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B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NBAGM 看板] 作者: IBMbuyer (賤鵝一隻) 看板: NBAGM 標題: [數據] 90-91 以降的一些東西 (3) 時間: Thu May 17 00:13:00 2007 封館前的情勢大致可以視為老球迷對於「九零年代」的想像來源。這 裡頭存在一個總的情勢,是控制比賽的潮流。這是符合一般印象的。 這首先是一個戰術運動,而縮短的三分線對於控制比賽運動或許只產 生了加遽的效果。 一隻球隊的外線首先決定於球員能力,這是當然的。然後是觀念與打 法的傾向,而在那個年代,三分線能力顯然是慢速球隊的好朋友。最 惡名昭彰的例子就是騎士,在他們的半場攻擊中,外線扮演著重要的 角色。許多有中鋒的球隊也有相當高的外線出手比例,不論中鋒扮演 的角色或是他的打法如何。這裡我們重新看到了熱火,一隻採取控制 比賽,同時應用大量外線的典型球隊。熱火在外線狂飆運動的第三年 (也就是 96-97 球季)拿下了外線總出手數的冠軍, 全隊將近三成 的出手來自於外線。當季第二名是火箭,第三名是老鷹。讓我們將本 季的勇士與太陽(前兩名),與當時這三支球隊作個比較,看看他們 的外線出手比例: 外線/總出手 外線命中率 整體命中率 太陽 06-07 0.287 0.399 0.494 勇士 06-07 0.279 0.356 0.461 ------------------------------------------------- 熱火 96-97 0.299 0.364 0.453 火箭 96-97 0.284 0.365 0.468 老鷹 96-97 0.291 0.359 0.446 如果有人將勇士視為一隻外線濫投,攻擊品質不佳的球隊,那麼當年 的熱火與老鷹算是什麼樣的球隊呢?然後你看看他們的命中率,這些 球隊有什麼理由不出手?這問題就只在於:球迷們想要記住「當年」 的哪一部份而已。 突出的外線比例與防守無關。爵士當年在相同的情況下,外線出手比 例只有 0.145 而已,公牛則是 0.203。 再舉些例子:活塞 0.246, 超音速 0.247。西區的高速球隊太陽是 0.213,東區的高速球隊籃網 (當時 John Calipari 也試著飆速度, 他同時也是 MO 導入半場的 提倡者)則是 0.193。湖人是 0.226,尼克是 0.208。黃蜂與騎士都 是 0.215。 其中騎士剛剛將 Dan Majerle 賣給熱火,以致於外線火 力沒有那麼驚人,不然他們在上個球季的數字是 0.264。最後,在當 年整個聯盟的外線出手比例是 0.212。 所謂的「防守強度」並不是關鍵。這個年頭的防守激烈依舊,過去那 些無謂的手部干擾動作被裁判抓得嚴同時教練也不喜歡,但肢體碰撞 的程度則是相對提昇。這是整個 "Press Defense" 以及 "Offensive Defense" 發展到今日的狀態。 自九零年代以來,球員被要求執行大 量的早期接觸,要搶位置,要作阻絕與干擾投籃,不能冒險作賭博式 防守(請參考八零年代以前大量撲蝴蝶式的防守),要閱讀球與人的 方式,根據球的位置(X pass away)作出不同的防守動作, 要配合 各式包夾、補防、輪轉等團隊防守,要應付更快的速度與爆發力要求, 而且,現在還必須在製造或面對肢體碰撞後立即跑動。這不只是像八 零年代一堆球員那樣,雙手摸來摸去抱來抱去,撲來撲去跳來跳去而 已。今日聯盟的防守是更難學習的,比過去任何時刻都還要困難,防 守的戰術部門也可以說是 NBA 最大的成就, 裡頭存在繁瑣的知識。 這不令人意外,因為在聯盟裡頭,每個教練每天都要費盡心思,利用 手上的籃球菁英們,去守下對方的籃球怪物(笑)。這是令教練們既 頭痛又狂喜的經驗。 在不輸九零年代肢體碰程度(並不是在鏡頭前把人家撞翻,在禁區把 人拐下來,才叫做有肢體碰撞)的前提下,如今聯盟又流行速度與流 動性,這導致這一季整個聯盟的傷亡比例是六十年來的最高,在攻守 狀態下的意外頻傳。而且,大多數的受傷的確是來自於「意外」,這 意味著聯盟調整執法尺度恐怕也解決不了球員的損耗。這是聯盟仍然 要面對的問題,球員是十分重要的資產,但即使今日將九零年代所允 許的一些小動作以規則禁止,並且增加裁判的權威,他們也不能解決 目前球員大量意外受傷的問題。 回到主題。外線的使用與防守強度無關,一個更明顯的證據在於,聯 盟自九零年代至今,除卻掉外線狂飆三年之外,整個外線的總體趨勢 就是「總體出手數逐漸提升」,「命中率逐漸提升」。就像我前面提 到的,如果能投的人增多,命中率更高更穩定,為什麼不使用?而若 有人要說九零年代的肉搏戰更為激烈(我還是覺得這是看你怎麼定義 的問題,參見前面的討論),那也就更能說明防守強度的波動不影響 外線的整體使用率。這是一個大的趨勢,不管今日聯盟中進攻內線的 手段如何變動,看是要動起來打還是要交給一個人打,總地來說教練 還是會回到命中率與攻擊效率上進行調配。聯盟的數據統計雖然不若 棒球發達,但每支球隊的教練都是會不斷拿到數據報告的。 在上面的數字之中,我們看到了兩隻高速部隊(太陽與籃網)都不是 擁戴外線出手的球隊。 太陽在前一年 Dan Majerle 剛離隊的時候, 外線出手比例更低。 而即使在 Dan Majerle 在的時候,他們的外線 出手比例也就是 0.227,在當年算高但他們也不是非得靠外線吃飯。 簡單地說,進攻速度的設定也許外線無關。「外線」與「高速」之間 的結合至少就聯盟來說是一個更後期的趨勢。 這裡應該要討論的差異,是在於「外線在整體戰術中扮演的角色」。 外線的需求的確相當符合一般人想像的「裡應外合」球隊,在那樣的 球隊中,內線單打與外線等球射手的組合是一個良好的搭配。這是一 個很容易被球迷接受的強概念,以致於有些球隊的中鋒明明不是固定 的內線單打手,卻還是容易被懷舊者想像成那樣的角色。無論如何, 那樣的想像的確是有一些良好的原型。火箭是一個範例,他們在外線 狂飆三年之中一直是外線出手數的前兩名之一。 快攻與三分線的結合是這幾年才被聯盟廣泛接受的觀念(一個教練就 算不使用也得防範其他球隊使用)。諸君可以想像得到,快攻的目標 是籃下,以往對於三線快攻的指導都是往籃下打。在攻守轉換的過程 中拉開間距並且配合隊友移動跑到定點的觀念(參考勇士),以及所 謂的「攻守轉換下的三分」,都是比較晚期才被更為大膽地採用的。 說到「在攻守轉換下拉開間距」的概念,其實三角戰術一直都是在這 樣的指導原則下,這其中也包括了雙後衛的推進,結構性的早期攻勢, 閱讀防守後的反應,對於場地(尤其是角落)的充分利用....等等, 三角戰術是一個全場戰術,是進攻戰術的完整方案,而不只是一個半 場戰術。這也是為什麼 Phil Jackson 能在聯盟攻守遽變的年代中, 在十二個球季裡摘下九次冠軍。 我們最後也許該談「濫投」這樣的事情。一隻球隊採取急攻,出手數 多,外線比例吃重,但整體進攻品質並不理想。最惡名昭彰的球隊之 一,就是 95-96 年的小牛。 當年小牛三J的悲劇在此就不復述了, 在 95-96 這個球季裡頭,他們總共砍了 2039 顆三分, 命中率三成 六(聽起來還不錯對不對),而全隊整體命中率只有四成二,外線的 出手比例是 0.274。這支各自為政的球隊,防守當然相當不理想,而 戰績也是烏壓壓。老教練 Dick Motta 控制不了這支球隊。他曾經是 一個戰術具有啟發性的教練,但當他控制不了球隊時,只有走向失敗 與退隱的命運。 數年後 Lenny Wilkens 也同樣控制不了球隊,甚至 當 Larry Brown 在尼克遭到嚴重的挫敗時, 它向你顯露了現代教練 生態的基本就是「控制」。失去控制就會陷入混亂。一個教練能對球 員自由放任的前提,在於球員能夠控制自己,或是主將能夠控制比賽 (就像太陽)。若沒有那樣的運氣,那教練們就得想辦法控制球隊。 今日的教練或許更像是球隊的直接管理者。 95-96 的小牛外線記錄後來被一隻外線暴走球隊打破。這三個球季的 太陽?錯,02-03 球季的波士頓。我們投了 2155 顆外線,這到目前 為止仍是單季的歷史紀錄。 而這並不是一隻快攻球隊,Jim O'Brien 沒有採取 Pitino 的作法,轉而強調對於半場團隊防守的細緻控制。 簡單地說,他在進攻上採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以此交換時間與球員 的信任,好在防守端進行嚴密的控制。結果我們當年的外線出手比例 高達 0.331,這是未來相當難破的歷史紀錄。命中率奇低(外線三成 三,整體四成一),但是靠著一堆防守怪招硬是將戰績撐到五成以上。 如果要評價這支球隊,這其實是九零年代後期遺緒的極端表現。外線 與快攻沒有關係,而與控制比賽有關。這是「濫投」的另一個形式, 犧牲進攻以交換防守的策略。 而不論是當年的小牛,還是當年的波士頓,那樣球隊顯然與我們今日 看到的太陽與勇士,以及當年看到的熱火、火箭與老鷹不同。 ------------------------------------------------------------ 我們要告別「九零年代」了。最後也許我們可以談談兩件事情。第一 件事情是喬丹對於這兩次三連霸的認知。他曾說第一次連霸是靠進攻 而第二次連霸是靠防守(我記得好像是從 TheDream 的文章看來的, 有公牛問題請找他),不過數據會告訴你,第二次公牛連霸時期,他 們的整體攻勢是比較突出的。前面我也提到在第一次連霸中,公牛帶 給聯盟的影響恐怕是守多於攻。這裡頭並不存在任何矛盾,因為當喬 丹再度回到聯盟時,他所面臨的環境已經產生相當程度的改變了。你 得佩服他的適應能力,後期的喬丹加強了身體同時也大量應用後仰跳 投,這不只是因為他不若過往銳利,也是因為聯盟攻守的平衡正在轉 變。所以就公牛本身來說,他們在防守方面也必須更為強調。 另一件是關於球迷的印象問題。球迷常常述說著九零年代的一些高張 力比賽,但是當我們把數據調出來看的時候,就會發現:聯盟平均得 分的低點是在封館之後的事情。在九零年代控制比賽尚未流行之前, 平均破百的隊數還是佔大多數,像是當年尼克與公牛在季後賽中的肉 搏戰,可以說是比較特殊的例子。當然,那種特殊的例子在九零年代 後期或許漸漸成為主流,不過這裡頭有一件事情是很值得思考的: 球迷們對於九零年代的記憶,是不是過多地集中在各隊的季後賽表現 上頭,並且透過特殊的高張力比賽不斷強化自己的記憶?我們當年又 有多少機會,透過季賽期間去綜觀各支球隊的表現?甚至我們當時有 沒有機會將一整個季後賽都看完? 各隻球隊到了季後賽,在表現上的張力與強度都會增加,這在過去與 現在都是一樣的。但人們的記憶很容易受到各式各樣的波動。即使在 今日,聯盟對於比賽的控制更為嚴格,許多季後賽的固定戲碼還是照 常演出,這其中也包括了球員的抗議與抱怨。而像是那樣的事情,如 今會被更多的媒體資訊,更多的球迷意見不斷相互強化,就彷彿真的 有什麼毀天滅地的嚴重衝突般地。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聯盟的作為又 會與媒體的影響力之間不斷相互強化:為了所謂的「公眾形象」而採 取更嚴厲的比賽管制措施,但事實上那樣的管制以及懲罰只會進一步 地將小事化大,並且透過媒體的擴音器弄得更嚴重。聯盟太強調控制 的結果,最終將發展成一個十分荒謬的景況:「與其讓球員之間的意 外衝突毀掉比賽,不如讓我們親自毀了它。」若不能意識到這樣的問 題,那麼聯盟只會陷入越來越糟糕的局面。一方面透過越嚴格的管制 將各種衝突的畫面不斷擴大化且無效解決任何爭議,另一方面對於球 員受傷頻繁的最基本問題卻也拿不出任何解決的方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174.135
lilneige:推..^________^ 05/17 00:3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174.135
ando:Push~ 05/17 00:38
kreen:推 05/17 00:47
PURELOVEGAE:XD T 大轉文真快...害我前面推文說溜嘴... 05/17 00:47
PURELOVEGAE:這才是專業討論啊...把許多刻板印象一一擊潰XDDDD 05/17 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