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B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http://blog.pixnet.net/supershi/post/9584531 Possession 可以說是 APBRmetric 中最重要的數據,目前比較常見的計算方式是由 Dean Oliver 發明的。大致上來說,它代表一隻球隊進攻的次數,所以喜歡快打旋風的 球隊像是太陽或勇士會比其他球隊擁有更多 Possession,反之進攻腳步慢的球隊 Possession 就會比較少。在一場比賽中,兩隻交手的球隊因為不斷地交換攻守的角色, 所以雙方擁有的 Possession 是差不多的。Possession 提供了人們除了"時間"之外,另 一個用來衡量效率的單位,而且它甚至比時間更適合用於衡量球隊或球員的進攻效率。 根據 Dean Oliver 的定義,一個 Possession 只會在下列三種狀況下結束: 1. 一個未被進攻方搶下籃板的投籃(進球或防守方搶到籃板) 2. 失誤 3. 罰球 所以根據定義,進攻籃板會延續 Possession,也就是說,就算進攻方在某次進攻中投失 了 100 球搶了 100 個進攻籃板,然後在第 101 球終於投進,這個情形仍然只算進攻方 一次 Possession。 結束 Possession 的第一種狀況可以粗略地用 FGA-OREB (出手數-進攻籃板數)來表示, Dean Oliver 在 Basketball on Paper 還提供下面這個更精確的式子來計算第一種狀況 : FGA-(OREB)/(OREB+DDREB)x(FGA-FGM)x1.07 (OREB)/(OREB+DDREB) 是進攻方的"進攻籃板率",所以 (OREB)/(OREB+DDREB)x(FGA-FGM) 是投籃出手不進後搶到的進攻籃板(不考慮罰球)。最 後的 1.07 則是微調讓數據更為精確。 第二種結束 Possession 的情況可以簡單經由團隊失誤 TOV 來計算。第三種狀況則是 0.4*FTA (也有人用 0.44*FTA)。一般來說,兩次罰球最常見的狀況(投籃犯規或加罰狀 態),所以通常兩罰會結束一次 Possession,也就是 0.5*FTA 是狀況三的總數。但因為 有其它不是造成兩罰的情況(犯規進算、三分投籃犯規或技術犯規等),所以 Dean Oliver 用 0.4*FTA 來計算。結合前面兩種狀況,一隻球隊的總 Possession 數為: Possession = FGA-OREB+TOV+0.4*FTA or Possession = FGA-(OREB)/(OREB+DDREB)x(FGA-FGM)x1.07+TOV+0.4*FTA 反應快的人可能已經想到好幾種情況可能會造成用算的 Possession 和用統計的會有所不 同,不過根據 Dean Oliver 的經驗,上面兩個式子的計算結果和實際統計的誤差並不大 。 Dean Oliver 在書中提到,他並非第一個提出 Possession 概念的人,許多教練、播報員 或籃球相關人士都早就已經運用類似的概念在他們的工作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卡傳奇 教練 Dean Smith,另外也有許多大學教練早已有簡單的公式可以從統計數據中計算類似 Possession 的概念,換句話說,APBRmetric 可能早已在美國籃球圈子裡萌芽,只是身 為局外人的球迷並不知道,不過在 Dean Oliver 的 Basketball on Paper 出版之後, APBRmetric 也逐漸在球迷之間開始發展。最後希望你看過這篇介紹後,也能對籃球數據 分析有進一步的瞭解。 參考資料: Dean Oliver, Basketball on Pap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9.189.246.113
RonArtest93:好文長知識 借轉KINGS 謝謝 10/07 12:40
RonArtest93:轉錄至看板 Kings 10/07 12:41
illuvive:不推不可 10/07 13:42
royshine:好文推 10/07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