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untainClu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活動名稱:馬霍拉斯橫斷 (由八通關古道入,從秀姑巒山東南稜經太魯那斯山下到馬霍拉斯溪上游, 再上切布干山西稜後,接回到馬博橫斷的後段,由中平林道出玉里) 二、活動時間:2006年夏,共九天。 三、活動人員:許永暉(領隊)、小光、國王頭、禹竹、靜今(本文記錄), 共兩男三女,三舊一新一熟女。 四、天氣預報: 中廣音樂網 FM 96.3 或FM 96.1 早上七點會有新聞連播, 七點十五分會與中央氣象局連線,但只限有上班的週間。 五、交通資訊: 台北—(西部幹線)二水 二水—(集集線)水里 水里—東埔 員林客運049-2770041,可搭乘早上六點在水里車站 門口發車往東埔終點站,車程約一小時) 中平林道15k 至玉里車站,車程約一小時, 公定價三千元,加泡安通溫泉加五百元車資 包車:李元富0932655909 038-883427 或 邱創興0932651960 六、參考記錄: 1.馬博橫斷 2006.03 馬博橫斷七日遊. 8人 (ㄚ炳) 2006.03 馬博橫斷5天行. 3男 (台林登山隊) 2005.09 馬博拉斯橫貫. ?人9天( ㄚ亮) 2.太魯那斯山 2001.06 大分會師-太魯那斯6男3女(淡江) 2001.07 太魯那斯-大分行.17人(淡江) 七、預定行程: D0 : 台北迳水里 C0 D1:C0→東埔→關高工作站H2550m C1 D2:C1→八通關草原迳中央金礦迳白洋金礦山屋 C2。 D3:C2→秀姑坪→秀馬山屋→3696 (556,002) —太魯那斯山H 3205m C3 ※時間夠則再推進。 白洋金礦起背水:男4L;女3L/人---供D3、D4用 D4:C3→太魯那斯東稜---2672山頭---馬霍拉斯溪(261310,2597560,1990m) C4 D5:休息天。※也可繼續推進。C4= C5。 背水:男4L;女3L/人---供D5、D6用 D6:C5→上布干西稜→2218→2700山頭東北鞍(253690,2596720,2600m) C6 D7:C6→2710山頭→布干山→馬布谷山屋H 2980m C7 D8:C7→ 太平谷迳 43k工寮迳 35k工寮 D9:C8→ 玉林橋大崩壁→ 13k苗圃→安通溫泉→玉里→台北 D10:預備天 八、實際行程: D0 : 台北迳水里 C0 D1:C0→東埔→觀高工作站H2550m C1 D2:C1→八通關草原迳中央金礦迳白洋金礦山屋 C2。 D3:C2→秀姑坪→秀馬山屋—太魯那斯山H 3205m C3 D4:C3→太魯那斯東稜---2672山頭---馬霍拉斯溪(261.3,2597.5,1990m) C4 D5:休息天。 D6:C5→上布干西稜→2218山頭→2710山頭東側乾溝 2800m C6 D7:C6→布干山→馬布谷山屋H 2980m C7 D8:C7→ 太平谷迳 43k工寮迳 石洞營地 D9:C8→ 玉林橋大崩壁→ 15k車行終點→玉里→台北 A、天氣:全程皆大晴天,只有在D3不到中午即起濃霧,且欲在太魯那斯山 紮營時,下起滂沱大雨直至夜裡入睡之際才結束。 B、人員狀況: 兩女在行程中間生理期來,但狀況皆可;保溫瓶泡很濃的熱紅糖水可 緩和生理期來的不適。 國王頭再從秀馬山屋遺址往太魯那斯的途中嚴重的頭痛(高山反應), 另外由於國王頭的登山鞋太久沒穿,故八通關古道沒走多久鞋底開始 與鞋身脫落,初用3M太力貼但遇水會脫落、後用麻繩以固定腳踝的 方法固定鞋底與鞋身,勉強撐到觀高工作站。隔天出發時,獲贈一攀岩 用來防止手磨傷的白色膠帶,超級好用,不僅可用來固定鞋子,還可用 來防止腳被雨鞋磨出水泡。還好後來在路上撿到一雙雨鞋, 不然我們可能就變成走八大秀的隊伍了…。 本隊堪稱是用3M所撐起來的隊伍,五人的九天行程,共耗去2粗2 細共四捲透氣膠帶,還外加一卷攀岩用白膠帶,因為水泡磨得太嚴重拉~ 另外在離中平林道15k車行終點最後一小時處的小潭休息, 沒想到續行十分鐘之後,走在前面的國王頭對走在後段的永暉大叫說 小光的頭被咬人貓咬到的樣子,她很痛! 走在後面的我跟永暉狐疑的看著 附近有沒有人高的咬人貓,突然永暉痛呼一聲,也被咬了,定神一看,原 本以為飄在樹梢的一片上有眾多黑點的大枯葉和一群大飛蚊們,居然是胡 蜂在築巢http://zh.wikipedia.org/wiki/Image:Aleiodes_indiscretus_wasp_parasitizing_gypsy_moth_caterpillar.jpg,而我可能因為戴著寬簷草帽,遮蔽比較好的緣故,
雖然就站在巢的正下方,故逃過一劫。 大家嚇得背重裝氣喘吁吁的快跑以 遠離他們,以前曾被蜜蜂盯過的我,被好心的阿伯以姑婆芋的莖液塗抹傷 口後,可緩和痛感,故一路在快走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找姑婆芋的身影, 但詭異的是附近居然一堆山芋…。 C、花季: 原本以為觀高的法國菊花季已結束,但是一去才發現法國菊盛開,毛 地黃也是。但杜鵑的花季已過,僅剩殘花。在八通關古道的初段,山陰處 可見山油點草、山陽處為石竹盛開。秀馬山屋遺址處有黃色的翻白草;上 馬西山山頭前的岩屑地或裸露地有性喜陽光的玉山金絲桃、黃色的黑班龍 膽、玉山小米草(玉山碎雪草);太平谷則有紫色的高山烏頭盛開。太平谷 往中平林道的陰濕路上,還有白色的高山無心菜、黃色的玉山佛甲草…。 D、山屋、營地狀況 1. 觀高工作站C1:三棟水泥屋,其中兩棟為可住人小屋,一棟為服務管理 單位使用。前者有木頭上下舖,皆有鋪厚的黑色泡棉睡墊。有三間屎尿 (乾濕)分離的廁所,廁所外有一水龍頭,為取水處。 2. 中央金礦山屋、馬布谷山屋: 皆為同型山屋,紅色斜屋頂,有儲水槽,有上下兩層,約可住20~30人。 另外,中央金礦山屋前有穩定小溪流過,也可取該地的水,內有太陽能 發電的LED燈。 3. 巴奈依克山屋: 破舊的貨櫃屋,前有小溪流過,屋外可搭4c*2。 4. 白洋金礦山屋C2: 可住十餘人,也有太陽能發電的LED燈,前有穩定小溪流經的儲水池。 但聽說屋前小溪在豪雨來時一直掏空其地基,故屋正前方的腹地目前只 有一人肩寬,而且還會愈來愈小。 5. 秀馬山屋遺址、秀姑坪遺址、太魯那斯山附近的廣大緩草原坡: 無水,稜線上的緩鞍不太避風,皆可搭十餘頂四人帳。 D、詳細行程: D1:C0→東埔→觀高工作站H2550m C1 D2:C1→八通關草原迳中央金礦迳白洋金礦山屋 C2。 原本只知道「八通關線父子斷崖1.4K處步道嚴重坍塌及欄杆毀損,暫無 法通行。(2006/6/16)」,出發前獲先行前人打電話回來說古道 有兩個地方路基流失,一個下切、一個高繞則可度過該地形,但由於該隊成員 每個技術能力皆很好,不知道他們口中的地形我們是否能順利度過…。在水里 車站過夜的我們,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入睡,不知明天究竟是能順利到觀高, 還是走沒一小時就遇地形撤退了…。另外,在車站過夜時,還被一個怪叔叔所 驚擾,沒要搭車的怪叔叔硬是坐在等車座位上,盯看著打地鋪的我們不發一 語,最後是永暉和國王頭分別包夾這位怪叔叔兩側,其他人才得以不安穩的入 睡…。 父子斷崖1.4K處步道雖坍方,暴露感大,但是只要通過一突出石頭的轉 角,小心行走仍可過。從三聖宮到對關淨走時間約4.5小時,再從對關至觀高 工作站約2.5小時。 路基嚴重流失處有二,一為觀高工作站與八通關草原間的二十餘米崩壁, 從工作站出發約行三十分鐘會遇到,其需下切。下切點處為玉管處有插一臨時 的紅色告示牌「前方坍方、小心落石」處,下切到崩溝之後再找路接回古道。 另一個為過八通關草原後要進入森林處,此處則需高繞,鑽行在高密箭竹中, 且最後高繞路接回古道處太陡,需架傘帶拉繩而下較安全;成大所走的接回古 道的路線與我們有所不同,他們選擇接回古道處為一小矮瀑的上方(也就是我 們下切點再往前行十餘尺),有綁橘色路條,但是風險在於由小矮瀑回到古道 的橋面需橫度寬約四米的大岩面,考慮到大家重裝且爬岩技巧不熟,故不選擇。 過完地形後,大家有點哀怨說古道好的時候走五秒就過去的路,我們卻得 花上一個多小時(含探路)才能通過…。 由觀高工作站到中央金礦山屋的腰繞緩上路費時約四小時(不含過地形時 間),過中央金礦山屋後路線轉為陡上,約需三小時可達白洋金礦山屋,而且 就是在你快要破功的時刻,白洋金礦山屋就會像糖果屋一樣出現在你面前…。 D3:C2→秀姑坪→秀馬山屋遺址—太魯那斯山H 3205m C3 前晚國王頭說有看到秀姑坪上有兩個人影,大家沒人相信,還覺得是不是 見鬼了,因為明明山屋就避風且有水,除非要看風景或其他緣故,不然還是以 山屋為佳。隔天由白洋金礦山屋上到秀姑坪時,赫然發現兩頂雪地帳,因為我 們一行有九天的時間,怕後期會遇到颱風,但收音機怪怪的,一直都只收的到 對岸的電台,而沒聽見台灣的氣象新聞,故我們去跟帳棚的人打聲招呼,順便 問他們有沒有氣象的消息。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們是受玉山國家公園委託 拍動物紀錄片的人,他們除了遇到前幾天成大的人外,已經兩個月沒遇到人 了,所以看到我們還蠻興奮的:) 大家開始聊起他們拍水鹿的狀況,他說他已經不滿足於拍到水鹿而已,而 是還要記錄到水鹿的行為,如覓食、求偶、交配、遊戲…。據他的觀察,奇萊 東稜磐石山那帶的水鹿已經被人類改變行為,變得會跟人類要食物吃,也只拍 的到水鹿吃吃草的樣子,在那裡拍二十天跟拍兩個月紀錄片成果都差不多,反 而是能安的水鹿比較怕人類,雖然相較之下比較難拍攝,但是也由於這樣其受 到人類的影響不大,仍保有原始的行為。 最後,他還告誡我們白洋金礦山屋有部分的地基已經被掏空,萬一哪天豪 雨來山屋救被沖垮拉!所以他們才選擇秀姑坪紮營,而颱風來時就紮營在森林 山凹處。 聊畢,繼續往秀馬山屋遺址(後秀馬叉路口)前進,途經前秀馬叉路,不 選擇重裝上到秀姑巒山,而是繼續腰繞,共費時約兩小時,一路為金光閃閃的 碎岩石片或是岩石地形。 到秀馬山屋遺址時,大家開始討論為何之前兩份淡大的紀錄要選擇循馬博 的路線,先東北腰繞兩萬五地圖上所標示的偽「秀姑巒山」(但其實那是地圖 誤植,正確的秀姑巒山位置應是2551,25995,高度3805的山頭才是!),到偽 秀姑巒山的北側緩處後,在密玉山圓柏林中自行找路腰繞往東南行,最後接回 偽秀姑巒山主稜高度約3650米處。領隊質疑說為何不路線先直上偽秀姑巒山, 再直下此東南稜?但根據在秀馬山屋遺址處的觀察,偽秀姑巒山東南稜如鋸齒 連峰一般,所以推測淡大為了避免上下假山頭的折磨,故選擇腰繞而非走稜線。 討論畢,原本是要循馬博路線先東北腰繞偽秀姑巒山,結果因圓柏一叢一 叢看起來都像有路的樣子,把我們騙向直上偽秀姑巒山,走不久即發現,但想 說管他的走走看好了,反正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結果之後遇上可怕的人高超 密玉山圓柏,使出樹海戰略一波波湧來,逼的我們節節敗退,很狼狽的往西直 下,又接回馬博的腰繞路才脫離險境,而這卻只是圓柏大叔的小小玩笑開端而 已。循傳統路,十餘分鐘腰繞到偽秀姑巒山北側的緩處,沒發現淡大所稱的鐵 牌,自己找路欲往東南腰繞上至偽秀姑巒山東南稜,途中橫渡小碎石崩溝不 斷,前行不易,不斷被腰高的圓柏大叔和玉山杜鵑阿姨們勾纏和鞭打,費時約 兩小時終於接回主稜,高度約3650 m。 在主稜上好行,多短箭竹草坡,旁為白木林,此時薄霧不斷,別有一種悲 戚的氣氛。一小時後下至高度約3350m處,濃霧散開,可窺見太魯那斯山與 其前三個假山頭,在此發現一具完整水鹿的骨頭,但沒有鹿角,還有「老山賊」 的黃色路標。背著男四女三升的水,背包的重量壓的大家喘不過氣,又被圓柏 折騰的有點累了,再加上看到路標和今天的預定紮營地,意志有點放鬆,步調 緩慢,一小時後在一緩坡上下、起伏不斷的廣大草原坡放下重裝,探尋好營地。 國王頭狀況不佳,穿著雨衣戴著毛帽,蓋著地圖倚著大背包就睡著了,其餘的 人分散去找好營地(但後來反省這樣放著一個狀況不佳的人在原地睡覺其實有 點危險,萬一他就這樣失溫掛掉怎麼辦?),太魯那斯山其實並不明顯,此區 沒有特別的絕對高點或是三角點作為標示,為一能辨識出的就是裝林文安名片 的透明酒瓶和綁在其灌叢上的黃路條。 此廣大草原坡其實處處是營地,但是多是凹谷,也就是說萬一下雨了營地 就變成一個儲水池,而我們就遇上了這樣的窘境。辛辛苦苦從白洋金礦背水上 來,在全隊最疲累時,還得冒雨紮營,也許是山上乾太久了,水氣一次累積在 今天發洩,豆大的雨點嘩啦嘩啦的傾洩,拉外帳時衣褲盡濕的我和禹竹換上備 用衣物躲到睡袋裡以免失溫,國王頭和永暉本來想說此與可能只下一陣子,而 繼續撐著雨傘奮力生火,結果大雨像跟我們作對似的,變成威力更大的暴雨, 逼的他們逃回外帳內。由於雨量太大,壓的外帳喘不過氣地續滿了水,還得抽 空以人工方式幫外帳洩水,外帳下的我們也被這場大雨壓的氣氛低迷,由於今 天被圓柏欺負的很慘,一萬的航照地圖雖然顯示明天所要進入林相為松針林, 但誰知道松針林下是什麼鬼玩意?萬一不能如預期下到馬霍拉斯溪,得途中迫 降或是撤退,能不能在不動用預備天下的方式出去?對於明天的未知,大家感 到惶惶不安。 D4:C3→太魯那斯東稜---2672山頭---馬霍拉斯溪(261.3,2597.6,1990m) C4 雨停了,大太陽溫暖了人,也鼓舞了士氣。 新康山矗立在遠端,那是旨价開的中嚮,不知道他們走的怎麼樣了? 願老天保佑我們,也一併祝福他們人員平安。 為了避免下錯到3015山頭的稜,我們盡量偏太魯那斯東稜的稜線北側, 欲下到2672山頭的稜線上,離草坡後到高度2950m處的林相非常可怕,是松 樹林沒錯,但是其下長了一群「籬笆」似的矮雜林,無論走第一個或最後一個, 都一樣必須謙卑的親吻大地,沿獸徑跪著前進,一小時高度下不到100m。途 中還有一約五米垂直小落差,得人、背包分開下。在察看地形時,永暉的眼鏡 掉了,全隊輕裝找眼鏡找了半小時,還好最後有找到,不然就得用傘帶牽著近 視五六百度的領隊走全程了。 過2950高度後,一路下到溪之前都是松針林,好走,跟走傳統路的速度 差不多,一小時可下兩百到三百公尺。下到海拔高度約2400m處時,稜線變 寬,由於再往正東下的話,地圖顯示最後下溪的路太陡,我們往東偏北的方向, 欲跟到往東北延伸的稜線,高度2400~2300m處稜寬且芒草、倒木密佈,窒礙 難行。 高度2250~2150m處稜線收極窄,為岩稜地形,途中還會有松樹的橫枝椏 擋路,走在其上其實覺得有點覺得自己在參加「百戰百勝」節目,行在可怖的 窄路上,還得躍過枝椏魔王…。稜線南側較陡有暴露感,若欲稜線坡度過陡處, 多行稜線北側腰繞。途中有兩處不好下的落差,一為五米高,在2200m地圖 斷線處,人與背包分開下;另一個可重裝拉繩下。 最後下溪的路是選擇沿此東北稜與東稜中間的溪溝處,很幸運的地圖顯示 的溪溝不是噁心陡滑的乾溝,而只是好行的松針路,最後下到溪溝點為馬霍拉 斯溪的匯流口(261.3,2597.6) ,此處有腹地可順利下溪,可避免架繩下那溪 畔連續大石的垂直落差。溪寬約十米,開傘帶渡溪紮營。 D5:休息天。 昨夜討論休息天到底是要休息一整天還是半天,大家開始盤算如果休息半 天,那麼得多背一天的晚餐水和下午陡上的行進水,但是有更多緩衝的時間來 面對未知的從馬霍拉斯溪到布干山的1300餘尺落差,且由於在秀姑坪時聽說 有一颱風形成,可能在五天後影響台灣,如果能趕快上切比較有機會閃過颱風 而順利出玉里,此為靜今、禹竹、國王頭的意見。而小光的意見則是單純的想 休息、發懶、不幹事一整天,徹底享受馬霍拉斯畔的歡樂,領隊則是希望能休 息一天,輕裝上溯馬霍拉斯溪的兩條支流。 最後的結果--領隊的意見為意見…。 D6:C5→上布干西稜→2218山頭→2710山頭東側乾溝 2800m C6 走在松樹林下,由溪畔往東南沿稜經2218山頭、2404山頭,直到2700 山頭,淨走時間約四小時,走在乾淨的松針路上,一路好行,如同傳統路一般, 一小時可上升兩百公尺,只是在上下2404山頭與小鞍時會有芒草阻路。十一 點半到達2700山頭休息午餐,其上有一茅草搭的1m*1m*0.5m的小洞穴,為 某種動物的巢穴,只是牠不在家,不過也因此巢,讓我們飽受小黑蚊的攻擊。 2700山頭之後稜瘦,達2700山頭與2710山頭之間的最低鞍時,可見往 2710山頭的稜更窄、路更險,2710山頭的北側已成崩壁。將背包放在鞍部, 輕裝前去探路,路是先東南沿稜上經一斜面岩後,在稜北側腰繞,最後再接回 稜上,暴露感比較不那麼大,也比較安全。過2710山頭後再往東沿稜上行約 半小時,最後在稜南側一乾溝紮營,高度約2750m。 此乾溝真的很「乾」,永暉、小光和禹竹輕裝去找水,結果只找到「墨汁 水」,而且走沒多遠,路就開始轉陡,得架傘帶下行。不過在投了一堆湯包、 調味料到煮沸的「墨汁水+孑孓」後,它還是成為我們腹中的佳餚。只不過隔 天煮奶茶,大家的胃口就沒這麼好了,學妹還因此腹痛,吃了止瀉藥,但尷尬 的是,也因如此,過了四天,學妹直到出玉里那天才有想上廁所的感覺…。(註: 不過這也是我們幸運的地方,因為五人九天的隊伍,一包平版衛生紙實在是不 夠用,到最後一天時只剩薄薄六張,領隊還一直嚷嚷著「松蘿」擦屁股很舒服 阿~大家不要怕!) D7:C6→布干山→馬布谷山屋H 2980m C7 隔天沿稜續東南行,在之字上行突破一垂直陡坡後,皆下來兩小時直到 3150m處都走在松樹下的磊石陡坡,樹幹約人高處常有鹿角的磨痕,注意看搞 不好就有鹿角埋在松針裡只露出一個鹿角端喔! 最後上布干山的150 m為短草坡,好行且展望佳。布干山有一不銹鋼三角 點,可打電話到山下報平安,中華電信或遠傳皆可通。大家到此非常興奮,因 為勘查行終於結束。在展望極好無遮蔽的山頂,小光怕鼻頭曬傷,用防曬油把 自己塗的像白鼻心,或說是鐵獅玉玲瓏裡的許孝舜。當看到北方的丹大,國王 頭還在背上用墨水筆寫上「朝暮皆丹大」,向山下陳毅青表示一定不會鳥隔沒 幾天就要出發的丹大的決心! 往東方望著被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夾出的花東縱谷,心頭一陣激盪,地圖 上所顯示的平板紋理,還是比不上真實見到立體版的縱谷那般,有起伏、有溫 度、有氣味的感動。 之後循傳統路,初為草坡,後進森林,行約一小時可達馬布谷山屋。 D8:C7→ 太平谷迳 43k工寮迳 石洞營地 馬布谷出發,先沿著溪溝往東南行約10分鐘,路即過溪轉東北欲陡上到 馬西山東南主稜上,約兩小時可達馬西山登山口。在此放下重裝,輕裝來回馬 西山約40分鐘。 在馬博橫斷東側的馬西山,可見一「ㄈ」字型的山脈,北方為丹大橫斷、 西方為中央山脈主脊的南二段--從碎岩稜的秀姑巒山以扭曲的之字山脊到三叉 山的大草原坡,途經雲峰與雲峰中峰的草原雙峰和同為草坡山頂的南雙頭山 ;南方則為新康橫斷,山峰一路下降至花東縱谷,可見其正東側的瑞穗、東南 側的玉里,還有那蜿蜒縱谷其中,如一條水龍般的的秀姑巒溪。 離開馬西山登山口,往東南沿稜行約兩小時可達喀西帕南山登山口,在此 可見局部的太平谷和旁邊的2837山頭,休息片刻,續往正東走在滑溜溜的松 針路,約一小時陡下三百公尺後,接到一往東南向的乾溪溝,在林中沿乾溝跳 石頭並不好行,往下游走乾溝漸漸有水,但優氧化嚴重。最後翻過一崩塌地後, 溪溝方向轉東北偏北並為伏流,離開森林後,視野逐漸開闊,此為太平谷的柔 美草坡。(上河舊版的高導圖路線標示有誤,太平谷位置應該在2837山頭的正 東側溪溝中,且路線是沿著2837山頭南側的溪溝行,而非如期標示的在2837 山頭北側行!) 往北離開太平谷,先是沿著黑色塑膠管行,走在鐵杉林下跳石頭、跨倒木、 閃咬人貓,行約一小時可接到中平林道上屋頂已無的44k工寮,沿林道往東南 偏南行約一小時後,會開始接到數次的陡下捷徑,每個捷徑口都有明顯路條, 但都會再次的接回林道,此段林道旁為人造林,其實還蠻漂亮的,只是偶有芒 草。再行40分鐘後,終會接到一寬約8m的有水溪溝(271.0,2593.9),路往下 游,走在溪的右岸,行約50m可見溪左的一天然巨石下的石洞營地,恰可容 納我們五個人露宿。涉水而過,因天氣乾爽加上有巨石屏蔽可不必拉外帳,晚 上可見明月初昇,非常浪漫。 今天終於是豆輪餐的最後一天了!我們的菜單非常簡單,每天都是兩菜一 湯,前四天把一棵雙手合報的高麗菜幹掉,加上兩餐的香腸;後五天則是四季 豆,另一道菜則是以咖哩和白醬輪流當底,配豆輪。如此簡單的描述,就知道 豆輪多麼令人見而生厭了~走在傳統路上,大家只要一發懶,大廚國王頭就會 威脅說要拿豆輪鞭打我們,不然就是叫我們就地紮營在吃一天豆輪餐,真是命 中大家要害阿~ D9:C8→ 玉林橋大崩壁→ 15k車行終點→玉里→台北 沿溪右續行不到十分鐘,可見溪溝中有鋼纜橫越天際,溪右出現發電機車 的殘骸,由此離開溪溝,有一手掌寬的指標牌,左往35k工寮(不在正路上), 直行為出玉里的路。取直行,先腰繞一段路後,開始陡下五百,耗時約兩小時 到玉林橋崩壁。先沿著碎石崩溝下約80m落差到兩溪匯流處,才開始有疊石 出現,下溪的此段路由於碎石不穩定,故需小心落石。沿疊石引導走在溪右往 東南行,行約半公里往稜線看,右上方會出現數條路條和一深色雨褲,準備上 切回林道。 之後的林道不好行,芒草、崩塌不斷,約3個半小時後達15k車行終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2.85
SYH:推 三舊一新一"熟女" 07/11 18:05
SYOTEN:叫人家不要寫卻推文給大家看 真是有點奇怪 07/11 18:37
※ 編輯: rupvinci 來自: 140.112.232.85 (07/11 19:59)
Jimao:大阿草寫的紀錄真好看 07/12 03:34
dos622:路人甲:好讚的紀錄阿(鼓掌) 07/12 17:50
blackkite:學長好~ 我是neptune XD~ 07/12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