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Taipe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Coffee 看板] 作者: sister75 (失眠成了習慣) 看板: Coffee 標題: 只剩下咖啡館 只剩下星期一 時間: Fri Mar 2 00:58:23 2001   ꄠ 《只剩下咖啡館,只剩下星期一》    文: 楊照  ꄠ 1998/02/拾穗月刊  我知道數以十計的咖啡館,在台北。可是我沒有打算寫導遊導覽,介紹你們去 這些咖啡館。 我知道一家冷氣永遠開得太強的咖啡館。裡面服務的小姐,自己都戲稱那個地 方是寒帶。坐在那裡,總是可以比別人早一點察覺到要變天下雨了。外頭空氣中的 濕度一升高,咖啡館面街的大片玻璃就開始結霧,水珠凝得夠大,到了有足以淌流 的重量,雨就落下來了。履試不爽。 ꄠ 我還知道一家燈光永遠太暗的咖啡館。灰黑的四壁及天花板都保留了最純粹的 水泥原色,未作任何裝飾,純粹到也不掛任何的照明工具。只有每張小桌上一盞十 燭光左右的燈泡,甚至不足以照亮檯燈本身的燈座,乍看之下像是一隻隻漂浮在空 中的螢火蟲,異常堅持地寸步不肯飛離開。我曾在那螢弱的光線下讀完李敖的回憶 錄,若干瞬間錯覺以為自己置身在每個社會每個時代都有的潮寒土牢裡。 我知道許多家總是味道濃重的咖啡館。煙味咖啡味混著某種雨季的霉意,一層 疊一層沾黏桌布和椅墊,以及一切紡織纖維上,把那些細微的空隙填補的滿滿的。 甚至不需經年累月,那種味道裡只有膚淺的歲月感,沒有時間滄桑的。在努力維持 簇新外表的咖啡館裡,就是會有那種不肯隨著店門開關而新陳代謝的嗅覺刺激,像 是舊式擦髮油的浮華紳士,昨夜殘留在枕頭上的味道。 我還知道更多家音樂永遠不對勁的咖啡館。最主要是不用心,看待音樂的態度 就是「有了就好」。標準就是一張「李察.克萊德蒙」矇混到底。要不然就是那種 翻唱英文老式情歌,連原本最情緒化,最悲愴的小提琴聲音,在裡面都不客氣的擺 出虛情假意的敷衍姿態。更不要提歌聲了。要不然就是逼你聽一次又一次,最近唱 片行賣得最熱門的CD。聽一百次張惠妹。再聽一百次許茹芸。然後是鄭中基梁詠琪 ……從這館聽到那館。 還有一種不用心是拿音樂嚇你。干擾你的情緒。永遠猜不出來下一秒。下一分 鐘,會冒出什麼東西來。巴哈的雙小提琴協奏曲最後一個音符還繞在門柱間,就突 然發現後面追來了用誇張美聲唱法的「雨夜花」。至於Bill Evans的爵士鋼琴,就 被搭配了安室奈美惠蹦蹦跳跳的「Can You Celebrate? Can You Celebrate? 」還 有還有,南美風的新世紀音樂會毫不客氣的被接上一段金戈鐵馬。風疾雨遽,琵琶 演奏的「十面埋伏」。這些,都不是我的想像,是真真實實發生過的咖啡館傳奇。 我知道一批批風格彼此抄襲的咖啡館。我知道有好幾家總是有人講話講得像在 吵架的咖啡館。我知道一堆咖啡作假的咖啡館,他們的卡布其諾只是用普通綜合咖 啡加上鮮奶油。巧克力粉和彩色糖粒。我知道另外一堆簡餐做得極其馬虎的咖啡館 …… 這些我都知道。你知道我為什麼不寫導遊導覽了。 有時候看見人家興味盎然地把臺北的咖啡館介紹的多彩多姿,還附上光澤適恰 的照片,我都不免有些納悶。這些人,排除掉做廣告不算,這些人真的常常去到咖 啡館裡嗎? 還是這些人都具有比我更堅毅強韌十倍百倍的都市性格? 對我而言,咖啡館是臺北貧乏文化中的不得已,永遠成不了光榮驕傲。是因為 我們失去了太多東西,找不到太多以前本來屬於我們或者將來應該屬於我們的地方 ,所以輾轉流落咖啡館。 咖啡館於是成了一種欠缺的提醒,走進咖啡館而想起來我們倒底少了什麼;走 進咖啡館於是成了一種荒涼憂鬱的經驗,因為我們沒有勇氣沒有能力去追尋建造那 真正欠缺的,所以到咖啡館去,至少不要遺忘掉欠缺的感覺。 只剩下咖啡館了。在咖啡館想著我們失去了家,失去了可以長久待著也不會膩 煩的家的感覺,失去了在家裡可以不受打擾的城堡式安全戒心,也失去了能夠在家 裡坐著躺著悠閒的完整時間。 在咖啡館想著我們失去了朋友,那種可以互相賴在彼此家裡的沙發上,不小心 就因酒或午后涼風而沈沈睡去的朋友,以及朋友的家。我們也失去了看一個好朋友 不知不覺在講話中安穩睡去的沈靜寬容。 還想著我們失去了山林和海洋。山林。海洋當然還是都在的,是我們失去了與 他們的日常聯絡管道。山林,海洋,甚至陽光與雲,變成我們生活的某些額外的東 西,不在編制裡,也不在「正常」的意義運作裡繼續影響我們。 只剩下星期一,只剩下咖啡館。 還想著我們沒有的人文傳統。一個在咖啡館裡讀詩、討論哲學、爭辯政治立場 的人文傳統。我們只搬來了咖啡館,其他的依然還遺留在文明的彼岸。詩只存在於 極少數高中生的課本或筆記簿的邊緣塗鴉裡;哲學在學院裡艱苦流傳,而且缺乏創 新討論,至於政治立場,計程車上的爭辯遠比咖啡館裡的普遍。激烈而且嚴肅。 在那個我們沒有移植進來的人文傳統裡,咖啡館和酒館一樣,讓人暴白自己。 向自己或他人誠實暴白自己。咖啡館和酒館是孿生的一對場所,酒使人醉,咖啡逼 人清醒,在最醉與最清醒的兩極情境裡,存在著剝除了含混面具之後的赤裸裸。血 淋淋自我。 在那個人文傳統裡,許多基礎的結構都是二元搭配的。聖潔與世俗,理智與感 情,精神與物質。於是而有咖啡館與酒館。 我們沒有那個傳統,只剩下咖啡館。就像香港人在都市化發展中,因為居住越 來越擁擠,人在鴿子籠般的屋子裡越來越待不住。有一段時間他們只擁有茶樓,只 剩下茶樓。不過咖啡館比茶樓至少多了一點空間,多了一點孤獨,相對的,也就容 許了多一點嘈雜中的誠實。 一九九六年中以後,有一段時間,我過的日子最接近典型的臺北人。有一份全 職上班的工作,在民生東路的大樓裡分配到一間約莫三坪大的辦公室。換句話說, 生活裡有了一個不斷引誘我逃離的,別人指定的中心。 逃到哪裡去? 逃到哪裡去才能不要看起來像別人希望看到的國際事務部主任? 逃到哪裡去才不需要接無窮又無聊的電話,對著原本不認識或不屑認識的政客們解 釋一些他們應該知道卻又偷懶不去學習的事? 逃到哪裡去才能碰到真心,才能對還 好奇想聽真話的人,說些不掩飾、不心虛的真話? 逃到哪裡去才能整理自己的怯懦 、恐懼、挫敗、憤恨,以及洶湧而來的愛怨情仇? 只剩下咖啡館了。尤其是星期一,早上開完「主管會報」之後,我就格外想逃 。一種沒有未來,沒有明天式的逃離衝動。覺得自己就要活不過這最最憂鬱,最最 死氣,最後的星期一。 於是,每個焦躁不安的星期一,我造訪那些太冷、太暗、太吵、太臭、太假的 臺北咖啡館。在咖啡館裡撿拾自我,尋找真心。並且,努力寫出星期二就要見報的 副刊專欄稿。 於是,在「星期一咖啡館」裡寫出來的這些稿子,有了一種我以前的作品裡不 曾有的末世焦躁,絕望掙扎(desperation) 的印記。我在想像的「星期一咖啡館 」裡啜飲著焦味苦口的咖啡,招來所有識與不識的朋友或敵人們,強迫他們聽我陳 述彷彿再不說就會把我噎死的種種感受。 在只剩下星期一,只剩下咖啡館。時間與空間雙重的逼迫下,我利用文字,勉 強的追覓那些應該存在卻不存在的東西。家、個人城堡、朋友、山林、海洋、人文 傳統、詩、哲學、關於政治社會與公理正義的爭辯,以及最重要的,真心與愛情。 我努力地用文字在這個貧乏的時代,開張這樣一家「星期一咖啡館」,販賣這 些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的一點香澀氣味。 (完)           (聯合文學之「Cafe' Monda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sister75.m3.ntu.edu.tw -- Boolean Retreival Interchangable Access Networ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IP028.dialup.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