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ni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2.08.27  中國時報 藥價黑洞「共犯結構」難破解 黃庭郁 台灣一年的健保藥費高達八百億,儘管每逢藥價調降,土、洋藥廠與醫院之間就互 相攻訐對方才是黑洞的禍首。但明眼人都知道,只要健保局容許藥價差為「合理」利潤 一天、交易雙方為爭取利潤而形成的「共犯結構」就難以破解,藥價黑洞也永遠無法消 失。 健保局認為實際藥品交易價格與健保給付價格間的「藥價差」,是因為醫院依採購 能力與藥商議價而來,就像是一般的商品交易,是「合理利潤」。如果真的是「合理」 利潤,為何又有空間,由健保局一波又一波的大幅度調降?早先有團體認為,藥價黑洞 高達四百億,雖不中,亦不遠矣! 一位台灣藥品市場專家便指出,只要容許藥價差存在,藥價黑洞就永遠存在。事實 上在健保體系下,藥商、醫院間有一種特殊的共生結構。因為健保給付從嚴,讓醫院大 感經營困難,為了支付龐大的醫師人力成本,就必須盡量搶錢,因此勢必在與藥商議價 時,盡量壓低進藥成本。 而藥廠儘管大嘆利潤被壓縮,但為了在有限的醫療市場中搶地盤、取得合約,各藥 廠對醫院、醫師也是步數用盡,降價、加強服務、回扣都不是秘密。這也間接證實,醫 院再怎麼壓低採購價格,藥廠都能維持「合理利潤」。 以醫院與藥廠間的喊價為例,公立醫院還有個十%到廿%的降價額度,私立醫院就 沒這麼節制,買一送一已經不是秘密,特別是大型私立醫院,和藥廠的合約是一年一議 ,藥廠們也就得年年進行廝殺。 而因為醫院裡審核進藥的主要還是醫師,藥廠也有一套討好醫師的招數,招待出國 、開車接送小孩上下課、上五星級飯店用餐是常態;景氣不好,改請梅花餐,還要看醫 師臉色。 醫院藥品採購上的低價高報,是整個藥價黑洞最主要的成因。除非健保局能真的掌 握醫院每一顆進藥的價格,否則再多的藥價調降,也難以填補這個黑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