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FS-89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構造-帶狀、板狀、環狀、星狀、扁平橢圓形。 大小-變化很大,以高等植物而言,平均直徑4~6μm。 組成-1.兩層膜:內膜和外膜,葉綠體為原始原核生物被植物吞噬後共生的證據。 2.類囊體(thylakoids):堆疊成葉綠餅,是光合作用光反應進行的場所。 3.基質(stroma):占葉綠體大部分,光合作用暗反應固定二氧化碳的場所, 也是合成蛋白質等其他物質的部位。 4.葉綠餅膜(intergranum lamellae):分隔類囊體和基質。 功能-光合作用 1. 光反應:需要光。 a. 非循環式光合磷酸化: 光和水的電子進入PSI,產生2NADPH和2ATP,吸收的電子轉移到PSII中使用。 b. 循環式光合磷酸化: 光和PSI的電子進入PSII,每循環產生1ATP。 2. 暗反應:不一定要光,只要有足夠ATP和NADPH。 將水和二氧化碳利用光反應而來的ATP和NADPH經C3、C4循環產生葡萄糖。 不好意思 我沒辦法印圖 看講義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