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ni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首先先謝謝Regurgitator的文章指出迎新手冊上的錯誤 在內容部分,我們的確有著下列的錯誤 1.在「前言——一些些話」裡,把"聯考成績最優秀"和"菁英"這些的的字眼和思想放進去 ,實在有違我們大新向來唾棄"菁英主義"的傳統,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2.在「我要在台大活下去—台大附近生活檔案」裡面,我們把「這裡是各社團…」中的各 社團,換成「這裡是各社員…」,這實在是犯了很大的過失,所以向曾編輯過「共闡主 義」的社團和工作人員道歉。但是在這裡還是要澄清一下,既然我們兩年前有參與編輯 這份文件,大新就有引用這份文件的權利,相對之下,今天如果是有參與編輯的社團引 用了這份文件,大新也是樂見其成的。 3.在手冊中社史的部分,「花蓮下鄉」並沒有提到黑水溝部分,所以在此特地申明「花蓮 下鄉」參與的社團有「輔大黑水溝」,「東吳大言社」。但我們要講一下我們的編輯立 場,大新社團史裡真的有必要詳列每一個『一同』參與的團體嗎?迎新手冊也不過是讓 新生『知道』我們做過什麼....我相信其他社團也不會『一一羅列』吧?我們的考量是 怕跟某些人一樣,喜歡搬出一堆社團大名,彷彿多說幾個名字『社格』就會高一點一樣 ,讓人感覺像在互相抬拱吹捧。 4.有關於社史中的其他部分,因為本人並沒有參與,所以在此並無法很詳細的說明;但是 對於Regurgitator所提到1009災盟夜宿總統府行動,由於這是去年剛招生完的社運,很 多新生並沒有經驗,所以當然是有些狀況,永展學長帶的很辛苦,要顧及到學弟妹,又 要參與活動,倍嚐辛苦;所以請不要把自己多次社運經驗的標準強加在一群從沒經驗的 新生上面,不在現場教教學弟妹,而卻在這裡大放馬後砲,這樣未免有失老人的厚道了 吧?? 最後我要說的是:大新敢出刊物批評人,當然也有接受別人批評的肚量,歡迎繼續給與指 教。 > -------------------------------------------------------------------------- < 作者: KeyserSoze (Heavenly Creature) 看板: NTUniNews 標題: Re: 歡迎繼續給予大新批評與指教~~~ 時間: Thu Oct 5 12:56:57 2000 對於大新社的說明,我覺得他們頗有誠意反省,但是還是有些問題我覺得沒有回答到重點. 首先,共闡主義中'各社團'改成'各社員'的部分,我覺得這位老人在談的不是大新社有沒有 資格引用這份文件的問題,他在談的就是'尊重'.大新社當然有權利引用這份文件,甚至當 時沒有參與的社團都可以引用,只要註明出處即可.這就是對當時參與編輯的人的尊重. 不過當時的實際編輯工作似乎只有大論社,實踐筆記和狂潮的人在負責,其他社團幾乎都只 有交稿而已,因為我自己有參與,所以我應該是頗了解當時狀況的吧. 其次是花蓮下鄉的部分,這位老人再強調的不是要大新社列出每一個合作過的社團名稱, 而是質疑大新社是否有居功或自我標榜的'嫌疑',況且花蓮下鄉的合作社團只有三個社團, 不是十幾個社團,把所有社團名稱寫出來應該不是一件難事吧.而且,主辦者並不是大新社, 而是輔大黑水溝,大新社和東吳大陸研究社都是參與合作的社團,因此把三個社團都列出來 ,就是對於主辦者和這次合作關係的尊重.若有必要,我覺得大新社應該向輔大黑水溝說明 這次事件.假如對這個事情還有疑問,就直接請輔大黑水溝來說明吧. 再來是社運參與的部分,我覺得這份說明並沒有回應到那份批評,這可能是因為執筆者沒有 親身參與,因此無法多作說明.但是這個社團手冊應該是大新社一起討論出來的吧,所以我 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或許大新社的學長姐可以出面回應一下,而不是只要剛接 社團的幹部說明. 就降子. > -------------------------------------------------------------------------- < 作者: KeyserSoze (Heavenly Creature) 看板: NTUniNews 標題: 上一篇文章 時間: Thu Oct 5 13:08:11 2000 各位 上一篇是我對於小孔那篇文章的回應,我覺得應該要轉po過來,而不是只po在我們社版而已 剛剛我看完了永展的回應,我想大新社的狀況當然只有大新社自己最明瞭,我也不便作任 何評論,但是外人,例如那位Regurgitator所看到的,就是整個社團對外呈現出來的樣子。 而沒辦法去顧慮到大新內部的狀況,這或許就是他批評較為嚴厲的原因吧 不過我自己比較想談的是我文章中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東西,也希望小孔能回應一下ㄡ 就降子啦 > -------------------------------------------------------------------------- < 作者: bonabo (迷戀細肩帶) 看板: NTUniNews 標題: Re: 上一篇文章 時間: Fri Oct 6 22:16:32 2000 家寧 我無意多問 只是覺得有一個問題是大家都要想想的 這些年來大家都過的苦哈哈的 除了一些比較聰明 跟上台灣"流行時勢"的人 做了些森X國小之類的人哪 對主流的正義表達捍衛之意的人哪 跟媒體關係良好 配合政治議題的人哪 除此之外 做的工作都是吃力不討好 辛苦的部分 可能還不是學生可以理解的 但是明眼人也看得出來 這會不會有一個結果 就是不能浪費太多時間在不確定的人身上 導致一些人會覺得參與度不足 提不起幹勁 互動差的結果 就是"不能單憑理念結合" 這可能是很令人氣沮的事情呢 因為我們會有一個"運動的主流價值" 於是 興趣不高的人就放棄 興趣高的人呢? 自己做 有一句話 戲劇性 但不乏道理 人是目的 而非工具 人不能夠單單為某一個理念服務 而捨棄自己的理解成長 價值建構 人的可塑性被強調後 創造的可能大於現在已存在的會社能服務的範圍 大家要先互動清楚 來 我能為你做什麼 你能為我做什麼 目前大致的情形如何 行動概況跟目標又如何 或是讓來的人看點出版品 看點傳單 這應該不會很費力氣 如果你能夠繼續作下去 我希望你能夠幫幫忙改變一下這種情況 因為這才是長久經營的方式 如果 用老兵帶新兵 師父帶徒弟的老方法幹下去 結果會怎樣你一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