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cours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哪一學年度修課: 94上學期 δ 課程大概內容 是以每週請不同的教授來上課,可能一個教授上一週或兩週的課, 每次的主題由各別的教授自己選自己較擅長的領域來演講,大部分 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教授,講的內容很廣泛,從歷史、哲學、心理學 、文學,等等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來探討各方面傳統與現代的關 聯、演變以及異同。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沒有指定的教科書,每次上課前會先發該次上課內容的講義、完整 的內容,課程網站會有,另外,老師有指定幾本參考書目,但是, 不一定要去買就是了。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上課主要還是以講師授課為主,每次演講完之後,會留一小段時間 給同學們問問題,並且每堂課都要寫一份心得單,大約是一張A4的 紙,寫多少沒規定。 因為每週請來的講師都不一樣,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可以接 觸到很多不同的領域的主題,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可能某方面比 較不了解或是比較少接觸的話,就會覺得不曉得講者在說什麼東西 ,而且,因為講師很多,所以授課的功力也是參差不齊,有的講師 可以講的讓你從頭到尾鼓掌叫好,也有的也可以讓你從頭睡到尾, 一覺到下課。 感覺這學期,老師請到了很多大陸方面的學者,兩岸交流沒有什麼 不好,只是口音會有點重,明明說得都是中文,但是卻聽不懂他在 說什麼。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1. 期末考   50% 2. 隨堂心得  40% 3. 分組討論  10% 修課學生若缺席,請在一週內將該講文章內容摘要1000字email給助教繳交。 缺席一次,扣總成績1分,缺課超過5次,期末考扣考。 基本上我覺得給分不甜(個人才81,沒有缺課,分組討論也有寫, 期末考覺得自己寫得還可以,覺得有點orz),因為考試題目出的 很好發揮,跟有沒有上課其實沒什麼關係,給分感覺是蠻主觀的。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只有一次期末考,兩題申論題。 (印象中是討論「孝順」,另一題是有關儒家思想和啟蒙理性的異 同與共存的可能)。 1. 每週上課前向課程助教領取隨堂心得單,上課開始三十分鐘後即 停止發放。下課後由課程助教收回。 2. 期末進行筆試,筆試的範圍為:(1)授課內容 (2)每一講參考論文 (3)主要參考書。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是否加簽?嚴禁遲到等…) 非常注重出席率,看上面的評分方面和作業就知道,遲到基本上是 不能超過30分鐘,不過後來助教好像沒什麼在管就是。 要加簽的人很多,所以會統一用抽籤的方式。 Ψ 總結 基本上不太推薦這門課,可能是因為每學期請來的講師都講不同的 主題,讓我覺得整學期下來,並沒有一氣呵成的感覺,反而只是東 摸一點西摸一點,而且「傳統與現代」本來就是一個很廣的主題, 但是這門課都是以文史哲的角度切入,而且請來的大陸學者很喜歡 講中國人自己的東西,西方的東西就介紹的比較少。 總之,上完一學期之後,並沒有感覺到傳統與現代有在對話,而是 傳統與現代,依然各說各話。 PS.開學第一堂以及學期結束的最後一堂,黃俊傑老師的演講真的是 十分的不錯,算是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42.215 > -------------------------------------------------------------------------- < 作者: gomineko (嗅覺的動物,我是) 看板: NTUcourse 標題: Re: [評價]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 衣若蘭老師 時間: Wed Jan 25 23:15:39 2006 直接就這位同學的文章,補充各人看法。 ※ 引述《sskywind (有股蛋蛋的哀傷..)》之銘言: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 沒有指定的教科書,每次上課前會先發該次上課內容的講義、完整 : 的內容,課程網站會有,另外,老師有指定幾本參考書目,但是, : 不一定要去買就是了。 所謂完整個內容,是指該講題的論文, 基本上沒有power point等較為經要的資料, 真的要閱讀完每份論文,相當困難, 個人認為那只能作為有興趣時深探的參考資料。 :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 上課主要還是以講師授課為主,每次演講完之後,會留一小段時間 : 給同學們問問題,並且每堂課都要寫一份心得單,大約是一張A4的 : 紙,寫多少沒規定。 : 因為每週請來的講師都不一樣,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可以接 : 觸到很多不同的領域的主題,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可能某方面比 : 較不了解或是比較少接觸的話,就會覺得不曉得講者在說什麼東西 : ,而且,因為講師很多,所以授課的功力也是參差不齊,有的講師 : 可以講的讓你從頭到尾鼓掌叫好,也有的也可以讓你從頭睡到尾, : 一覺到下課。 其中有位學者專注於某學派的演進與重要學者, 老實說,這節我真的完全無法進入狀況; 有一堂哲學的部分,本人涉獵不深,也不甚理解。 : 感覺這學期,老師請到了很多大陸方面的學者,兩岸交流沒有什麼 : 不好,只是口音會有點重,明明說得都是中文,但是卻聽不懂他在 : 說什麼。 關於口音這點,是真的滿嚴重的, 本學期幾乎所有講者都是來自大陸的學者, 只有四五位是台灣本地的講者, 大陸學者或多或少會造成口音上辨別的困難, 語氣偶爾也會讓部分語句難以辨識。 :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 1. 期末考   50% : 2. 隨堂心得  40% : 3. 分組討論  10% : 修課學生若缺席,請在一週內將該講文章內容摘要1000字email給助教繳交。 : 缺席一次,扣總成績1分,缺課超過5次,期末考扣考。 : 基本上我覺得給分不甜(個人才81,沒有缺課,分組討論也有寫, : 期末考覺得自己寫得還可以,覺得有點orz),因為考試題目出的 : 很好發揮,跟有沒有上課其實沒什麼關係,給分感覺是蠻主觀的。 不太甜,但我拿了91,自認是問心無愧。 雖然我堂堂遲到,但我堂堂都有拿到心得單, 也盡可能的發揮寫滿整頁,(雖然老師不太可能一一看過) 期末考兩題也有寫到第四頁。 這些很申論的東西,給分難免較主觀, 也許以上課內容為主,輔以個人主觀思考, 會比較容易拿到分數吧。 :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 只有一次期末考,兩題申論題。 : (印象中是討論「孝順」,另一題是有關儒家思想和啟蒙理性的異 : 同與共存的可能)。 第一題要寫孝順的意義與內容在古今上的異同, 於今亦有莫大影響力的原因, 中國人與西方人在孝順上的差異, 以及背後的社會文化意涵; 這是相當大的題目,應該也很好自由發揮, 因為是open note(其實是anything but computer) 參考之前的講義與筆記,寫個一兩面都不是問題。 第二題是傳統儒家學術與西方啟蒙理性, 這題比較需要上課的筆記,講者真的講了不少, 而且不是沒聽課亂掰就掰得出來的, 我認為這參考課堂內容會拿到較高的分數。 : 1. 每週上課前向課程助教領取隨堂心得單,上課開始三十分鐘後即 : 停止發放。下課後由課程助教收回。 其實心得單是可以多拿或代拿的.. 所以那個30分鐘真的沒什麼約束力啦 @@ : 2. 期末進行筆試,筆試的範圍為:(1)授課內容 (2)每一講參考論文 : (3)主要參考書。 : Ψ 總結 : 基本上不太推薦這門課,可能是因為每學期請來的講師都講不同的 : 主題,讓我覺得整學期下來,並沒有一氣呵成的感覺,反而只是東 : 摸一點西摸一點,而且「傳統與現代」本來就是一個很廣的主題, : 但是這門課都是以文史哲的角度切入,而且請來的大陸學者很喜歡 : 講中國人自己的東西,西方的東西就介紹的比較少。 : 總之,上完一學期之後,並沒有感覺到傳統與現代有在對話,而是 : 傳統與現代,依然各說各話。 這個部分有稍微主觀一點,我是有感覺到一些, 像是講中國人的東西,卻帶我們去質疑儒家思想, 國小以來教育就一直以儒家思想為主, 我認為這樣的質疑與思考,是相當有意思的。 但前面講的缺點是真的存在且有點嚴重, 難免會讓同學無法體會到傳統與現代如何對話。 : PS.開學第一堂以及學期結束的最後一堂,黃俊傑老師的演講真的是 : 十分的不錯,算是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P 我也認為,黃俊傑老師的演講相當棒, 除了內容之外,老師的口才與幽默也令我佩服, 且最讓我感覺傳統與現代有「對話」的, 也就是黃俊傑老師的這兩次演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3.16.105
aegg:我也都有到 期末兩面 學期84 01/26 13:49
aegg:的確是沒學到什麼的感覺..沒有"對話"!! 01/26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