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ni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美國醫界人士建議政府加強對藥價控制 -------------------------------------------------------------------------------- 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編輯Marcia Angell在22日出版的專文中,對美國藥廠大加口誅筆伐,認為製藥業實在是享有太多 的特權。昂貴的藥價已迫使部分老年人必須在藥品與食物之間做抉擇,希望藥廠能拿 出良心,顧及那些經濟狀況不佳的病患,並促政府應該研究對藥價進行合理的管制。 Angell 強調,藥廠不但賺取大筆的利潤,還從公共基金研究、稅賦優惠及其他商業優勢中獲 取大量的利益。她表示「製藥業因為對大眾健康非常重要,所以獲得政府強力的保護 與補助,更應該負起其社會責任,而不是讓賺錢營利的動機給全盤抹煞掉這一切。」 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的社論中寫道:「在藥廠股東與民眾的利益之間,必須找到一 個較佳的平衡點。美國每年的藥品成本大概增加15%,於是有人便開始批評藥商為富ꐊㄓ砥C今年5月,緬因州議會便通過新法,將透過州政府採購藥品的權力來幫民眾殺價。 其他像加州與蒙大拿州也有類似的構想,不過都還沒有真正付諸行動。 Angell對國會提出修法的呼籲,以避免藥廠過度推銷藥效普通的一般產品。她還敦促 政府應該成立一個全國性委員會,來針對藥價控制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目前美國的藥 價支出越來越大, 但是民眾健康的情況卻不見得有改善。 藥品市場每年的營業額如此龐大,加上利潤如此誘人,實在很難相信藥廠所謂藥價控 制將導致新藥研發的遲滯、並嚇跑投資人的說詞。過去幾年來,製藥業已成為全美最 賺錢的產業,前十大藥廠的平均獲利率高達30%,而整體的平均利潤也有18.6%,比起 金融業的15.8%, 製藥業更為突出。 比起國內製藥界紛紛倒閉與不景氣的情況, 最大不同是台灣的製藥業競爭雖然劇烈, 卻是在有限的小市場上面競爭, 美國不但擁有全球最大的藥品市場, 也擁有國際市場 廣大的佔有率, 加上獨步專利的技術, 直接掌握全球廣大的保健醫藥市場, 比起台灣 的傳統製藥產業完全不同 台灣近年來也因為健保藥價黑洞和藥品支出過大等問題造成健保的龐大負擔, 除了此 問題以外, 如何提升台灣製藥界的技術水準與找到市場利基, 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崴達編輯部 2000.6.23) 轉錄自崴達健康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