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89thLI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颱風」一詞新究 源自阿拉伯語 記者曹銘宗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颱風百問」知識,「颱風」一詞從廣東話「大風」或 閩南語「風篩」演變而來;但一項新的台灣史研究指出,「颱風」一詞源 自阿拉伯語,經東南亞華僑音譯成中文。 台灣史研究者朱瑪瓏在台大歷史所的碩士論文「近代颱風知識的轉變─以 台灣為中心的探討」,為歷來僅見深入研究颱風歷史的著作。貓頭鷹出版 社肯定這項研究「以科學知識檢驗漢民族颱風知識系統」的成績,最近已 與朱瑪瓏談好改寫通俗版本。 朱瑪瓏的指導教授、中研院台史所主任劉翠溶指出,朱瑪瓏以「東西接觸 ,知識交流」的現象來解釋「颱風」一詞的來源,極具創意。 「颱風」一詞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種大風暴侵襲中國大陸以廣東省 最多,粵語稱之「大風」。有人則引用清代「重修台灣縣志」的「颶風挾 雨四面環至,空中旋舞如篩」,指出清初漢人大量來台後創了「風篩」一 詞。 另外,也有人說「颱風」一詞來自typhoon,但也有人說typhoon來自中文。 根據朱瑪瓏的研究,中國二十五史沒有「颱」字,漢字傳統稱此自然現象為 「颶」,最早出現在唐代文獻的「海風四面而至,名曰颶風」。在粵省志書 中,也稱「颶」而不稱「大風」。 朱瑪瓏在中國文獻找到最早的「颱」字,出現在明天啟六年(一六二五年) 明廷趕走澎湖荷蘭人的善後文件中,可見「颱」字為清代台灣漢人所創之說 有待商榷。 朱瑪瓏說,「颱風」一詞比十九世紀才出現的typhoon早了很多,這兩個名 詞可能都源自阿拉伯語或阿拉伯語與波斯語混合的印度司坦語tufan。 朱瑪瓏指出,十六、十七世紀活躍在東南亞颱風中心帶的海上勢力,除了宋 代以來的華商之外,還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以及後來的歐洲人; 這些人從西方而來,也經過印度洋的熱帶氣旋帶,帶來了tufan一詞。明末 住在東南亞的華人海商,根據tufan創造的「颱」字,在十七世紀初進入中 國漢字的書寫系統,彰顯當時「海上貿易的跨文化接觸」。 【2002/09/01 聯合報】 -- 半神半聖亦半仙 全儒全碩是全賢 腦中真書藏萬卷 掌握文武半邊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174.21 ※ 編輯: BradPitt 來自: 140.123.174.21 (09/03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