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ni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2.08.27  中國時報 藥界反彈:更該管控醫院 黃庭郁/台北報導 中央健保局昨天宣佈明年起調降一萬多項藥品的給付價格,藥界又是一陣反彈。藥 事團體指出,調降藥價是對整個西藥產業的衝擊,但藥的價差利潤都是醫院吸收,要解 決藥價黑洞,不是只拿藥廠開刀,更應針對醫院管控。 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秘書長程馨昨天表示,健保局這幾年來一再 調降藥價給付,已對整個西藥產業帶來衝擊。雖然目前並不清楚調降的品項,但如果只 靠藥價調降就可以解決藥價黑洞的問題,怎麼會調了二、三次,健保局肯承認的「藥價 差」還會有一百億元這麼多? 程馨說,很顯然的,要徹底解決藥價差的問題,不是拿產業界開刀就可以。大家都 清楚,藥價差的利潤都是被醫院吸收走了,問題根本就不在藥廠。 她並表示,要解決藥價差的問題,政府應該對醫院提出配套。 她舉例,在加拿大,健保局要求醫院不可以藥價差做為利潤;或給予一定額度的利 潤額度,超過的部分則設置基金做為其他保險醫療之用。 對於健保局一再強調,是以藥價調查反映市場價格,但她懷疑,如果有藥廠不誠實 申報藥價,或乾脆高報混淆視聽,則誠實申報的藥廠反而倒楣? 一位不願具名的本土製藥界人士則表示,現在國內專利期屆滿的藥品,原廠藥的價 格確實比國產高,健保局這次主要調降的,應該是這部份藥價,他認為是合理的。至於 國產部分藥品,由於單價比進口藥低,他認為,本來的議價空間就有限,同樣的降幅, 一削就削到「見骨」,才真正可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