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Ourmovi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想看更多關於電影的文章嗎?歡迎光臨我的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php/rabbitkang/ 電影 文化 社會 歷史 文學! 港片,九七前後與中國移民。 by Iamjean 第八藝術--電影,可以說是最容易為一般人民接受的藝術,不論男女老幼,一生之中,總 看過一齣以上的電影,而絕大多數人看電影的次數多到無法計算,除了到電影院,拜有線 電視與錄影帶、VCD、DVD等媒介的發達,在家中或其他非電影院的場合也可以觀賞電影, 好比學校、監獄等地方,既然電影如此普遍,如此受歡迎,其所函括的內容也就因為市場 之廣大而包羅萬象,從一般劇情片到天馬行空的科幻片或是所謂的「藝術片」、「情色片 」、「動畫片」等等,都有其固定的票房人口,而電影內容往往也反映了時代,具體的展 現了真實人生,雖然難免有其失真、誇張之處,但若要以較嚴格的眼光來審視任何一種可 以反映時代與人生的媒體,則恐怕沒有任何媒體可以保證未曾添油加醋、刪改增修了,包 括我們平常使用的語言跟文字,也不是那麼可以信賴的。 電影的種類有許多,反應人類生活的方法也有許多,有的平鋪直敘,直接就所探討問題表 達,好比我們看「國父傳」就知道它是一齣演國父生平的電影,然而有的電影則以相當曲 折、迂迴,圍繞主題卻未曾點明的手法表現,好比探討二二八問題的台灣電影「悲情城市 」,或者是侯孝賢嘔心瀝血卻不叫作、口碑兩極的「海上花」,還有的電影不曾表明演員 之間的關係,觀眾卻可藉由細微的觀察 、社會經驗來體會,好比美片「油炸綠番茄」,全 片未提及女同性戀,但是眼尖的觀眾卻可以發現內有同性戀情節。又好比李安「臥虎藏龍 」,片 中有一幕玉嬌龍撫摸李幕白寶劍被俞秀蓮制止的片段,根據李安自己的坦白表示, 那劍其實就是李幕白的陽具,而臺詞簡直就可以換成:「不准摸,那是幕白的屌」。提這 麼多,原因在於本文接下來將提及的電影類型,與要探討的主題于表面上似乎毫無干係, 然而,透過另一方面的觀察,可以發現,這是將現實社會、大眾觀點不經意(或蓄意)的表 現在電影中的明證。 七零尾,八零年以來,港片在類型與品質上發生變化。曾經風靡一時的武俠片不再風光, 由麥嘉(光頭佬)、徐克等人組成的新藝城開拍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電影,包括開心鬼等系 列,後來由於確定香港將於九七回歸,港人心理十分擔心,出現了許多由肥婆沈殿霞跟董 標合演的描寫小人物發財移民系列電影,充分展現出港人對於未來的不安定感,更後來, 西元1990年由周潤發、張艾嘉等人合演的「吉星拱照」,把港人對於內地人赴港的心理表 現的淋漓盡致,當資本主義的老闆遇到窮光蛋大陸偷渡客,因為其廉價的勞資而任用,卻 又時時刻刻以言語、行動加以欺負,將其視為次等公民,諸如此類的情節,在劉德華、張 敏、葉德嫻等人演出的「與龍共舞」中也可看到。(周潤發早期與曾志偉、成奎安、梅艷芳 等人也演出過一部描寫大陸鄉下人到香港生活的喜劇片,不過片名我忘記了,內容也是將 大陸人描寫的宛如白痴、社會寄生蟲)除了這幾部,香港喜劇天王許冠文主演的「丐世英雄 」描寫一位在香港有親戚的大陸人到香港依親,卻被香港親戚排斥的故事,其中許冠文因 為參加電視活動得到出國旅遊的機票,卻因為睡過頭沒有搭上班機,而原本該撘的飛機意 外墜機,許冠文則搭到前往非洲的飛機,音訊全無,家人以為他墜機身亡,有一大筆保險 金可用,進而花大錢置產等,最後發現他根本沒死,引發了一連串的笑話,在這電影當中 ,扮演大陸人的許冠文程承繼了港片中大陸人的形象--憨厚、直爽、土氣,而他的親戚也 繼續了香港人的形象,現實、功利,由這幾部九七之前的電影可以看出,香港人對於大陸 移民的印象普遍不佳,然而,這是在雙方尚未結合、接觸之前的反應,至於在九七之後呢 ? 香港電影所透露出對大陸移民的看法,與其電影近幾年的轉型有關。 過去香港電影的特色為商業色彩十分濃厚,去掉這層特點,香港電影所表現的幽默與都會 化、武俠風格是其吸引人的地方,雖然港片偶爾也有娛樂性較低、傳記性的電影好比「阮 玲玉」、「七小福」、「南海十三郎」的出現,但畢竟只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結合上述港 片特點,加上先後天環境改變,很容易造成一窩鋒跟拍與濫製的情況出現,好比忽略社會 風氣問題,有逃避傾向的賭博系列,以及自從徐克倩女幽魂新風格出現之後的武俠片,商 業化似乎為港片擺脫不開的金箍咒,由於商業化的考量,類似台灣新浪潮導演 楊德昌、 侯孝賢等人的電影以往似乎不曾出現,可想而知的,倘若出現,其下場將會是如何?於是 香港電影工業開始有一批人員出走,好比周潤發、吳宇森徐克、等人,而九零年代初中期 獨領風騷的周星馳雖然仍有佳作出現,但是由於其個人風格出現,觀眾面臨轉形期(王晶 特色淡出),也有一段票房失利的低潮。這段期間較有表現的導演與演員大概有王家衛、許 鞍華等,雖然在口碑上有所斬獲,但是在票房上卻不甚理想(跟以往比較),而這些導演大 多依賴國外的資金來拍片,好比日本、韓國、台灣,這兩位導演以往與商業片也是關係密 切,只是他們與侯孝賢一樣逐漸走出商業範圍,朝較有特色或灰色地帶發展。 在經過一段「上下震盪」之後,香港電影的新特色出現,在商業與藝術之間遊走的電影慢 慢出頭,而電影題材的擴大,也使得觀眾有了新鮮的體會,其中表現最突出的非屬陳果, 他的「香港製造」以低廉的成本、報廢的軟片拍成,風格獨特,幾位主要演員採用非專業 出身,其中李燦森如今已是當今港片的當紅炸子雞。而導演楊凡在「六指琴魔」之後的力 作「美麗少年」大膽、明白的表現同性戀愛情,雖然毀譽參半,但是也是一項里程碑。回 到陳果,「香港製造」之後,他的「細路祥」(國語意思為:小孩祥),描述了香港社會 面對九七的壓力十分深刻,有別於前面所提的戲謔,這部電影與「去年煙花特別多」在我 眼中是諸位要藉電影了解香港社會的最佳範本,經濟的低沉、華人與英人之間的糾葛、面 對社會的劇變,等等複雜的問題,陳果向來熟練處理這類題材,他的電影,或許可說是 九七之後港人跟中國磨合關係的最佳代表。除了陳果,幾年前由偶像黎明與不知為何被公 認為演技派女演員張曼玉所主演的「甜蜜蜜」則描寫了九七前後兩位大陸人在香港工作、 生活、戀愛的過程,以及兩地文化的差距,從中可以看出兩地人民的價值觀在看齊與 看輕之中的演化。 最近香港也有兩部引人注目的電影,分別是動畫片「麥兜的故事」與昔日搞笑女星吳君如 主演的「金雞」。「麥」片藉由小豬主角麥兜的成長,道出了香港社會的種種萬象,麥兜 之母與天底下其他母親一樣希望能夠滿足小孩所要,但卻因為經濟上的不允許,得百般哄 弄、矇騙小麥兜,這部充滿港人回憶的動畫也點出了香港少的可憐的本土傳統文化,好比 麥兜同師傅學習如何「搶包山」,企圖發揚這項沒落已久的潮州習俗,進而將之推入亞運 ,最終仍告失敗。而吳君如的「金雞」則敘述主角阿金的賣淫人生隨著香港經濟起伏而上 下,「金」片對於大陸移民也有所著墨,吳君如在酒店的高級賣淫生涯就因為俗稱「北姑 」的大陸妹搶攻市場下而終結,轉行到按摩店從事色情按摩的阿金愛上了來自中國的大圈 仔,這幾個中國移民出現段落也反映了香港社會另一個新現象,那便是「國語(普通話)」 的興起,願意也好,不願意也罷,香港人如今都得會說幾句國語了。「金」片中另一主角 是由影帝曾志偉所扮演的失業中年男子姚仁邦,這不是曾志偉第一次扮演類似的角色,原 本是要搶劫阿金償還欠款的姚仁邦因為忽然停電而與阿金困在無人銀行,阿金以自己的人 生際遇安慰姚仁邦,最後並勸他改過向善,這部電影與「麥」一樣,都有「紀年體」的特 色,透過如同翻日曆一般的畫面,述說了電影人物與香港社會的興衰:九七、特首、失業 、股災,這幾個元素似乎是最近幾年港片所必備的,近幾年的港片多少都透露出了對九七 之後許多改變的不適與不滿,當然其中包括了小人物無奈,不過「金」片的結尾,與前面 所提幾部有所不同,「金」片的結尾給了阿金與姚仁邦一個希望,這或許代表了儘管人生再 怎麼黑暗,也還會有一線曙光,而那曙光(錢),正是香港人曾經擁有的發達經濟。 最後總體看來,不論九七前後,大陸移民在港片的地位通常不高,那種中國官員趾高氣揚 的畫面只有在九七年前鄭裕玲演出的電影中看的到,而在回歸後,隨著港人對大陸人認識 越深,雖然誇張嘲諷型態的劇情越來越少,但其對生活所造成的衝擊,則透過新銳導演的 鏡頭下寫實的表現出來。在香港特首與政府力掩之下,還是可以看出對九七對港人生活從 上到下的改變,沒錯,舞照跳、馬照跑,可是從總督到特首,從皇家到特區,香港人民面 對的改變依然多如牛毛。前陣子有一份調查表示,一半以上的香港年輕人喜歡稱呼自己為 香港人,只有少數的香港年輕人會單純只稱呼自己中國人,然而香港人回歸「祖國」之後 所表現的愛國情操似乎又頗為強烈?在百年的西方文化薰陶與些微的中國傳統交互下 ,港人的愛國情操,到底是出自於血液,還是出自於自我安慰? 這點值得深思。 請勿抄襲 轉貼 挪用 擷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71.248.209