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ni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會議記錄-反高學費論述討論 時間:12月19日 地點:研二餐廳 記錄:立宜 參與人員:adein,立宜,彥喬,佩紓,小孔,靜修 ※議程: 一、 運動的方向 二、 對聯盟的期待 三、 對幹訓的想法 四、 組織調整 五、 組織的聯絡、財源、宣傳 ※ 討論結果: 一、 運動方向 1. 跨校串聯面向 a.各校社團推派代表參加。 b.串聯技職體系與私立大學社團。因為這兩個體系的社團情況不佳,可參照此次格 瓦拉小組幫助文大成立火燒島社的型式,幫助他們成立批判性社團。 c.期望達成「小組織、大動員」的效果。由聯盟帶頭,讓所有公、私立大學及 技職體系的社團,一起動員。 2. 政策是否只打反高議題? a. 應分近程與遠程目標: 近程以私立大學同學面臨迫切的高學費壓迫,為主要解決目標;遠程則以整個教 育走向問題,例如教育市場化,為批判對象。 b. 因為98年的反高,已與公部門談的差不多,所以應該轉向企業、大財團,直接訴 求教育紅利捐。 二、 聯盟的期待 1. 聯盟的功能 a. 像一個發動機。 b. 應有階段性: 開始時組織應保持鬆散,方便新的社團加入→幹訓之後,開始剛性的建置工作。 2. 各校社團與聯盟的關係 概念上類似總工會與分工會,也就是聯盟作決定,社團來動員。 3. 聯盟的命名 名稱不應用「反高」、「教育」,而以「學生」為主體,為代表學生發聲的組織。 4. 聯盟的經營方向、參與議題 聯盟應「長期經營」。參與議題不只侷限在「反高學費」,而是對整個教育體系走 向問題作批判,並希望組織常態化,可緊扣社會的其他議題,例如環保、婦女、勞 工等面向。因為高學費牽涉的不只是學生本身,也與其家庭有密切關係。所以議題 雖以學生立場發聲為基礎,但應擴大為群眾參與層次。 三、 對幹訓的想法 1. 幹訓的定位、功能 凝聚共識,並有組織經驗與實務勞作的功能。 2. 幹訓的內容 a. 課程: (i)工學聯合。 (ii)邀請參與過反高的前輩來講課,包括政策遊說與學生活動的經驗談。 (iii)播放紀錄片,參考國外的例子。 (iv)排除邀請立委。 b. 大量討論、交流時間。 c. 團體動力: 進行一些可了解社會階級差異的遊戲,例如權力之星(Power Star)。 3. 幹訓的參與者:全體社員。 工作者:柏儀、佩紓、凱平、小孔。 4. 時間、地點、庶務性工作 時間最好在過年前,地點在宜蘭。庶務性工作的安排,內容較瑣碎,所以留待以後 討論。 四、 組織調整與當前工作 1. a.組成主席團(中執會),其名單、限制要談清楚,避免人員過於龐雜。基本上,應 包含三個工作小組推派的代表與各社團負責人。成立的適當時機在幹訓結束後。負 責資料彙整與達成初步共識,以提昇大會進行效率。 b.大會開會頻率應減少,三個工作小組保留。 2. 做好幹訓與資料蒐集 五、 組織的聯絡、財源、宣傳 1. 聯絡:就目前參加社團,整理通訊錄,以各校為劃分單位,並註明各個成員的職稱、 負責工作。 2. 財源:小孔會在星期日以前告知聯繫狀況。 3. 宣傳:問卷留到下學期實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Alicea.g2.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