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Oasi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atsyGallagh (老楊我來了HERE I COME!)》之銘言: : 嗯這屆的金馬影展我問了兩三個認識的影痴都得到差不多的反應 : 就是片單不強沒有太多片想看!(真的多米尼同學和伊森學長說出一樣的話!) : 其實我自己反倒是因為時間不配合等種種原因 : 最後只看了 6 部(和世末分套票;) : 都講一下大概的感想好了 呵呵 我居然被記了一筆耶! (大家好 我就是多米尼啦) 這屆的片單真的很普, 撇掉經典的那些老片(例如義大利電影課, 大都會這些不用再說 的片子) 我覺得我最棒的是野蠻的入侵, 愛做愛作夢 : 1. 《遠離天堂》Far From Heaven / 陶德海恩斯 : 2. 《毒藥》Poison /陶德海恩斯 : 看完這兩部片加上幾年前同樣在金馬看過的《絲絨金礦》,覺得海恩斯真的有種濃烈的 : 懷舊癮頭,《天堂》仿 50 年代通俗劇,《毒藥》其中 "Horror"那一段 : 也明顯是借用古典黑色偵探電影的形式(拍同志"Homo"那一段則讓我想到帕索里尼的風格) : 而《絲絨》也是在向七零的華麗搖滾致敬... : 不過好玩的是,這些復古近乎潔癖的框架都是用來突顯或對照當代複雜曖昧的意識和問題 : 《天堂》我最喜歡的地方,還真如聞天祥所提,是女主角無須任何藉口真真實實的 : 那種對完美生活底下的不滿和空虛,所以那個黑人的存在或許也不那麼重要了... "遠離天堂"真是上屆奧斯卡的大遺珠, 包括女主角, 摩爾的演技真是了不起, 充滿了 複雜的層次感, 還有人不紅就背到最高點的丹尼斯奎德, 居然連入圍都沒有, 這次他真的演的很好; 天堂棒的地方不再贅述, 只不過我覺得導演在同志及黑人人權等 當年禁忌的議題開展上有一點控制的不太好, 差一點點就要擦槍走火, 不過在結尾 還好被演員內斂的演技給救回 : 《毒藥》有些晦澀三段式交錯的辨證,不曉得為什麼我非常喜歡黑白片 "Horror" 那段 : 講科學家意欲想發明控制人類性慾動力的藥劑,卻反在自己被意外引發的情慾中 : 被反咬一口吞食下自己的 poison,從此之後全身開始潰爛傳染,躲藏卻也害人的矛盾心態 : 最後他在白爛警方以及虛偽看熱鬧群眾包圍下(呵這邊拍法真的好古典啊) : 在樓上陽台大喊「其實你們和我都一樣...活在這個他媽的發臭的世界...」 : 說是愛滋寓言或者是現代氾濫的情慾詮釋都不為過 我覺得"Horror"倒有點像西區考克, 哈! "Homo"那段稱的上是典型的"玫瑰少年"吧 有股古典電影的味道 : 4.《甜蜜十六歲》Sweet Sixteen / 肯洛區 : 6 片裡最喜歡的就是這一片了 : 說不話來的 酸 甜 苦 澀 灰暗 幽默 現實 寄託 破滅 心碎 無語 還有海洋 : 濃濃濃濃的蘇格蘭超級可愛罵著髒話卻也訴說著夢想的口音 看完了心好痛....不過這部應該算是肯落區少數除了現實尖銳還透出一股溫暖的作品 我喜歡他們說"out"的音, 好可愛~~ : 6.《新空防禁地》Braindead / 彼得傑克森 : 果然金馬的拷貝比電影社好太多了! : 現場的觀眾滿捧場的哦所以這次看起來氣氛還不錯 "新空房禁地"這次終於沒再錯過了:-) 嗯~~大夥兒都看的很爽, 小朋友們(哈! 因為有很多人看起來都還是大學生)都很樂 不過呢, 我覺得彼得應該被稱讚的地方不只是他在創造那些活死人死法的創意 其實殺到後來也開始麻痺了, 而是這部電影的頭尾都有照顧到電影母題的完整 --就是那個恐怖的母親, 而不只是像有些二流的恐怖電影流於只是嚇人而已 看完幾部彼得傑克森的片子我懷疑他有恐女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98.126 ※ 編輯: caroleena 來自: 218.166.98.126 (12/13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