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niNew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pots.com.tw/node/4611 http://pots.tw/node/4667 文/盧建銘、許淑真、張進財頭目(撒烏瓦知部落代表人) 撒烏瓦知部落抗爭的啟示 桃園縣大漢溪北側的新生河階地上, 阿美族人建立了撒烏瓦知部落。 鄰近地區還有上游瑞興國宅內的瑞興部落, 以及崁津大橋下的崁津部落, 除此之外,仍有大約幾十戶零星的小聚落分散在三、四個新生河階地上。 2008年年底,為了興建鶯歌到大溪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 縣政府行文通知要拆除達魯岸部落。 為了抵抗政府拆除維持基本生存的房屋, 大家選舉頭目,並命名為Sa'owac niyaro'(撒烏瓦知部落), sa'owac原意為河邊、海邊或邊陲。 在人民火大聯盟和苦勞網的協助下 串連了三鶯部落、崁津部落和各界社運團體, 開始到縣政府及行政院進行陳情,始終未獲得任何回應。 2009年2月在行政院進行抗爭, 並首次取得行政院原民會一個星期協調期限的協議之後, 卻在隔日早晨遭到縣府突襲拆毀家園。 2009年3月,部落在現地著手重建家園, 經過一整年的整建之後, 除了恢復了原有的基本生存權之外, 也透過部落組織所集結的力量, 慢慢地建立更接近原鄉經驗的生活文化, 也希望找出能夠適合未來世代的生存方式, 並期望能將這樣的生活方式, 傳遞給漸漸要斷絕文化根源的子孫們。 在重建部落的過程中,不只是建造未來的住所, 同時也漸漸了解,不能只是恢復安身之地而已, 如果不能夠找出部落和社會都能夠同時接受和尊重的生活方式, 拆除的歷程遲早還會重演,部落內年長的老人將更難以承受這樣的心理衝擊。 目前居住在桃園縣大漢溪段的阿美族人, 大約有7個小群落已經接近千人左右的生活人數。 近年來都會休閑觀光的觸角一直向外延伸, 河濱新生河階地的開發,始終都忽略都市原 住民在河濱生活的事實,刻意的和歧視性的忽略, 都造成了都市原住民實際上和心理上的傷害。 在一年的訪察過程中,發現已經讓大家回想起 花東地區喪失土地被迫離鄉的傷痛, 在這些故事裡,國家玩法、奸商放高利和民族歧視, 使得阿美族人的大家庭瓦解,姐妹兄弟們被迫分散流離在西岸各地。 實際上,這樣的迫遷至今仍持續進行著; 或是說,以規模更大、更全面性的方式進行著, 特別是崁津大橋上游約600公頃花卉專區供財團開發的計劃 崁津大橋到武嶺橋之間的河川改善計畫中, 拆到只剩一戶還在頑抗, 還有武嶺大橋下游預計於今年九月將執行農地全面收回。 消極上,為了避免冷漠和無知使我們自己淪為加害者和壓迫者, 積極上,成為調整社會結構和倫理的一員; 也許我們的社會大眾應該要開始去理解、 體會或試著回答一些疑問,包括: 「為什麼以阿美族為主的都市原住民會聚集在河濱?」 「如何理解河岸阿美的生活文化?」 「為什麼河岸阿美是當代重要的文化資產?」 「當代社會可以朝向什麼方向?藉著河岸阿美來建構我們多元豐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