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ew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由於我們對死亡有許多誤解和臆測,所以內心往往充滿對未知的恐懼。 這份深藏在我們潛意識中的恐懼,常令人害怕到無法清醒地死亡, 於是有些人心靈/意識開始產生退化現象, 它們呈現於外在的便是老年癡呆症和阿茲海默症, 其實,這些病患是在面對死亡過程中, 把自己靈魂和意識逐漸搬到另一個死後的世界,逐漸去熟悉它的存在。 因此,他們死亡前行為已非常遲鈍,幾乎完全無法照顧自己, 就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們已開始準備死亡了。 人在剛死時,都會經歷許多幻覺期,不論是覺得置身天堂或地獄, 其實都不過是暫時的幻象。 賽斯曾說過,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不斷的成長和面對挑戰, 所以,並沒有死後永恆享受這件事! 當我們了悟到自己死後所經歷的一切只是幻覺而已時, 這時就會有榮譽監護類似張老師或老師出現, 他會引導你我向你解釋,因為你內心悲傷、恐懼,地獄才呈現, 當內心轉而充滿喜悅,地獄便消失了。 所以,我們原先以為在地獄所受的一切折磨,其實都是良心上的自我折磨。 人死後會進入一個重要地方,那就是訓練中心,它是原讓靈魂成長而設立的。 我們死後是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另一個世界明白,並用另一個身體在那個世界又醒轉過來。 而那時我們使用的新軀體,其實與目前的肉體貼合在一起, 它就在我們的身體中,只不過因它的據顯不同,所以肉眼看不見。 有些人死亡後會體驗到渡冥河,有神佛接引等儀式,或甚至回去參加自己的喪禮, 其實這些是為了讓我們明白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了解死亡並非我們所想像的那麼恐怖。 有些人由於沒有任何宗教信仰,或者是不信死後靈魂存在的唯物主義者, 所以死後會覺得很痛苦。 意識會完全進入混混噩噩的空白期,成為漂蕩的孤魂,他們猶如逐漸殘凋的燭火, 根本不清楚自己身在何方,到底是存在不存在,只能感覺自己進入毀滅和消失狀態中。 還有某些人固死後仍執著肉身而不願離去,於是成為守屍鬼,也不知該何處何從。 這時靈界的老師會開導他,告訴他在失去身體後,我們反而能得到解脫與自由。 但是大部分的缺陷通常是只看自己想要看的東西,只願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話。 所以,這些守屍鬼常會對引導他們的老師視而不見, 因為這時他們的心思只顧著專注在自己願意看的東西上,而且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話。 其實,人並非一離開肉體,就一切都煙消雲散,這就是錯誤的觀念, 雖然每個人因思想或信仰的不同,在死後世界的幻覺經驗都不同, 但彼此之間仍有一些共通之處,事實上,我們的存在(being)/意識 /靈魂, 不論是在肉體之內或之外,它都一樣的健康和活潑。 進入死後在靈界時我們內心成長反而會更快速靈性上也會更加開潤, 所以,完全不必擔心失去身體後自己會因而無路可去。 從身心靈觀點看自殺 我個人對於自殺抱持反對態度, 也反對以藥物也反對以藥物輔助的方式從事積極安樂死, 因為我認為生命是莊嚴的,若因臨終過程太痛苦, 而欲藉用藥品結束生命,這種方式並不可取。 我覺得人應該有尊嚴的自然死亡,而不使用氣插管或其他侵入性治療以延長生命。 畢竟,生命的品質和尊嚴大於生命的長短。 有許多宗教告訴人們,一個人若自殺死後便會下地獄受苦, 雖然這可能出於善意的方便說法,但我並不贊同此觀點。 因為,從身心靈的觀點來看,自殺的人由於內心過於痛苦無法面對, 才選擇此逃避的方法,所以死後並不會受到特別的處罰或下地獄, 反而應得到輔導和治療,以及特殊的關照,讓他們從混亂中沉澱下來,重新面對未來。 在死後世界裡,有人員(榮譽監護員/老師), 來輔導這些自殺而死的人,幫助他們面對現實。 人在自殺後,內心往往會陷入極度混亂的自責、後悔和懊惱等情緒漩渦中, 這時專門人員或許會運用催眠方式,讓他們的意識心再回到未自殺前幻境中, 並讓他在自殺前一刻體驗後悔的情緒。 等心境平復之後,靈界的專家才告訴他們,其實已死亡的事實, 幫助他誠實面對自己,好好面對未來的選擇。 所以,死後世界並非如想像中的恐怖,而是充滿光明、希望和人情味溫暖的訓練所。 靈魂回顧期 人在死後靈魂會先經歷幻覺期,之後便進入回顧期, 這時我們會開始檢討和反醒自己從投胎到死亡,這一生的過程中做得是否令人滿意? 在死後世界中,我們許多潛意識中的東西會逐漸浮現,我們活在世間時, 可能仍有一些事情未釐清或說清楚,這時我們就必須誠實面對自我和人際關係, 而無法再自我欺騙,這過程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你去認識自己, 以作為下一世投胎轉世的參考。 例如,有些人在世時可能是個生性聰明靈巧但卻眼高手低的人, 由於他不能踏實努力去體驗生命,所以,他下輩子可能投胎為白痴, 一生羨慕別人聰明,並明白應珍惜這份聰明, 當下輩子得到此機會時要發奮圖強。 人往往必須藉由犯錯和自己的匱乏,才會懂的去珍惜和追求。 一個經常回顧和反省生命的人,其實是讓自己心靈恆常處於清明狀態。 這正是在為死亡做準備,也是生之勇氣的展現, 這樣的人在真正面臨死亡之際,內心會感到平靜和喜悅。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不時對生命進行回顧和反省, 先假設自己只有今天可活,或是自己已經死亡, 然後省思這一生是否有勇敢面對生命,或者只是一直在逃避人生? 這一生中是否有任何遺憾之處?是否對的起自己?是否有任何糾葛的情戲沒有處理? 或是有未了的心願,以及壓抑、痛苦、悔恨的情緒?這樣的回顧日省就是一種生命教育。 檢視和回顧所有轉世的關係(存在) 賽斯思想認為所有時間(即生生世世的輪迴)都是同時發生和存在的, 但是在參考性的時間架構內,仍有前世和來生這種一般性的區分。 我們所有轉世的記憶,其實現在就存在於自己的大腦內, 但一般人無法用的力量打開這份被(壓縮的)訊息。 當我們靈魂進入死後世界的第3階段時,會開始檢試視所有轉世的存在, 於是我們會看到自己與這生伴侶的累世關係,許多未解的糾葛和疑惑, 這時也會恍然大悟。 其實大部份的人在百年之內都會再回來投胎轉世,而且常是集體投胎, 所以我們身邊大部份的人,往往都跟我們有累世因緣, 這也是我一直強調應該善待周邊所有人的原因,因為他們可能與你有很深的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