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FS-89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基因操作一詞是指:把外來基因經重組後導入宿主細胞中,則可表現並生產此基因的 有用產物。 由於所欲利用其表現的基因本身並不具有複製起始,不能自動生產蛋白質,因此我們 將來自不同生物的DNA利用可切割特定DNA序列的核酸內切?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切割開,再以可連接帶有相同核酸黏合端序列之不同來源 、大小之DNA片段的接合酵素(ligase),將特殊DNA片段與經相同核酸內切?處理的載體 (vector)進行接合,形成重組的DNA,並將這重組DNA片段經基因轉型方式 (transformation )送入宿主細胞(host)中,經由宿主細胞不斷的分裂,而可持續的複製 這DNA片段。 選殖載體需具備有以下的條件: 1.單一核酸內切?目標位置 2.一個或一個以上可選擇之遺傳標識 3.具複製起始 因為目的序列與載體DNA正確連接的效率、重組導入細胞的效率不是百分之百,而使最後 生長繁殖出來的細胞並非都帶有目的序列,因此基因操作的最後一步驟還須經過篩選 (dcreening)。篩選之方法如下: 1.根據重組載體的標誌作篩選:最常見的載體攜帶標誌是抗藥性,當培養基中含有抗生素 時,只有攜帶相應抗藥性基因載體的細胞才能生存繁殖。 2.免疫法︰將基因轉殖後的細胞稀釋培養成菌落後,複印到硝化纖維膜上(此時的一個菌 落可當作是單一菌細胞增長而成的),再利用標記(例如放射性)的核酸探針與特化細胞 的DNA進行分子雜交,核酸探針結合在含有目的序列的菌落DNA上而不會被洗脫,則可 利用放射性自動顯影辨認出來。 3.核酸雜交法:利用特定抗體與目的基因表現產物特殊性結合的作用進行篩選。例如某 一細菌經選殖後能自形合成組胺酸而存活,而此細菌突變株之培養基中則必須供以組 胺酸,如果在不含有組胺酸之培養基中培養重組體,則存活者就是我們所要的品系。 -- 不知為何ㄇㄟˊ(酵素)這個字打出來會變成問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173.128 ※ 編輯: bracken 來自: 140.112.173.128 (01/11 23:36) ※ 編輯: bracken 來自: 140.112.173.128 (01/12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