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nkey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16/4/1b8xb.html 如何保護年輕投手珍貴的手臂,近來成為台灣高中棒壇的話題。在棒球發源地的美國,美 國棒協早在1996年就由「醫學暨安全督導委員會」著手研究各級投手的用球數限制,作為 保護年輕投手的圭臬。 美國棒協醫學暨安全督導委員會,今年11月發表名為「年輕投手受傷」(Youth Baseball Pitching Injuries)的文章中,指出很多嚴重的運動傷害都源自球員年輕的時候。因此 美國棒協作了多項研究,希望能降低年輕球員的受傷風險,讓他們未來的運動生涯極大化 。 如何保護投手,美國棒協從1996年就開始研究,絕大多數專家認為限制「用球數」(pitch counts)是最好的方式。 為慎重起見,委員會委託「美國運動醫學研究所」(ASMI)進行研究,最後在2002年出刊 的研究報告,也贊同限制用球數是最佳方式。 根據相關研究,美國棒協訂定了不同年齡層的投手用球數建議(如附表)。然而,基於實 戰中徹底管控投球數有其困難,因為不好在對決某名打者的中途換投,反倒是限制所面對 的打者數比較容易。 因此,美國棒協也建議變通方式,例如9到12歲的投手對決1名打者平均要用5球,將棒協所 建議的用球數除以5,就成了「打者數限制」。 除了用球數或打者數限制,美國棒協針對投球種類等項目,也有保護投手的各種限制,簡 述如下: ●球種限制:在骨骼發育完全(約13歲)之前,不應在比賽中投變化球。此外,根據ASMI 的研究,投曲球或滑球都會增加肘、肩受傷機率,建議年輕投手應專注在快速球與變速球 等較不容易受傷的球種,並練好控球,才有助於未來發展。 ●在三級棒球中,投手通常是球隊主將,退場後還去客串野手,依規則也可重返投手丘, 讓先發投手最後再上去收尾,甚至不失為一個好的策略。但美國棒協「強烈」建議不可, 因為他們認為投完球後包括肌肉、肌腱和韌帶都需調整,「收操」跟「暖身」一樣重要, 絕不適合再上去投球。 ●小球員接受球探測試等活動,幾乎是挑戰更高層級的必經過程,但美國棒協建議球員謹 慎為之,因為測試大多安排在非球季時,而且為了讓球探留下深刻印象,往往求好心切, 受傷的機率很高。就算要參加,也得確定是在身體各方面都已做好準備下。 ●若球季重疊(或如參加不同錦標賽),球員應避免替1支以上的隊伍投球。 ●每年的球季不能超過9個月,至少需要3個月時間讓投手休息和恢復。休息期間投手不但 不能,也不應參與任何跟投擲有關,或如美式足球等其他高強度的競技運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55.181
UNdracula:研究報告歸研究報告.有正式規範嗎??? 203.74.245.165 12/16 12:00
blary:米國的報告 台灣是不會採用的 118.170.87.242 12/16 13:07
libinbin:因為國情背景環境條件不一樣 囧興... 219.91.102.138 12/16 16:55
ChingLovER:樓上這句XD218.163.192.200 12/16 17:12
BrentYang:迷之聲:我們有我們的玩法 140.127.71.113 12/16 19:33
voon:美國自己也很多在非季賽期間參加其他運動的阿 61.227.129.61 12/16 19:37
voon:很多人都是美式足球 棒球 籃球 三棲運動選手 61.227.129.61 12/16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