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ightmarke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oancc (chichi)》之銘言: : 推 audition:樓上的,我知道你愛乾淨,建議你小吃攤都別吃,每家都差不多 07/06 15:58 : 推 audition:乾淨的麥當勞用的是基因黃豆、肯德雞用老母雞肉 07/06 16:05 : → audition:通通不要吃好了 07/06 16:09 : 上面的  你是吃了炸藥嗎  : 我並沒否定你推薦的豆花難吃 : 我只是將我所見的情形告訴大家 : 如果大家喜歡吃洗碗水做的糖水 : 經過我的告知 : 或許老伯的生意會大排長龍喔 : 你激動什麼呢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要討戰, 但基本上我覺得有必要把我的不舒服講得更清楚一點。 這裡是路邊攤版。 我也只是要提醒你, 如果你硬要拿「衛生」來要求路邊攤, 台灣的路邊攤通通不要吃了。 台灣的夜市文化與現代性是絕對不能相容的兩種東西。 你看看建成圓環怎麼倒的就知道了。 許多「知名」的圓環都試圖走現代化的路 動線要清楚寬敞、要桌明几淨、甚至要攤位方整...... 結果或許觀光客增加了, 但是原本的文化特殊性卻消失了。 而且, 如果你真的去細究東西怎麼料理出來,原料哪裡批發過來 那我必須告訴你, 如果你硬要拿那套「衛生論」來看的話, 你還是不要吃比較好。 另外, 真要用所謂的「衛生論」標準來要求, 就算不是路邊攤你也不要吃。 「麥胖報告」看過了吧? 那些標榜「乾淨衛生清潔營養」的跨國連鎖餐飲, 也不會比赤腳伯豆花好到哪裡去...... 最後, 當你提到赤腳伯把衛生弄好會大排長龍時, 我真忍不住要問你, 你知不知道台灣夜市中真正最傳奇的店, 都是走小商品生產路線的? 他們一不求加盟、二不求連鎖、三甚至不求高知名度 對他們來說, 有沒有電視節目來採訪根本不是重點。 他們只是用自己習慣的方法製作賣了一輩子的食物, 服務那些他也熟悉的老客戶。 對這些「一點都不現代性」的老店家來說, 他根本不會在乎要弄一個「完全符合現代人衛生標準」的東西出來 夜市的攤販,不只是賣吃而已, 他還在販賣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 這才是夜市文化有意思的地方。 最後, 我要針對你的「衛生論述」提一個反證。 要是有興趣, 請您去找一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二集(1998年出版) 林崇熙寫了一篇「免洗餐具的誕生─醫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性格分析」 裡面論證了「免洗餐具」是怎樣在醫學專業的文化政治中被「論述」出來的 而不是真正符合「衛生」的標準 當我們振振有詞地批評夜市攤販多「髒」、多「不衛生」時, 我們有沒有想過, 這個「髒」與「不衛生」到底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還是充滿權力關係的文化建構? 而這一點, 正是我看到你的回文與推文後 最讓我不舒服的一點 -- 帥如果能當飯吃,地上的狗屎都能變金城武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