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B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Rockets 看板] 作者: supershi (弱) 看板: Rockets 標題: 2007~2008 Rockets Preview 時間: Thu Oct 25 15:25:26 2007 原文:http://blog.pixnet.net/BasketballBang/post/10147320 再度於第一輪苦戰七場後淘汰,也代表著火箭 JVG 的時代結束了,同時 Carrol Dawson 也按照他前一年的計畫退下總經理的位置並由培養已久的 Daryl Morey 接任。新總管上 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和老闆面試在野的 Rick Adelman 並且在一個禮拜後正式簽約成為新 任總教練。短短的兩週火箭就在總經理和總教練兩個位置做出變動,也代表著球隊 2007 年的暑假將會相當熱鬧。 Adelman 入主火箭後,他的助理教練團也在一個月後定案:Elston Turner, Jack Sikma, T.R.Dunn 和 R.J. Adelman 都是過去 Adelman 在國王時的人馬,彼此之間的默 契自然是不用擔心。同時間 Morey 動作頻頻也不時傳出各種交易謠言,六月中用 Juan Howard 換來制服組一直很想要的 Mike James,接著在選秀會出人意表地挑了 Aaron Brooks,然後用無心打 NBA 的 Spanoulis 和馬刺換來 Jackie Butler 和 Luis Scola 的簽約權,隨後和 Scola 達成協議正式讓他加盟火箭,最後在七月中簽下被買斷的 Steve Francis。這一連串的動作讓籌碼不多的火箭補強了後衛陣容,小前鋒方面也在 Bozi Wells 願意留下後加強許多,整個後場陣容在暑假之後只能用人滿為患來形容,主 打控衛的就有 Alston, Lucas, Brooks 和 Francis,雙能衛則有 Head 與 James,得分 後衛還有 TMac 和 Snyder。另一方面前場則仍維持上個球季的人數,中鋒是姚明,替補 中鋒仍是不知幾時才打不動的 Mutombo,第三中鋒則是 Jackie Butler,大前鋒方面以 Hayes 和 Scola 為主,今年和去年第二輪選進的 Carl Landry 和 Steve Novak 將競爭 替補的席次。 在陣容補強後,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 Adelman 能否把火箭塑造成和當年的國王一樣以進 攻華麗著稱,另外也有人想說會不會也和當年的國王一樣"重攻輕守"。先從防守來講,當 年的國王真的"重攻輕守"嗎,用數據來看,打從 99~00 球季 Adelman 擔任總教練開始, 國王的 DRtg 是 102.6(11), 99.7(7), 101.3(6), 99.2(2), 105.1(21), 108.1(22), 105.2(13),在最強盛的時候國王的防守效率也是全聯盟數一數二的,隨後幾個球季因為 傷兵和球員陣容異動使得防守表現不如往年耀眼,但整體而言國王當年的防守是相當不錯 的,只是因為在快節奏的情況下對手有更多的進攻機會使得失分上升,也給人重攻輕守的 印象,事實上當年 Adelman 手下的國王可說是攻守兼備的,對一隻快節奏的球隊來說, 因為不容易控制失分所以要把防守做好是很不簡單的,這幾年聯盟的快節奏球隊只有公牛 防守效率能常駐聯盟前十,而火箭有 JVG 時期打下的根基加上 Adelman 和防守教練 Elston Turner 昔日的成績,若無意外,未來防守仍應該是火箭的強項。 進攻方面,在國王時期成為 Adelman 招牌的快節奏加上普林斯頓半場進攻已經是眾人注 目的焦點。Adelman 的球隊一向擁有極佳的攻速,國王隊在他的帶領下成為聯盟攻速最快 的球隊 (pace factor: 96(1), 99.3(1), 94.4(2), 95.6(1), 95.4(1), 92.8(4), 93(8), 91.9(9)),即便在後期為了提昇防守而降低速度,球隊的 pace facotr 依然是聯 盟前十的水準,Adelman 也不只一次強調會加快比賽節奏讓得分變得更容易。從幾場熱身 賽來看,火箭的比賽節奏確實比 JVG 時期加快不少,搶下防守籃板後的推進不再只由後 衛或 TMac 執行,Battier, Wells 等小前鋒也一起分擔推進的責任,另外 Adelman 也鼓 勵球員在快攻時把握空檔跳投,再加上火箭一直喜歡用的 early pick'n roll,這樣簡單 有效的早期進攻架構以足夠讓球隊打出比以往更快的進攻節奏。 進入半場攻擊後,自然就是普林斯頓戰術掛頭牌,但是相較於傳統的普林斯頓戰術, Adelman 使用更多的兩人小組配合,同時也允許球員在適當的機會進行單打。以熱身賽常 見的高位普林斯頓來說,當高中鋒持球後,兩翼的球員便會進行交叉掩護,同時根據防守 方的反應做出適當的攻擊決定,因為大前鋒和中鋒都站到禁區外的關係,許多開後門空手 切就會在這個時候出現,想必有看過當年國王隊比賽的球迷對這些鏡頭應該非常熟悉。另 外禁區球員的小組配合也從 JVG 時代的橫向為主加入了縱向的高低中鋒配合,過去因為 要讓姚明強攻禁區,火箭喜歡讓他和 Hayes 在禁區底線做交叉掩護,讓姚明能在禁區兩 端低位單打,而從熱身賽來看,火箭多了許多高低中鋒的配合,像是 Scola 或姚明 back screen 讓另一人在高位接球進攻就是往年不會看見的鏡頭。透過小組配合,球員 們可以更輕易的尋找傳球或自行進攻的機會,而且適應良好的話球員也有足夠的自由去展 現許多個人技術,這也是球員大大讚賞這套戰術的原因。 除了新的普林斯頓戰術外,火箭在熱身賽也沿用了過去曾使用的三角戰術做為由低位發起 進攻的手段,另外高位或45度角檔切也和過去一樣被大量利用做為接續性攻擊。Adelman 並未為了導入自己的進攻戰術而放棄火箭過去累積的成果,他還盛讚 JVG 對兩位主將的 發展功不可沒,現在只要做些許調整就能讓姚明和 TMac 融入新的進攻戰術並釋放原本被 壓抑的能力。姚明在 JVG 的培養下成為除了 Shaq O'Neal 外最純粹的低位武器,但是付 出的代價就是姚明原本不錯的中距離投射消失在螢光幕前。現在 Adelman 不但讓姚明負 責大量的高位傳導,並且允許他投中距離,同時又利用移動和小組配合讓姚明有更多攻擊 禁區的機會,等於是更有效率的利用姚明的進攻能力,另外也能解省許多在禁區要位置單 打的體力,對姚明適應快節奏的比賽也是一項利多。TMac 一直以來在火箭擔任著進攻發 動機的角色,Adelman 在訪談說希望讓他的比賽輕鬆一點,利用新的戰術讓其他隊員得到 機會減輕 TMac 的負擔。這樣的改變可能會解放 TMac 的得分能力,除了體力的因素外, 事實上 TMac 的無持球進攻一直都非常強,聰明的判斷加上既快且高的跳投讓他在利用掩 護時會給對手極大的威脅,同時過去幾年經驗的累積讓他知道如何對應包夾,這將使得 TMac 再度成為可怕的得分機器。 其他隊員方面,Scola 的加入除了讓大前鋒保持有兩名可用之兵外,他本身善打 motion offense 的特性對目前的火箭可說是再適合不過了。從美洲錦標賽和熱身賽來看,雖然他 的單打招式不多,但是他在禁區內有不錯的完成投籃能力,配上優異的進攻判斷和一些中 距離跳投讓他不用拿球也可以威脅十足。防守上 Scola 不是最硬的球員,但肯定是最惱 人的防守者之一,做進攻犯規和用身體碰撞騷擾對手都是他的拿手好戲,不過目前他還需 要適應 NBA 規則,季初大概會有些犯規麻煩,但是另一位大前鋒 Hayes 也是有本事一場 吃個 20 分鐘左右的上場時間,雖然 Hayes 沒有中距離和單打能力,但是他的籃板保護 和肉體派防守對火箭來說非常有價值,另外他和 TMac 的檔切配合也有不錯的效果。 Scola 和 Hayes 一攻一守將佔去多數大前鋒上場時間,目前我個人傾向讓 Scola 先發, 把 Hayes 放到板凳和 Wells, James 等砍將一起上場。Scola 的進攻會是姚明最好的幫 手,這點是 Hayes 無法提供的,防守上 Hayes 佔點優勢但差距應該不足以彌補他在進攻 上的劣勢,讓他和一群自幹鬼上場除了可以撿子彈外還可以把他的進攻劣勢隱藏起來。 Battier 去年被許多人抱怨進攻不夠積極,不過近幾場熱身賽倒是看到他許多單打的鏡頭 ,近年來苦練的左右手拋射讓他在小組配合時使用捲曲切會更俱威力,也許體能條件不突 出能在 Adelman 的戰術下有更好的發揮。Alston 應該是最歡迎 Adelman 的球員,上個 球季末說羨慕勇士快打旋風,現在馬上就有機會親身體驗。在度過一個消沉的暑假後, Alston 在熱身賽的表現完全看不出來受到交易流言的影響,目前他應該還是先發控衛的 首選。Wells 在 Adelman 入主後積極減肥調整狀態,熟悉 Adelman 戰術的他果然在熱身 賽就已經進入狀況。回鍋的 Mike James 是只要有開火權就能夠發揮的球員,他和 Wells 將會負起板凳上的火力。另一位回鍋且深受火箭迷喜愛的 Francis 則還在適應當 中,熱身賽看起來他的身體狀態和球技都沒有退化的跡象,但是需要球在手的他得適應 Adelman 的戰術才有機會爭取一席之地,從 Adelman 和他本人的訪談都能發現 Francis 仍然在尋找自己的定位,身為火箭迷的我也盼望老法和姚明在底線的搭配能重 出江湖。Head 和 Snyder 是目前處境比較尷尬的球員,他們兩人因為後場球員爆滿和球 技上的劣勢上場時間可能會減少許多,兩人也許都會淪為交易籌碼,站在球員發展的角度 來說,這大概是對他們最有利的情況。 目前火箭後場球員過多需要瘦身,但即便裁到聯盟規定的 15 人,對 Adelman 的調度仍 然是個考驗。從過往的紀錄來看,Adelman 季賽時習慣看板凳深度用 8 或 9 人輪替,以 火箭的情況來說,扣掉先發五人後,Hayes, Wells, James, Francis, Snyder, Head, Brooks 等人要競爭 4 個上場名額,為了讓人滿為患的後衛上場,熱身賽甚至出現 Scola 打中鋒的小球陣容,我認為季賽開始後這麼極端的陣容應該很少出現,但是雙矮 後衛一起上場也許會成為正式的輪替,總而言之 Adelman 還在觀察球員場上的表現和彼 此間的搭配,他也在訪談說自己還在尋找適合的調度模式,如何找到穩定的輪替並且安撫 上場時間少的球員會是上半季火箭需要解決的問題。 也有許多人討論火箭是否適合 Adelman 的戰術,有些人認為火箭的球員傳球不如當年國 王的球員,所以對火箭堅持普林斯頓抱持否定的態度。但是我不這麼認為,Adelman 並不 強迫球員一定要打出什麼樣的風格,不同的球員對應防守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只要抓住幾 個進攻的原則即可,當一群很會傳球的人湊在一起時自然就會有華麗的進攻表演。考量到 現有的成員,火箭的普林斯頓華麗度肯定不比當年的國王,但是攻擊籃框的積極性和外線 火力應該會讓人印象深刻。 另外一個長久一來困擾火箭的問題就是姚明和 TMac 的傷病。姚明近兩個球季雖然展現出 統治禁區的能力,但似乎運氣一直不站在他這邊,拔腳指甲會感染,跟隊友相撞會傷到膝 蓋。我們有理由相信姚明不是個大病號,但他真的得多燒幾炷香。TMac 上個球季減重加 上遇到名醫後背傷發作的情況減少許多,今年他卸下一部份進攻發動機的責任,體力的負 擔應該減輕不少,對於控制背傷會有正面的效果。 總結以上,我對火箭新球季的攻守都保持樂觀的態度。兩位主將的健康一樣關係著火箭的 戰績,尤其是在上半季的磨合期,當進攻不順時,比賽還是得由他們兩位來接管,所以若 兩位主將上半季能保持健康,火箭本季應該能打出 50 勝以上的戰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226.239.15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226.239.150
pokka:push... 10/25 15:34
rayry0502:我的battier被遺忘了 烏烏 10/25 16:00
npchen:推supershi~ 10/25 16:33
derekhsu:s大的好文必推!但是Battier完全被遺忘了...orz 10/25 21:07
temma:Dororo兵長Battier 10/25 21:42
crazyvsjay:^^ 10/25 21:48
SMALLZCH:中間有一段提到battier啦 10/25 22:34
SMALLZCH:總共3行 要仔細找歐...... 10/25 22:35
rance25:推好文,另,國王當年的問題與其說防守不好,倒不如說是領先 10/25 23:05
rance25:太多之後就會失分如流水 囧 10/25 23:06
rance25:導致強大的得分和強大的失分能力一齊深深烙印於球迷印象之 10/25 23:07
rance25:中 XD 10/25 23:08
※ 編輯: supershi 來自: 69.226.239.150 (10/26 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