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ni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從「社會互助」走向「使用者付費」的全民健保 作者:張烽益 來源:台灣勞工陣線 ────────────────────────────────── 八月一日起,衛生署繼「門診部分負擔」之後,又推出「藥品部分負擔」 ,未來藥費超過101至200元,民眾要再多付20元,以此類推,藥費每超過100 元,部分負擔就增加20元,最高如超過藥費500元就必須多繳 100元,衛生 署宣稱,此制度將可降低藥品的浪費,估計健保局每年將多進帳60億。   據官方說法,台灣人太愛貪小便宜,有事沒事就去看病拿一大堆藥,好像 米酒一樣囤積在家裡,衛生署為了對付這些愛拿藥、浪費健保資源的民眾, 因此就推出藥品部分負擔的方案,以「多拿藥,就要多付錢」的方式,來抑 止民眾盲目拿藥的浪費習慣。衛生署這種「直覺反射式」的政策,其背後的 思考模式是:反正你愛看病、愛吃藥,我就讓你看病吃藥都要自己花點錢, 那麼你就會心疼,減少看病次數,並少拿一點藥。這種政策深度,大概只有 小學生直覺式的思考深度,你我都可擔任衛生署長。    「藥品部分負擔,能抑止健保醫療浪費?」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就以之前實施的「門診部分負擔」為例,根本無法有 效抑止門診量,門診費用還是居高不下佔健保支出的67%。雖然醫學中心要 多繳納 150元的部分負擔,但是大家還一窩蜂地往大醫院擠,如今,同樣的 針對就診者,以20-100元的藥品部分負擔來解決用藥浮濫,根本是緣木求魚 ,結果受害最深的是慢性病者與中低收入者,增加其就醫的經濟障礙,違反 全民健保公平原則。根據官方統計,有93%的民眾根本不會跟醫師詢問或要 求如何用藥,這顯示民眾在整個醫療過程中的完全沒有自主性,醫病之間的 權利關係的不平等,民眾對於醫師的專業決定根本沒有質疑的空間,完全依 照醫師的處方簽拿藥,而衛生署還將矛頭指向一般民眾,不知是什麼道理? 根據全民健保法,目前健保費率仍有調漲空間,但是調整費率事關重大, 很容易引發政治性的引爆,署長的烏紗帽可能會有所動搖。因此目前衛生署 是利用金額不大的部分負擔的制度,以蠶食的方式,一點一滴挹注健保財務 收入,民眾無關痛癢,自然也不會有所反彈。     「到底是誰在浪費藥品資源?」   藥廠與醫師之間曖昧不清的關係,早已為人詬病,藥商提供醫師贈品、支 助專題研究、出國開會、旅遊等早已不是新鮮事,而一年數百億的健保「藥 價黑洞」,更是令人咋舌。衛生署不去破除藥商與醫界聯合瓜分健保大餅的 惡形惡狀,卻一再拿無辜的民眾開刀,這是什麼樣的政府?事實上,大型財 團醫院才是健保醫療浪費的最大元兇,健保局每年的健保給付大餅被這些財 團醫院瓜分,健保局不去節制醫療提供者的浪費,「總額預算制」目前僅在 牙醫部分實施,對於醫學中心的門診總額預算制等其他對醫療提供者的節制 措施仍是只說不作、遙遙無期。另一方面,大型醫院以龐大財力購買昂貴的 醫檢設備,以「供給創造需求」的方式,每個上門的病人,都要求作一些毫 無相關的檢查,然後在向健保局請錢。病人一進入醫院猶如俎上肉,任人宰 割,作多少檢查,拿多少藥,病人完全只有接受的份,但是為什麼官方還把 醫療浪費的罪名,推給一般民眾呢?要民眾承擔部分負擔?     「得了愛資病的衛生署」   更令人失望的是,衛生署原本想藉由此次的藥品部分負擔方案(以民眾一 年多負擔60億為代價),使「藥價透明化」,一舉打破「藥價黑洞」,要求 醫療院所要明列「藥品單價」給一般民眾。但是,在醫療院所以增加行政成 本為由的強大壓力之下,衛生署竟然退讓到只需列藥品項目與總價,衛生署 「藥價透明化」方案,被醫療院所結結實實打了一個巴掌。 衛生署這種不以全民利益出發,不斷屈服於財團醫院、醫療院所,且專找 弱勢消費者開刀的作法,將醫療浪費的問題歸咎於個體的民眾,而對於真正 醫療資源的最大浪費者:大型醫學中心、財團醫院等,卻一直遲遲不敢下手 。此舉將使全民健保的鐘擺從「社會互助」的一端,擺向「使用者戶費」的 一端,全民健保逐漸社會保險逐漸轉向為商業保險的取向,受害最大將是大 多數的中下階層的民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