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ew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放下苦樂,放下執著‧開展心靈──心的訓練‧保持覺醒‧其它 修行精神是去建立正確的知見, 然後將它與正念一起應用在每一個工作與情況中。 這種修行的方法同樣可以運用在任何繁忙的生活中。 ‧放下苦樂,放下執著 我們之所以得不到解脫, 是因為我們仍然執著於貪求的欲望。 在你進入真正的修行前, 你必須看清楚去除欲望的可貴, 只有那樣,才有可能真正的修行。 苦與樂這兩種雜染中,苦是較容易覺察的, 因此,我們必須提出痛苦, 以便能去止息我們的痛苦。 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 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 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 如實了解事物的真相,並放下對一切外緣的執著, 以一顆不執著的心作為你的依歸。 蛇的頭是苦,蛇的尾是樂。不要說是頭, 即使你只是去抓尾巴,牠同樣會轉過身來咬你。 快樂和痛苦;愉快和悲傷都是從同一條「蛇」 ──欲求(wanting )升起的。所以當你快樂時, 心(mind)不是真正寧靜的。 快樂和痛苦存在哪裡呢? 快樂和痛苦都從黏著生起 你必須對你的喜歡和不喜歡, 你的痛苦和快樂,兩者都放下。 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你必須看得周全, 那麼,當快樂來時,你不會得意忘形; 當痛苦來時,你也不會亂了方寸。 當快樂生起來,你不會忘了痛苦, 因為你知道他們是相互依存的。 當你感到瞋恨和怨怒時, 你必須以正見去做慈悲觀。如此一來, 你的心境就會比較平衡與穩定。 刀有刀鋒,刀背和刀柄。當你拿起刀子時, 這三個部位都同時被拿起。同樣的道理, 如果你沒有學習這(非善非惡),那麼, 你不會有真實的領悟(understanding)。 如果你拾取了好的,壞的跟隨而來; 如果你拾取了快樂,痛苦跟隨而來。 鍛鍊心,直到能超越了善與惡, 才是修行圓滿(finished)的時候。 我們不求惡,也不求善; 我們不求負擔和輕鬆;快樂和痛苦。 當我們的欲求終止時,寧靜便穩固地被建立了。 佛陀稱這種最高的證悟為「寂滅」, 就像火的熄滅一樣。 如果我們認為快樂是我們的,痛苦是我們的, 那我們是在招惹麻煩,因為 我們將永遠無法跳出「心中有事」的這一點上。 啊!這是喜歡 …… 它什麼也不是, 只是一種感覺的升起和消逝而已。 快樂是不穩定的,它以前曾升起過很多次, 苦是不穩定的,它以前也曾升起過很多次; 這是它們的方式,它們「就只是那麼多」。 當你能夠視事物如「就只是那麼多」時, 那麼,它們就會保持在「就只是那麼多」。 一旦你覺知執著時,就沒有執著和握持。 它們將會消失,有的只是生與滅而已, 那就是平靜。 ----------------------------------------------- 作者:....是地球人喔 ^^y 認為作者是誰很重要的...就自己猜吧~~~囧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97.219
lizhg:我想知道作者啊~~小豬... 05/15 12:18
Trigger:小豬大...大概覺得 文義跟自己的體會比作者重要吧...囧 05/15 12:21
buonarotti:寫作者是著作權的問題吧 05/15 14:11
buonarotti:其實不用忌諱寫作者 大不了走上不歸路... 05/15 14:12
skywingsc:阿姜 查寫的. 05/15 14:56
onlypig:2.5樓答對囉~~阿姜查活著時他的書都是"非賣品" 05/15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