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ni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首先, Regurgitator兄對於我們社團迎新手冊錯誤的指正, 我想是很感謝。 而這也是一個機會促使社團學弟妹, 做更認真的一些思考與更誠懇的對待社運。 雖然口氣嚴厲一些, 但也有一些對社團成長的正面助益。 再來, 我要對於說明一些大新過去的事。 ■關於「新世代反核青年團」一事 在我大二下時, 三月初,核能會通過發放核四預定地動工的建照, 反核團體也預計在3/26發動99反核大遊行, 這時, 即於一股義憤, 加入當時「新世代反核青年團」的行動中, 確實, 社團參與部分,我是參與較完整的, 包括之前的動員會議、決策會議, 以及監察院前靜坐的那數天, 之後的檢討會、七人臨時決策委員會等, 而當時大新的社員只有五人, 3/24當天下午誓師大會,我上課沒去,晚上才到, 參與星期五監察院前「新世代反核青年團」誓師大會的有當時的大新社長、副社長, 詳見當時的中時晚報、隔天中國時報的新聞照片, 均有為證, 而當時的社長、副社長時間較忙, 到星期天當天反核大遊行時, 當時的社長與其他學姐, 亦有到監察院現場前一起靜坐, 如果說Regurgitator兄「參與」的定亦是全程很操的參與到底, 那當然只有小弟我一個人勉強及格而已。 但就有去實地靜坐、誓師的話, 那大新就有其他人了。 特別說明一下。 ■關於「一00九」行動 九二一地震後, 災民的安置、救災工作還沒做好, 十月九號, 災民發動北「下」(我一直認為台北是盆地,所亦已是在下面)台北, 到總統府前夜宿請願, 可是李連政體唯恐影響總統大選, 透過媒體、警察單位、行政系統打壓災民、阻擾災民來台北。 當時小弟我剛接社長, 而前屆只留給我兩個學弟, 一切有待積極振作, 我又找些新社原加入大新, 當時我們的狀況是, 只有我一人前學期全程參與「新世代反核青年團」的行動, 勉強有些社運的經驗, 其他人則付之闕如, 又要帶社團新生來去現場, 也不向其他社團有心、有經驗的學長姐眾多, 原本的思考很單純的是希望帶社員去現場實地觀察與體會, 而到現場後, 因為現場人力不足, 我們也加入「學生糾察」的行列, 參與維持秩序、發配晚餐,最後到第一線去隔在警察與民眾之間的保護人牆, 誠然, 學弟在迎新手冊上講得較誇張, 但我想那份心是不變的。 而Regurgitator兄你說我們像遊魂, 我也承認我們當天手頭工作告一段落時, 站在旁邊, 確實有點像, 但也不能抹煞我們社團當天的工作吧! 而且我還記得後來, 與諸學生社團、團體在中正廟漏夜開會, 之後的星期三中午與大論的朋友在238R討論在校園的行動, 我們的情形當天還與雨凡、小萬、晉煦說明, 不信你可以向他們求證! 大新在88學年上學期出版「一00九」特刊, 讓校園的學生去瞭解此事。 ■關於「運動圈這幾年早已不對貴社抱任何期望了」的回應 大新比較radical也是這一年來的事, 因為我們在接的時候, 以痛苦的反省到過去大新的不振, 與對運動不認真面對有很大的關連。 唯有將思想落實於實踐中, 認真的對待自我、對待社團、對待運動, 才是自我成長重要的關鍵。 過去學長姐做得如何? 我只知道我進大學後的大新, 大一時已呈頹像, 在我大二時最悲慘的情形, 所以才要積極振作! 今年是大新第四十四年, 也是大新在我們當時重生後的第二年, 這一年來, 我們積極的參與環保運動、工運、災盟、下鄉的行動, 以即予他社運團體、友校友社的合作, 經驗上或許真的不足, 也需要諸位先進的指教與提攜, 所以Regurgitator 兄你的話我想是想促使我們去面對過去失敗教訓的針砭, 也感謝你的用心良苦, 學弟妹大多是大二而已, 而我與去年的中間幹部也已大四了, 大新過去的斷層與歷史的錯誤, 導致我們現在研究所沒有幾個學長姐, 更期待友社、或社運團體的提攜、幫忙, 在這個時代, 其實大家不同團體間更需要互相幫忙合作吧! 「交工」的概念更加重要! 而面對運動, 不應只有人際之間交情的互相提拔, 更應是理念的相結合吧! 有希望Regurgitator 兄你也可以幫我多帶一下社團學弟妹, 有空來238R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