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FS-89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蛋白質工程    所有生命的密碼,都是藉由DNA轉錄成RNA,RNA再轉譯為蛋白質, 而透過各種蛋白質不同的結構來表現各種功能。而蛋白質工程就是要利用插入、 刪除或取代部分DNA的鹼基,改變蛋白質的立體結構與物理、化學等特性, 產生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質,在農業上也可能利用此方法協助育成抗蟲、 抗病的良好作物品種。而在醫藥上也相當可能藉由此方法矯正遺傳疾病、 治療癌症或其他疾病等等。 實施步驟包括: 1. 選定基因並剪接至適當載體。 2. 確定基因表現及所插入之DNA序列。 3. 進行DNA鹼基的突變。採隨機突變或定位突變。 4. 篩選突變株。將經過突變處理的基因送入寄主細胞,以適當方法篩選出帶有 不同性質蛋白質的突變株。 5. 進行突變蛋白質之功能性評估。 而定位突變(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是由Michael Smith所提出的, 他也因為發展定位突變技術而獲得199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在Michael Smith未發展出定位突變方法前,需利用隨機突變(random mutation), 藉由自然界或化學、酵素方法誘導DNA突變,產生突變株。突變株必須在生物性狀上 有明顯改變,才能確定產生突變,但突變之位置無法直接定出,除非以分子生物方法 或遺傳方法尋找突變處。這種方法耗時、耗力,且能產生的突變株有限。 Michael Smith利用化學方法合成寡核?酸片段,上面帶有設計好的突變核?酸, 將此寡核?酸與帶有此基因片段的載體單股DNA黏合,經由聚合?酸修補完成另一條DNA。 此突變之DNA可以經由遺傳工程方法中之分子選殖步驟,送入細菌內,篩選出來。 此方法可以預先設定突變處,再檢測突變後的影響,稱為「反遺傳方法」(reverse genetics),具有準確定位突變基因的能力,而使得分子遺傳學家、生物化學家們能 深入了解基因上那些特定核?酸位置扮演的角色,或在蛋白上那些特定胺基酸參與酵素 的功能,對蛋白之結構與功能上能有更深入的闡明。對蛋白、酵素而言,利用它能重新 設計、創造出新的酵素,讓它具有新的特性,例如改變酵素之抗熱力、穩定性、 對基質之選擇性等等蛋白質工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9.1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