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