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ni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下文章由「破週報 www.pots.com.tw」提供,不代表「南方」立 場。如需轉載,請直接與提供單位聯絡。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回 應與挑戰。 ──────────────────────────────── 標題:異議(alien)還是民眾(popular)之聲?NGO的跨國行動之期許 作者:黃孫權 來源:轉載自破週報 ────────────────────────────────  聽全球音樂,做全球抗爭。這次 Radiohead的新專輯以及他們的網 站 www.Radiohead.com何止是現實全球動員的典範,更是音樂動員政 治的又一展示。其實不只這次布拉格反IMF 的跨國集結而已,儘管這 次的抗爭快要變成新世紀抗爭的典範(如透過網際網絡動員、透過音 樂動員)。IMF 的兩年前的大會在香港舉行,香港基進團體與許多 NGO 組織一同抗議的聲勢也非同小可,只是沒有任何亞洲音樂團體共襄盛 舉而已。就此點來說,人民之聲(popular sounds)比流行音樂( popular music)好聽的多。  其實,在 IMF、APEC 或者 WTO 的會場外,我們常聽到令人異常興 奮的人民之聲(popular sounds)在場外宣示著另一種亞洲,挑戰著 由國際霸權主假以公道之名實行分利的虛誇合作。無論稱呼他們是 NGO 或者 NPO,或者以最純淨的稱呼人民團體(PO),常讓我們見識 到亞洲人民透過集體行動─跨國界連結(transnational articulation) 而產出的駭人聲響,同時看到異質公共空間(counter-public sphere) 的浮現。他們不但跨越了政治國界的藩籬,也重組了國際事務的導向, 無論是合作或者抗爭。在第三世界的國家裡,此種社會活力是一種相 對應的基進力量。被政府視為異形的卻是人民最需要的。  另一方面,屬於這個異質空間的聚會也漸漸形成一個受到矚目的領 域。在此層意義上,民眾(popular)與主流(majority)接近。多次 國際性的展覽都朝向一個「政府重要伙伴」或者「國家力量展示」鋪 在地緣政治相對應的國際局勢中。無論是 1998 年韓國的「世界 NGO 論壇」有超過六百個國家組織共襄盛舉,抑或被中國拿來作為宣揚國 際參與的「婦女高峰會」(1995迄今)惹來不少國際笑聲以及台灣多 次企圖「闖入」而被拒於門外的尷尬等等。NGO 這個「非政府組織」 以全然不同的的姿態出現,宛然是國家參與國際事務「道德」的化妝 師,更把 NGO裡頭出自聯合國傳統的血緣關係張揚,而忘了歐美六零 年代與七零年代所賦予的真實血肉與實踐視野。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這 是隨在陳水扁總統身後灑錢的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這股抗爭的態勢也延伸到網路上,由 OneWorld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所資助,全球最大的 NGO 資源整合型網站(www.OneWor -ld.org)在被dotcom 公司被包夾的世界振奮人心,創造令人注目的 成績。以亞太區域為主的 NGO團隊也在網上建立了交換與經驗分享的 關係,香港的 ARENA (www.asianexchange.org)以及亞洲監察資源 中心( Asia Monitor Resource Center)(www.amrc.org.hk)等都 是網上關注跨國際議題的成名網站。較之於此,更有無數上千萬的 dotorg小網站透過網站、電子郵件、電子討論群組所集結與發聲的活 力,創造一個網絡型的抗爭世界。  同時有許多研究指出:NGO,特別是國際性的NGO組織是建構世界文 化的新打手,同時與該國的文化教育水平有極大的關係,換句話說, 是該國的市民社會活力的表現。這些新浮現的現象並沒有引起傳統社 會學家的關注,或者注重區域治理與地緣政治專家或是以泛太平洋( Pacific Asia)為專研重點的城市空間學者的諸多討論。  NGO是甚麼?根據 Anna Vakil所下的定義:是一個自我創造、非公 部門,非以營利為目的且致力於改善若是人民生活的組織,他們通常 不是政府部門單位或者為公共(public body)所控制,他們是市民 社會的重要份子,是在家戶與國家間提供市民連結行動和自我組織的 可能性。  某程度來說,上述定義其實是脫離歷史處境的,事實上,合乎定義 內容的團體早已存在,可能不止幾百年,問題是,用" NGO"這個詞來 涵蓋這些活動與組織卻是相當晚近的事。  一般談到 NGO,往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談起。二次世界大戰後出 現的聯合國(United Nation),其成員全是民族國家(nation states), 可是早在成立之時,在國家組織以外,便有非國家組織的活動,例如 聯合國討論及訂立的人權宣言,便是在非政府組織推動下促成。在這 個時期,NGO代表著一些向國家組織游說的民間組織。聯合國在 1970 年代開始重視全球各地非政府組織及人權、人文的關懷。一九七六年 由加拿大政府主辦的第一屆全球人類住居會議(HABITAIT I)是 NGO 積極參與聯合國政策論壇的里程碑。90年代可說是聯合國內部有諮商 身分NGO活力被釋放,積極參與各項全球政策論壇,並在聯合國各 委員會與會員國正式對話的高峰期。然這條路線的歷史,全部華人國 家或社會在參與社會發展的價值觀討論,或民間力量如何援引或整合 等課題的對話上,可說微乎其微。  另一條政治歷史的發展路線則是:歷經六十年代歐美民權運動、學 生運動、女性運動、性解放運動,社會活力逐漸脫離以往左翼政黨的 領導,而且團體不斷分裂。例如女性運動團體從左派中分裂出來,而 黑人女性與女同性戀亦從女性主義團體分裂出來。但當時 NGO仍然未 成為一個自稱或稱謂的名詞,卻是後來 NGO的一大來源,單以美國為 例,九十年代末登記成NGO的團體中,70%只有三十年歷史不夠,換言 之,都是六十年代以後出現的。此外,非政黨領導的團體出現,發展 一些自己的組織及動員方式(例如Greenpeace),反而政治意識型態 變得不重要,變成針對某個範圍(例如環保或女性)或幾個簡單原則, 甚至他們最重要只是提供服務,例如樂施會(Oxfam),他們並開始自 稱為 NGO。  亞洲地區在冷戰退潮之下,大量團體亦從共產黨及左翼政黨中分裂 出來,例如印度的人民科學運動(People's Science Movement), 或從菲共分裂出大量打正旗號的 NGO,甚至出現一些非常本土主義( nativistic)的運動。如印度一個最有組織的「人民科學運動聯盟」 (People Science Movement Alliance)或是菲律賓以 BAYAN為名集 結的各式當地的婦女、原住民、環保團體。  近年,不少團體跨國動員起來,抗議一些國際性經濟組織,例如 WTO、 IMF、World Bank、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MAI), 他們也是打正旗號以NGO來結盟。NGO由一個非常狹義的、相對國家組 織的游說團,發展成為涵蓋一切民間團體。數量上,的確非常多,在 台灣,根據喜馬拉雅基金會所出的 NGO資源手冊,以基金會與社團法 人為主登記的團體就有四千多個;美國已超過二百萬個 NGO,而印度 亦有一百萬個,東歐於共產黨垮台後的幾年之內(1988--1995)出現 了十萬個NGO。同時,國際性的組織就增長得很快。  NGO 數目大增,擁有的資源越多的同時,NGO 亦面臨一個新形勢。 首先,大型的 NGO 開始被建制吸納,例如 World Bank 中有七十位 NGO 成員參加工作,當顧問或研究員,World Bank 一半的計劃都有 NGO 參與。同時,NGO 活動越來越媒體導向,公眾對 NGO的認識可能 都是透過那種大型抗議 WTO的場面才知道,而一些善於進行媒體公關 工作的團體(即那些以搞campaign為主的團體),亦得到最大的顯要 度,反而草根組織並不受注意。此一附帶層面則為 NGO越分越散,彼 此之間只能在某些大型動員中一切露面,真正的合作交流其實是相當 少,不少跨地域的 NGO會議不過是變成與國家組織間會議(例如聯合 國非政府組織會議)對著幹的形式而已。  這次由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社會發展基金會」所主辦的第一屆 台北市亞洲城市論壇─亞洲地區 NGO 博覽會」作為一個建立亞洲 NOG 的聯盟與期許,還有許多路要走,特別是台灣對於跨國界經驗交流缺 乏與變成案主過為頻繁之後,我們希望這個連結的聲音能夠悅耳一點, 既作為異形之聲(alien)也做為民眾之聲。 ======================【主文1延伸網頁】======================== 「廣播頭」樂團網站 www.Radiohead.com 「一個世界」網站 www.OneWorld.org 「亞洲訊息交流」網站 www.asianexchange.org 「亞洲監察資源中心」網站 www.amrc.org.hk 台灣非營利組織研究網 http://npo.pad.nccu.edu.tw/ 世界貿易組織 http://www.wto.org/ -- 有多少報導 就要有多質疑! -B.Brech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m62095.m6.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