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anto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完整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paulyearkimo/1148066 景點: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地址: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看完古樸的明新書院,旁邊剛好有另外一個景點, 就是深藏在南投集集小鎮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範圍廣大, 包含保育教育館和生態教育園區,園區中有中心所養育的特種生物, 以及種植的稀有臺灣特有植物,所以光生態園區部分就能逛很久。 不過這天太陽炎熱加上身體微恙,只想趕快躲到有冷氣的保育教育館 走進大門會有進入森林的錯覺, 保育館在很多地方都採用模擬的方式,讓人能更貼近的認識臺灣特有種生物。 保育教育館展示部分有三個樓層,各有不同的主題內容。 因為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殊,在冰河時期有許多動物從大陸遷移過來, 冰河時期結束後,這些動物留在臺灣,就逐漸演化成特有種的動植物。 樹由底下樹根到茂盛的樹葉,養育了許許多多的生物, 一棵樹能構成完整的生態系,所以也可以說是一棵生命樹。 大廳的玻璃櫥窗前,有一隻小臺灣黑熊的標本,這隻臺灣黑熊背後可是有一個故事的。 這隻小熊叫做Happy,是保育中心人工養育出來的小熊, 跟妹妹Bingo是臺灣第一次人工出生的雙胞胎, 可愛的Happy非常活潑好動, 在一次爬樹不小心摔下來傷到後腦,就結束短暫1歲6個月的生命。 我們走進臺灣的森林,這區模擬臺灣生態環境,地形海拔由低到高, 從闊葉林到針葉林,介紹相關的特有種動植物。 最近出現在電影「賽德克‧巴萊」,躲在森林中的害羞山羌, 奔馳在闊葉林的健壯山豬,飛翔在森林高處的老鷹。 洞穴中也隱藏著一群嬌客~蝙蝠。 說到臺灣特有種動物,怎麼能不提到臺灣彌猴呢?這種在臺灣土生土長的靈長類動物, 從低海拔到3000公尺的山區都可看到牠們,在新聞中也常看到牠們惹是生非的報導。 從低海拔走到高海拔,我們深入地底來到樹根洞穴,黑暗的洞窟感覺好神秘。 穿梭在泥土中的樹根養活許多動物。 地底的生物最先想到的就是蚯蚓,光臺灣的蚯蚓就有很多品種, 除了我們一般看到的小蚯蚓,還有體型碩大的臺灣大蚯蚓。 看完臺灣特有種動物,我們走進臺灣特有植物的世界。 只能生長在北勢溪上游的~烏來杜鵑,自從烏來生育地遭翡翠水庫淹沒之後, 原生地的植珠已經完全滅絕,目前僅剩學校和實驗園地稀少的人工栽種。 因生育範圍狹窄而瀕臨滅絕的臺灣穗花杉, 是一種活化石植物,本屬植物全世界僅剩下三種, 其中兩種產在大陸,另一種即是臺灣穗花杉。 看著中心介紹,發現臺灣真的擁有很多特有動植物, 不過在人類侵佔,棲地被破壞後,很多動植物不知不覺就漸漸消失。 除了人為的濫捕濫伐,野生動物變成人們的盤中飧。 水庫建立更造成棲地的大範圍破壞, 植物被水淹沒,動物沒有家沒有食物,就消失在這世界上。 如果一直恣意的破壞下去,我們的生活環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連呼吸的空氣和喝的水都要花錢購買,所以要好好愛護我們的地球。 接下來是特展區,最近展覽主題是蛾的世界。 蛾可以說是夜晚的蝴蝶,晚上燈光下常會看到牠們飛舞的身影, 曾出現在法國電影「蝴蝶」中的蛾明星~伊莎貝拉 在3D立體電影流行的現在,其實大自然的蛾早有這個技術。 看這隻蛾緊閉著翅膀,像不像片捲曲的枯葉,不禁讚嘆造物主的神奇。 我們小時候常養的蠶寶寶也是蛾的一種, 藉由他們吐出的絲能變成許多美麗的藝術品。 看完櫥窗的介紹,旁邊有互動遊戲可以玩一下,還有小朋友最愛的電腦遊戲。 當在廣大展覽區逛得腳很累時, 可以來播放室休息一下,順便欣賞保育中心的相關影片。 沒想到在純樸的小鎮中,有這麼一個豐富的博物館,逛著逛著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大家來到南投集集玩,不要忘記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看看臺灣土生土長的特有動植物。 --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食意與旅遊的閒適 http://www.wretch.cc/blog/paulyearkim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240.38 ※ 編輯: paulyear 來自: 114.34.240.38 (11/16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