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ni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NCCU_SEED 看板] 作者: paleshelter (蒼白避難所) 看板: NCCU_SEED 標題: 晶圓代工 : 扼殺創意的元兇 (二) 時間: Mon Mar 11 00:25:10 2002 C.賺錢 這是絕大部份碩博士們在晶圓廠生存的唯一目標了, 縱使很幹主管, 但他們謨拜曹興誠張 忠謀, 期望自己以後變成大富翁. 很多人以為進台積聯電, 就可以年年領股票, 將來變成一個坐擁股山的大富翁, 那就錯了 ! 你知道一家公司為什麼要發股票嗎 ?簡單的說, 是因為它有遠景, 需要擴張, 於是把去 年賺來的錢, 變成擴張的資本, 去買設備, 蓋廠房, 那股東怎麼交待呢 ? 賺的錢不是該 照持股比例均分嗎 ? 於是公司就把該發的現金, 換成股票發給你. 賺的錢裡面, 也有員 工配股的比例, 聯電約 8%, 台積是7%. 但是, 一家公司有可能會無限制的擴張下去嗎 ? 如果是, 那為什麼叫"有限公司"呢 ? 中 鋼這家公司是個絕好的例子, 你知道嗎 ? 它一年賺的錢不會少於台積電呢 ! 都在一百七 八十億左右 !!! EPS 也恆常維持在 2 圓左右, 如果你常看報紙, 也會發現它是外資買賣 的大標的之一, 曝光率很高的, 所以殆無疑問, 它是一支積優股. 今年初還被遴選為"世 界最有效率的鋼廠",可是 --為什麼它的股價只有二十幾圓 ? 那就是因為, 它已經是一個成熟飽和的產業了, 沒有再擴張的餘地了, 如今的盈虧, 只能 隨著全球景氣的起浮, 很難以自身以技術或資本驅動成長. 所以它不發股票給你了, 只發 現金, 董事長王鍾渝說 : 比定存好一點. 你想這樣的股票會吸引你嗎 ? 於是推論到我們 的台積聯電, 以後有沒有可能走到這樣的地步 ? 答案是肯定的 ! 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而已 ! 沒錯, 由台積接到motorola 的訂單, 可 以察覺 IDM 下單至專業代工廠的驅勢的確已經形成,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 它是下 0.25 um 的. 它幾乎在同時, 把更先進的 0.18um 技術移轉給新加坡的 Charter, 為什麼 ? 它 怕你台積以後掐住它的喉嚨阿 ? 半導體的製程與設計就像人的左右手, 合作無間, 密不 可分, 尤其是先進的製程, 如果把它通通交給別人, 就等於把一隻手砍下來給別人幫你操 作一樣.AMD 的 K7 產能嚴重不足是導致佔有率偏低的主因, 但它還是不敢下單給號稱已 有 cpu 製程技術的台灣代工廠, 寧願在自己的 IDM 慢慢熬, why ? 為什麼矽統會莽莽撞 撞的要自己蓋晶圓廠 ? 為什麼凌陽當初想收購德碁的六吋廠 ? 因為被台積掐喉嚨掐怕 了阿 ! TI 的總裁前天來台灣被記者問到有沒有意願下 DSP 的單子給台灣, 他連 忙搖頭 說不可能, DSP 是 TI 的命脈, 製程研發當然是自己做, 不過他說, 有可 能把 10% 的" 類比"產品交給台灣, 我們知道類比的東西 0.6um 就綽綽有餘了. 另外我們可以就全球各 IDM 的動向來觀察台灣的晶圓代工業的成長 : a.美國: IBM 的 blue logic 拉走了台積一堆客戶就別提了, 其它的 IDM也很聰明, 除了 下單給你, 它還 會扶植一些你的敵人, 以免以後被你掐喉嚨, 除了前面的 motorola- Charter, 還有 Lucent-Charter,HP-Charter & Tower, TI-韓國的安南 .... 不勝枚舉, 都是放資金進去 的, 以後當然是優先照顧囉 b.韓國 : 自己產能都嚴重過剩, 當然不可能下給你, 還跟你 搶代工的生意呢 ! 甚至搶到台灣來了, 去年韓國人把一片 0.35um 八吋代工砍到六百元 的慘劇想必大家仍記憶猶新吧 ! c.歐洲 : 算是跟台灣晶圓代工比較親密的一群, 尤其是 Philips, 下了很多大單子給台積, 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 STM, Siemens 仍然不斷的再 蓋廠 d.日本 : 才剛開始, 是台積聯電渴望開發的處女地, 可是你覺得日本人會比美國人 笨嗎 ? 從富士通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來 : 德碁一 ramp up 起來, 在台積的單子馬上轉過 去了, 哈, 一個敵人扶植起來啦 ! 即便有這麼多的阻力, 我相信台灣晶圓代工的成長仍然是可以預期的, 如果半導體的年需 求量仍有 Dataquest 講的, 15% /Y, 而且我對台灣工程師精良的技術及服務深具信心, 但是但是, 成長如果有阻力, 就不可能是無止境的.晶圓代工的成長什麼時候會到一個平 衡點 ? 台積聯電什麼時候會變的跟中鋼一樣, "年賺數百億, 股價二十元", 變成上個世 代的產業 ? 講的更白一些, 如果你現在進台積聯電, 還能撈多久. 這個問題, 最先看到的是張忠謀, 他知道研發創新是產業成長的動力, 那半導體這種東西 可以創新到什麼時候呢 ? 他說 : 照目前 shrink 的速度, 在翻幾翻就差不多了. 樂觀的 估計是 10 ~ 15 年. Berkeley 的教授 Paul Messer 用統計學的種種方法丟進電腦去算, 是 7.56 年. 如果 5 ~ 10 年前就進了台積聯電, 那麼恭喜你, 你是富翁了, 而且你有希望成為主管, 或你已經坐在主管位子上了, 從此你的生活無虞, 可以幹到 60 歲退休不成問題, 不過請 你一定要注意, 在股票高點的時候一定不要戀棧, 速速賣掉, 以免到了退休的時候, 可能 會抱著一堆 20 幾圓的股票不知所措. 如果你在台積聯電的年資是 3~5 年, 那麼大家來互砍拼主管吧, 大家都知 到在 fab 做 工的人, 昇主管是唯一不必中年轉業的救贖之道. 如果你現在才想進去, 抱歉, 沒什麼好康的了, 頂多每年基本比例的股票而 已, 最糟糕 的是, 你會因為昇不了主管, 工程師又幹不久, 而被強迫中年轉業, 你的股票, 要讓你創 業, 養家活口兼退休金, 恐怕有點困難. 下節待續, 將討論生涯規劃, 為什麼稱晶圓代工 是扼殺創意的元兇, 及為什麼智慧產業對台灣是如此的重要 . D.生涯規劃 現在台積電內部的工程師間很流行一些話題, 一是"十年計畫", 因為老張說 "台積未來的 十年會更好", 所以大家銘記在心了. 這個計畫就是, 如果照現今一年二三十張的股票以 及百元以上的股價, 如果都不賣, 十年後大概就有二三千萬. 為什麼幹十年就要跑了呢 ? 因為大家都明瞭, 這種工作不是可以久幹的, 前面說過, 體力導向, 難度低, 取代性高 . 適合年輕力壯時做. 至於十年後的股價是不是仍然能在百元以上, 就是大家認知上的盲點了, 前面已經做了詳 細的討論. 但不變的事實就是 : 十年後你的人生就是押在一堆股票上面, 你沒有專業了, 不管你研究所是唸資訊, 化工還是材料. 四十歲了, 在 fab 混了十年跑出來, 和其它領 域脫節太久, 不可能再回去了. 那麼做 什麼好呢 ? 這是第二個流行的話題, 叫做"第二 春", 有人打算合夥開幼稚園 , 安親班, 有人打算專心當個股票族, 以證券公司為家 ; 有人想當泡沫紅茶店 的老闆 ; 比較積極一點的, 想投資一些新的科技公司, 可是對一個 在 fab 這種僵化的地方待久的人來說, 什麼叫新科技, 是很模糊茫然的. 四十歲了, 當然 要有第二春, 試想一個人若是打算活到八十歲的話, 還有四十年要熬呢 ! 但是, 以上一切第二春要實現的前提, 完全建立在你手中的一堆股票上面, 四十年之內, 要夠你買房子, 養二個小孩, 投資創業 -- 不能虧本喔, 要不然小孩以後的學費, 或是你 的退休金就沒了. 因為台積的薪水之低,在園區是出了名的, 所以這十年內你不可能不賣 股票; 加上台積人為了維持有錢人的形象 , 每個人都立志住別塾, 開名車. 假設, 聽好 喔, 你付完了你的別墅及名車, 而且前面講的中鋼那種事不會發生, 你還有一千萬的股票 , 請問各位一個問題, 用一千萬來投資創業, 實現第二春, 小孩養到成人, 並存一筆退休 金, 從四十 歲撐到八十歲, 夠不夠 ? 注意, 中鋼的事不能發生, 你開的店不能倒喔 ! 我想,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答案了吧 ! 那就繼續幹下去呀 ! 幹麼走呢 ? 可以的, 如果以你四十歲的年紀還受得了那種環境, 還 能輪班的話, 而且你要小心到時候的台灣勞基法必須保障資深的員工, 因為後面有一大堆 小你十歲, 薪水比你低, 沒家累, 每天可以加班到十點還是活龍一條的人準備取代你 ! 有些不認命的, 就有第三種話題, 那就是"鍍金說", 他們認為, 以台積目前的聲望及名氣 (辦音樂會啦, 認養公園啦, 老張到處去說它是"世界級企業" 啦 ....), 在裡面待過就 是鍍一層金, 去其它 fab 廠一定是睥睨群人, 榮登 主管. 前面說過了, 工程師們沒有一 個是笨蛋, 台積內部有這種算計的人何止 數百. 可惜的是他們雖然不笨, 卻都有人性上 的弱點 -- 要撈夠了才走, 等台積沒有撈頭的時侯, 其它廠的主管缺還有你的位子嗎 ? 是不是又會變成像在廠內一樣, 老鳥坑殺菜鳥的局面 ? 這個行業已經走到了以年資敘賞 的地步, 你會發現永遠有一堆人的年資比你久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75.55 -- 有多少報導 就要有多質疑! -B.Brech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30.6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