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Old-Gam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後一塊拼圖? 銀河霸主二(Master of Orion II) 科技篇(九) 護盾&力場(Force Field)  第一級科技 一級護盾(Class I Shield) - 船艦裝備 一級護盾固定提供1點防禦值以抵銷來自實體或光束兵器的攻 擊,並且可以在護盾被擊毀前,提供船艦尺寸5倍的抗擊值。每 回合護盾亦會回復三分之一的抗擊值。 ECM飛彈偏移系統(ECM Jammer) - 船艦裝備 飛彈偏移系統是利用電磁脈衝產生干擾波,來擾亂飛彈的定位 瞄準單元。初級的飛彈偏移系統可以製造70%的機率,造成飛彈 攻擊失效。 磁軌砲(Mass Driver) - 船艦武器 利用電磁加速射擊實體彈的磁軌砲,可以產生6點傷害值。磁 軌砲的命中率和光束兵器相同,但卻不會因距離影響破壞力。 雖然護盾非常重要,但是只能提供1點防禦值的紙糊護盾,我想 還是直接跳過比較好。磁軌砲被淘汰的速度很快,大可不用費心 研發,且基於前期是飛彈決勝負的年代,擁有可以讓飛彈攻擊失 敗的偏移系統,才是第一選擇。  第二級科技 反重力御制器(Anti-Grav Harness) - 陸戰裝備 反重力御制器可以讓地面部隊和裝甲單位具備抗地心引力的飛 行能力,大幅增加他們的機動力與防禦力,因此可提升10%的陸   戰加成 慣性穩定儀(Inertial Stabilizer) - 船艦裝備 慣性穩定儀可以讓船艦製造小型的子空間進行移動,以此提供 50點的光束兵器防禦值,與船艦移動消耗點數減半。 慣性破壞器(Gyro Destabilizer) - 船艦武器 慣性破壞儀和慣性穩定儀是運用相同技術的雙胞科技。但是慣 性破壞器卻可以依船艦尺寸大小,直接無視裝甲和護盾,製造出 1至4點的傷害值。 有點難取捨。慣性穩定儀會是你進行艦隊戰的好幫手,但慣性破 壞器卻可以當成第二武裝,一路穩定的威到中期。至於反重力御 制器,除非是陸戰種族,不然實在沒有研發的需求。  第三級科技 三級護盾(Class III shields) - 船艦裝備 三級護盾固定提供3點防禦值,以及船艦尺寸15倍的抗擊值。 行星輻射護盾(Planetary Radiation Shield) - 建築物 行星輻射護盾可以過濾來自宇宙的有害輻射線,使原為輻射型 (Radiated)的星球轉化為死寂型(Barren)。而行星輻射護盾也可 以提供5點的防禦值,來抵抗敵軍艦隊在軌道上的轟炸。 曲速干擾器(Warp Dissipater) - 船艦裝備 裝有曲速干擾器的船艦,可以建立干擾力場使所有參戰的敵我 船艦均無法撤退,直至裝有該裝置的船艦被擊毀為止。 三級護盾和行星輻射護盾都是相當實用的科技,一攻一守,端看 個人需求。但一般來說,三級護盾還是優先發展的志願,畢竟艦 隊戰的重要性遠大於星球防衛戰啊!曲速干擾器的話,只要早早 把對手尻爆就不需要裝這種東西了嘛……。  第四級科技 隱形力場(Stealth Field) - 船艦裝備 裝有隱形力場的船艦,可以消除航行時產生的極大部分殘跡, 令普通的掃描儀無法發現,所以在銀河星圖上是見不到這些裝設 隱形力場的船艦蹤跡的。 人員護盾(Personal Shield) - 陸戰裝備 提供陸戰加成20%。 隱形衣(Stealth Suit) - 間諜裝備 由Soft On Demand會社所開發的高科技產品,可以讓間諜輕鬆 地融入背景,好方便做很多壞壞(色色)的事……。總之就是諜報 加成10%啦。 隱形力場似乎沒有研究的必要。剩下的兩樣,如果是陸戰控就開 發人員護盾;想提升諜報能力就選隱形衣,總之這是一個點啥都 不吃虧的科技等級。  第五級科技 諧振脈衝砲(Pulsar) - 船艦武器 裝有諧振脈衝砲的船艦,可以產生共振場破壞六格以內的所有 目標,包括船艦、戰機、飛彈、實體彈等。被共振場攻擊的船艦 會依尺寸造成2-24不等的傷害值,戰機、飛彈和實體彈則會受到 原屬船艦尺寸應受傷害值的一半。 曲速消散產生器(Warp Field Interdictor) - 建築物 曲速干擾器的大型版。建築曲速消散產生器後,可以產生遍佈 整個星系的超大型干擾力場,使經過星系的敵國船艦航行速度減 至1秒差距。曲速消散產生器的影響半徑是2秒差距。 雷殛場(Lightning Field) - 船艦裝備 裝有雷殛場的船艦,可以在艦身周圍建立強大的等離子場,並 有50%機率直接摧毀攻擊該艦的飛彈、魚雷或戰機。 諧振脈衝砲是邪惡的輔助地圖兵器,不拿有點可惜,但是不好此 道的玩家倒也可以選擇雷殛場來增加對小飛蟲的防禦力。曲速消 散產生器請跳過,我實在想不到開發這的好處。  第六級科技 五級護盾(Class V shields) - 船艦裝備 五級護盾固定提供5點防禦值,以及船艦尺寸25倍的抗擊值。 多周波飛彈偏移系統(Multi-Wave ECM Jammer) - 船艦裝備 初級飛彈偏移系統的升級版。可以提供百分之百的機率令飛彈 失效。但初級板與升級版兩套偏移系統不能同時干擾同一目標船 艦。 高斯砲(Gauss Cannon) - 船艦武器 高斯砲能將實體彈加速至接近光速,並造成18點的傷害值,而 可怕的是高斯砲的命中率是光束兵器等級的,但卻沒有距離過遠 的傷害值懲罰,可以說是宇宙世界兵器譜裡面數一數二的凶惡兵 器。 除非你的攻擊主力是相位砲、裂解炮這些傢伙,不然不點高斯砲 實在說不過去。但除了高斯砲外,五級護盾也是個相當有用的科 技,而如果要徹底擋掉飛彈攻勢,多周波飛彈偏移系統也未嘗不 是個好選擇(電腦不知為啥超愛掛飛彈的),這是一個相當難以抉 擇的科技選擇等級。  第七級科技 匿蹤裝置(Cloaking Device) - 船艦裝備 匿蹤裝置可以在戰鬥中,令船艦不被一般的掃瞄儀偵測到。當 船艦保持匿蹤時,可以補正80%的光束兵器防禦值,但若船艦發 動攻擊,船艦便會脫離匿蹤狀態,並且喪失對光束兵器的防禦補 正。此外船艦若要再度轉為匿蹤狀態,必須有一回合的時間停止 攻擊。 停滯力場(Stasis Field) - 船艦裝備 被停滯力場鎖定的船艦,將無法進行任何動作,包括補給、移 動、攻擊等行為。 硬盾(Hard Shields) - 船艦裝備 硬盾固定提供3點防禦值以抵銷所有攻擊造成的損傷。同時硬   盾也可以保護船艦免於敵軍陸戰隊的登艦突擊行動。 這等級的科技,我都是點硬盾啦,畢竟是太好用了,其他兩個可   能要請強者加以介紹實用性吧?  第八級科技 七級護盾(Class VII shields) - 船艦裝備 五級護盾固定提供7點防禦值,以及船艦尺寸35倍的抗擊值。 行星流體護盾(Planetary Flux Shield) - 建築物 行星流體護盾利用流動的強大能量場包覆整個行星,並提供10 點的防禦值,是行星輻射護盾的強化升級版。 廣域飛彈偏移系統(Wide Area Jammer) - 船艦裝備 飛彈偏移系統的最強版本。可以提供130%的機率令飛彈失效,以 及額外追加70%的機率使瞄準其他友軍船艦的飛彈失效。但是與 先前兩個版本相同的,三套版本的偏移系統不能同時干擾同一目 標船艦。 在飛彈逐漸失去優勢的中期之後,飛彈偏移系統事實上較無特別 發展的必要,多周波版本就相當夠用了。剩下兩樣科技仍然端看 玩家發展策略來加以選擇,均有一定的實用度,但也許發展七級 護盾會是更具優勢的選擇。  第九級科技 位移裝置(Displacement Device) - 船艦裝備 被位移裝置鎖定的武器(飛彈、魚雷、戰機等),會有30%的機 率直接不留痕跡的人間蒸發。 子空間傳送器(Subspace Teleporter) - 船艦裝備 子空間傳送器可以讓船艦在戰鬥中瞬間移動18格的距離,而不 需要耗費額外的移動點數。 慣性潰解儀(Inertial Nullifier) - 船艦裝備 慣性潰解儀可以在船艦周圍創造出奇異的無質量空間,使得船 艦本身可以任意旋轉方向而不耗費移動點數。此外也提供100%的 對光束兵器防禦值。 位移裝置很強悍,但是來到小東西影響力越來越小的後期,卻是 空有一身本領而無實用之憾。子空間傳送器之類的科技均是陸戰 種族的恩物,當然如果想玩高速達陣丟炸彈的美式足球控來說, 倒也是很實用的科技。但整體來說,在光束兵器當道的後期,選 擇對光束兵器防禦加倍的慣性潰解儀會更加理想。  第十級科技 十級護盾(Class X shields) - 船艦裝備 十級護盾固定提供10點防禦值,以及船艦尺寸50倍的抗擊值。 相位匿蹤系統(Phasing Cloak) - 船艦裝備 相位匿蹤系統可以使裝有該設備的船艦暫時性地轉移至另一高 階次元,所有的掃描儀均將無法偵測到該船艦的存在。然而如此 先進的匿蹤科技,卻只能持續使用十回合,否則將有毀滅性的後 果……。 行星屏障護盾(Planetary Barrier Shield) - 建築物 最強的行星防護罩。行星屏障護盾為整個行星提供20點的防禦 值,同時也可以保護行星不受生物武器或陸戰單位的登陸攻擊。 都打到這裡了,你還會擔心星球被人插旗丟炸彈嗎?所以行星屏 障大可無視。匿蹤系統這類的科技似乎是實用性較低,而且加上 誘人的十級護盾,這最後的選擇應該是不揭自明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0.38.81 ※ 編輯: Posaune 來自: 123.240.38.81 (07/18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