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UU_Tal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歷史上最偉大的學生 不愛出風頭的釀酒師,創造了統計學上的大理論。 撰文╱曾志朗 八月中旬德國南部,一向風和日麗。充足的陽光與肥沃的土壤,使得當地的葡萄長得甜又 多汁,是世界有名的葡萄酒產地。我不會喝酒,也不懂酒的好壞,所以,即使到了世界最 著名的酒鄉之地,也沒有想過要去參觀探訪。但是,天下事有時就是難以預料,說真的, 想不到我到德國美因茲(Mainz)大學的三個研究單位(心理系、語言系及醫學院)做了 三場演講,得到了三次掌聲,最後,更被送進三個大釀酒廠,去品嚐三種不同品牌的特級 葡萄紅酒與白酒。經過三天的洗禮訓練,我已從「酒盲」變成論酒的專家了。 記得第一天的演講才結束,心理系主任告訴我,他要送給我一個旅遊的驚喜,我很高興的 跟著他和幾個同事一齊開車南下,一路上以超出兩百公里的時速飆飛在鋪得非常平穩筆直 的高速公路上。四十分鐘後,車子離開高速公路,轉進了山間小路,兩旁起伏的山丘種滿 了一排又一排的葡萄矮樹,一眼望去,海浪似的綠濤成波,隱藏在葉影中的藍珠成串,加 上青天白雲,風光實在明媚。車子轉了幾個彎,開進一個小村落,眼前到處是紅瓦土牆的 小房子,以及由小石塊精心鋪成各種圖案的小道路,我們把車子停在路旁,走向村莊的中 心。道路兩旁的小房子都整理得非常乾淨,房前、牆邊、窗戶四周佈滿各式各樣各種顏色 的小花,漫步其間,有如西洋童話中的仙境。 走到了村後一家拱門大開的農家,院子裡擺了幾張大桌子,鋪上了印有葡園山莊圖案的桌 布。山莊主人已經等在門口,招呼我們趕快坐下來,然後迫不及待的從後面廚房拿出兩瓶 紅酒,一瓶dry、一瓶half dry(糖分高,酒的含量較高),供我們各自挑選。主人先為 自己倒一杯,一邊喝,一邊說明他們家的製酒史至今已有四百年。站在他身邊的是一位品 酒師,滿年輕的,一臉和善,說今天的任務是要教會我如何品嚐葡萄酒。他先以礦泉水漱 口,然後拿起一杯剛倒的紅酒左右搖擺晃動,接著用大鼻子在杯口用力聞吸了一下,眼睛 都瞇起來了,好享受的樣子,停頓一下後,他舉杯含了一大口,並沒有馬上吞下去,而是 讓那口酒在口腔裡滾動,並且用力沖擊舌頭四周,四、五次之後,慢慢的將整口酒喝下去 ,又閉目養神,回憶一番,才放下杯子,告訴我們:「品酒靠的是嗅覺和味覺的統合觀感 。首先要利用晃動,讓杯中紅酒的濃郁香味浮發出來。品酒工作的第一步,是要鑑定酒的 香味來自哪一種葡萄釀製而成。我們要經過專業訓練,在各種酒裡去定出味道的方向。對 同一種的酒香,重複鑑定,有一致性的結果,才能通過第一個專業考核,才能進入下一步 的訓練。再來,就是要把酒含在口中用力沖擊舌頭的四周,不能含在舌頭中間,因為舌頭 中間部位並沒有很好的味覺,不是嗎?」 講完這句話,他眼睛對我們掃描一番,接著說:「你們都是研究心理學的,對舌頭上負責 味覺味蕾的分佈,應該比我清楚才對。」他講得沒錯,大部份的味覺是集中在舌頭周邊, 甜的感覺在舌尖,酸、辣分別在舌頭兩側的前後,而苦的感覺大部份集中在舌根後部。所 以,當我看到品酒師把酒含在口腔,用力沖擊著舌頭的四周時,我了解它的作用就是不要 讓酒停留在舌中間,而能刺激舌頭周邊的甜、酸、苦、辣的味覺。這些品酒師的專業經驗 ,和科學研究的生理結構是符合的。理解了這些道理,我也舉杯晃動,努力用鼻子聞了一 下,尋找芳香的性質,再喝一大口酒含在口裡,接著在舌頭四周沖擊,一陣子之後,果然 感到酒味道的真實感,是以前我囫圇吞酒時所沒有的經驗。即使吞下去之後,對酒味道的 感覺,仍然回味無窮。 主人從廚房裡又拿出另一瓶紅酒,要我們去品嚐體會另一品種的葡萄所釀製的酒味。品酒 師要我們先把口漱乾淨,至少等兩分鐘後,才喝另一杯,因為味覺刺激反應的還原,至少 要等一分鐘。從生理實驗的證據,品酒師的經驗又完全符合研究的結果。所以,科學家真 的不可忽視民間的經驗,後者也可以非常準確的。 我們一次又一次品嘗各種酒,三次紅酒、三次白酒,dry與half dry各一杯。我因為不勝 酒力,所以沒有走完全程。但看其他同行的人,都是一杯接一杯,而且「似乎」也能對不 同的酒味做出判定,區分它們之間的不同。我對這樣品酒定高下的歷程印象深刻,但心中 不免有所懷疑,因為酒的製程真的很複雜,陽光、土壤、水分、發酵的技術、香料的調配 、空氣中的溼度、儲存的條件,這麼多變數,只憑少許幾位品酒師,真能一嚐定酒質嗎? 有可信度嗎?判定的效度又如何呢?我向品酒師提出這些問題。他不疾不徐的說:「你聽 過Student的t分配嗎?」 他一言解除了我心中的疑惑。對的,這個問題一直存在於釀酒業的同業競爭中,誰有能力 決定某一成品和另一成品有「顯著」的不同?單憑幾位品酒師,樣本是否太小了,不足以 涵蓋全貌?而且樣本小,也就沒有足夠的代表性,其中的誤差又將如何校正呢? 差不多一百年前,有一位在愛爾蘭都柏林的金氏釀酒廠(後來的金氏紀錄公司的相關事業 )工作的化學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一篇劃時代的數學論文“The probable error of a mean”,其中,他推導出小樣本的t分配,可以用來校正小樣本可能產生的推 斷誤差。這個在統計上赫赫有名的t-檢定(t-test)方法,竟然是由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釀 酒師所提出,影響了一百年來的生物、農業、社會、經濟、心理、教育等學科的研究推論 。最有趣的是,這位「業餘」的數學家,在一家大企業做事,依規定不得把研究成果隨便 發表,他本人也真是個不愛出風頭的釀酒師,所以就用很謙虛的筆名“Student”(學生 )發表這篇論文,至今學界大多數做實驗的人,幾乎天天都在使用t-檢定,然後根據 Student t的分配表,去得出實驗的結果到底有沒有統計上顯著的效應。 我走出了農家的大院,心中緬懷著這一位百年前為人類的知識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他的真 名是葛賽特(William Sealey Gosset),他自己是金氏黑啤酒廠的釀酒顧問,又是統計 學上最有名的「學生」,他在酒中找到了學問,也教會了釀酒界的人如何去設計實驗,以 實徵的結果去提昇酒的品質。我走在葡萄園的小道上,想像著一百年前他在小麥田埂上騎 腳踏車的閒逸身影,我們才是他永遠的「學生」!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5年10月號】 ------------------------------------------------------------------------------ 曾教授好一篇動人的文章 個人深覺值得推薦給同學們欣賞 -- 要建立組織,不是隨便找一群人來做事就好。一個真正好的組織,要能創造適當的環境, 讓有創意的人盡情發揮創意。 Google就有一項非常好的政策,我們鼓勵工程師花費25%的時間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當然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讓你的組織吸引更多有創意的頂尖人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