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B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icebound ()》之銘言: : 是在籃下出手時被打到 : 後來兩次罰球應該也受到了影響 : 他有跟布朗爺說他手痛,但布朗爺也沒想到那麼嚴重吧,叫他繼續打 : 至於他的態度...... : 從一線球星到一個聯盟的一季板凳 : 加上他才要滿19歲的年齡...... : 心理調適不是那麼容易的 或許這是他個人心態成熟與否的問題, 可是像這樣少年得痔瘡的例子,實在不大應該被鼓勵。 如果要我拿個對照組來比較, 我想我會拿馬刺的Parker。 這個小朋友也是19歲的時候進入NBA, 短短三年內,他從一個法國來的小菜鳥變成馬刺的第二號人物。 或許這也跟馬刺的教練團刻意要培養他有關, 不過Milicic在的底特律,隊上雖然沒有讓他先發的空間, 可是他能夠學習的對象並不會比別人少。 而他已經比全世界幾百萬打籃球的人都還幸運了! 老天給了他七呎身高、給了他一張俊臉,還給他進了NBA, 他的心理應該要有所滿足,而必須對自己多加要求。 那天恰好看了第五戰最後他上場的那幾幕, 我還以為是現場燈光的關係,還是我眼花了..... 戴耳環上場比賽?! 你以為這是街頭鬥牛喔? 況且這好像也不合規定吧! 治軍一向嚴謹的布朗爺難道沒發現這小子還戴著耳環就準備上場? 說實在話,就算身為一個板凳球員,也必須隨時做好上場的準備, Milicic來打NBA,是來展現球技,而不是來表演流行時尚或耍帥的吧?! 假設這些行為不是Milicic的本意,那麼媒體和底特律的公關部要負上很大責任。 或許Milicic根本還沒有到能打NBA的程度,但是一開始就被媒體過於吹捧; 又或許他原本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卻被媒體捧過頭,整個人因此迷失。 從這也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台灣的小球員, 儘管天賦過人,可是成名太早,自己又不懂得潔身自愛自我磨練, 結果球員生涯到最後被嘲笑成廢柴的也是大有人在。 -- 就算是禽獸........都有一點點的憐憫之心 但我不是禽獸....所以我沒有憐憫之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